12.24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發展是道之運動的內在運動,堅守柔弱是道的運動法則的具體運用,天下萬物從有中產生,有又從無中產生。

反者,道之動”,就是事物的變化是一種循環往復,而從另一角度來說,“道”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事物之間會存在著不同的影響,當事物符合了一定條件之後,就會觸底反彈,往另一方面發展。好和壞人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變換。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所以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天下萬物福禍相依,這都是在符合道的運動和法則。

“弱者,道之用”,就是說道在運行的時候,用的就是柔弱的方法。

順應自然的規律,不以自己主觀的意識為主導,不去幹涉萬物而是順應萬物,即便是道孕育萬物,也不會據為己有,也不讓萬物感到有壓迫的力量,這個是道的內涵。

世間的萬物循環往復,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並沒有好壞之分,這一切都是自然萬物的本質。

而人的執念,恰恰是與“道”相反的。

人以自己的主觀心思為萬物定論了好和壞,過度的趨向好,過度的排斥壞,這不但讓自己有了區別心,還讓自己有了對外在寵辱的過分猜疑與執念。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道德經》有這樣一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概念就形成了,之所以知道善之為善,也就知道什麼是惡了。

所以一個人以主觀意識去判斷一切好壞的時候,善惡美醜的區別就在內心中產生了,這是人的一個常見情緒,但是任何事情過度未必是好事,太過度的評判善惡美醜,太過度在意寵辱得失,那麼人生就會因此而痛苦。

最好的答案是什麼呢?就是以“道心”去容納萬物的一切。

正如同老子所說“弱者,道之用”

“道”發揮的事物的時候,用的都是柔弱的方法,所謂柔弱就是一切順其自然,這也是“無為”的核心。

無為並不是一種消極的狀態和與世無爭的態度,而是不妄為。

若以“道心”看待世界,春天的時候,我們看到百花爭豔的美好,秋天的時候寒風蕭瑟,我們就看到那一種別樣清冷的美,感受來自於秋天的秋高氣爽,無論外物出現了什麼變化,都能順應坦然,看見美好。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古人云:

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順亦生愛,一毫便生纏縛。

意思就說:若由我來把控和對待事物,那麼得到也不會歡喜,失去也不會憂愁,這樣感覺整個人生都是逍遙自在的。用事物來控制奴役我,那麼不順利就會惱怒,順利又會沾沾自喜,一點微小的事情就能把自己束縛。

當你太過於在意外物時,外物一點點小的轉變都會束縛你。

有一天,一個駱駝走在沙漠裡,太陽像大火球一樣曬得駱駝內心焦慮,這個時候有一個玻璃片硌到了駱駝的腳,駱駝一生氣就朝玻璃片踢過去,誰知道把自己的腳掌劃開了一道口子。

天上的禿鷲看駱駝受傷了,在駱駝頭頂盤旋,駱駝嚇得大叫著跑起來,他跑得越快血流的越多,最後沒有力氣的時候,癱倒在地。

食人蟻聞到了腥味,慢慢地爬了過來,駱駝最後喪生於自己擅長的沙漠之中。

之所以有這樣一個結局,就是因為外界的事情干擾了自己的內心,最後才讓自己命喪於沙漠之中,這一切都源於自己內心情緒的困擾。

道德經:得之不喜,失亦不憂,便是“道心”的境界

人生得失之間,無喜無憂,不為外物所奴役,心不為外物所動,一切平常心,便是一種真正的道心境界。

擺脫於世俗之外,看淡得失,一切糾結於心,人生才會更加豐滿。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