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南陽近千名村幹部上大學 最小的22歲,最大的已81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

12月19日,南陽農業職業學院裡喜氣洋洋,南陽鄉村幹部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與以往錄取的大學生不同,該校今年兩次單招錄取的2123名新生,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已經81歲,目前已全部入學。主要對象為村兩委幹部、退役軍人、職業農民等。其中,村兩委幹部935人,包含村支書126人。他們將享受國家統招大專生待遇,學制3年,修滿學分方可畢業。

新生分佈在南陽農業職業學院7個院系,以現代農業、動物科學、計算機、幼兒發展健康管理專業為主,這批從社會上回爐重造的“大學生”,對知識“如飢似渴”。

曾報道過的南召縣馬市坪鄉三官廟村81歲考生李志新,曾當過25年村支書,他說:“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上大學!我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三瓣用,一定要把知識轉化成致富本領,帶領鄉親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根據這批學生的特殊性,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制定了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採取彈性學制,利用週六週日、假期等集中授課,同時與“青樹”學堂在線課程相結合,讓線上線下課程最大程度滿足學員對知識的渴望。為不影響學員們正常生產生活,學校將劃分片區,組織老師們送教下鄉、送教上門。

據南陽農業職業學院院長張士君介紹,學校將充分發揮和利用好學校的學科優勢、專業特長和師資力量,積極開展鄉村振興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強鄉村振興農民創新創業指導和鄉村振興規劃指導。下一步還將組建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三農”研究的專家學者、優秀駐村第一書記、農村致富創業能手等教學團隊,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教學、案例研判等系統多元的教學形式,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三農”人才隊伍,讓其成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南陽是農業大市,鄉村幹部學院的成立可謂“及時雨”。據南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恆德透露:“目前,‘南陽村兩委幹部學歷能力提升行動計劃’正穩步推進,南陽計劃用3年時間,培養3000名村幹部,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理論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人才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