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今天,路上讀書要跟各位分享一本外版好書《白色垃圾》,講的就是美國窮苦白人這個群體的歷史與現實。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簡而言之,“白色垃圾”指的就是那些生活在美國社會底層的白人,他們沒有錢,沒有土地,也沒有社會地位,在光鮮亮麗的“美國夢”之下過著窮困潦倒的悲慘生活。但是他們握有選票,他們憤世嫉俗,他們痛恨似乎生來就高人一等的所謂精英階級!正是他們,給特朗普投上了一張張普通卻又寶貴的選票,從而改變了選舉的大勢。

諷刺的是,美國夢意味著人生而平等,而特朗普的勝利,卻是生活在美國社會底層的“白色垃圾”來幫助實現的,也就是說,宣稱無階級差等的美國夢,恰恰要靠階級分化中的底層人來實現。這就是美國。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1.開國元勳們推崇的平等理念植根於階級觀念

瞭解美國建國史的朋友都知道,打從一開始,美國傑出的開國元勳們,就把自由、平等、人權等元素看做是立國之本。雖然這些傑出的開國元勳們個個都對未來極有遠見,但他們的遠見也都不可避免地帶著時代的烙印,也就是階層的烙印。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大家都知道,美國獨立戰爭的重要領導者,還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很顯然,富蘭克林是一個平等社會的忠實鼓吹者。但同時,他也認為,社會階層分化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允許少量底層人民的存在,有利於保障整個社會的穩定。道理很簡單,假如一個社會所有人口都成了中產階級,拿什麼來凸顯或者說陪襯優越感呢?沒有底層人的陪襯,他們也很難覺得自己過得很幸福。

和富蘭克林一樣,另一位國家奠基人托馬斯·傑斐遜,也是一個以平等主義自居的人。在他的執政理念裡,也主張社會平等、消除貧困,為人民謀福利,他曾經說:“關懷人的生命安全及幸福,而不是破壞它們,應該是一個良好政府首要的、唯一的正當目的。”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托馬斯·傑斐遜

傑斐遜本人是弗吉尼亞貴族出身,很顯然,他是無法切身體會那些底層白人的悲慘處境的,至於底層白人根本不可能在一個階層分化的社會中改變自己命運,這道理傑斐遜壓根沒有深刻認知。在他的思維裡,底層白人的不幸,沒啥深層原因,無非就是地域差異導致的。

另外,傑斐遜還是個優生學的支持者,他也認為成功是遺傳的產物,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優秀,成功之人也大多天生就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甚至,他還設想,將來的社會,通過優生學培育後代,定能在將來造就一個最有天賦的階層,佔據社會的頂端。

你看,從富蘭克林、傑斐遜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即便是當時最有素養、最有遠見、最具高尚情懷的知識分子,骨子裡也刻有“不平等”的時代烙印。

2.譭譽參半的西部拓荒白人

既然美國立國之初就已埋下了不平等的種子,那麼它接下來會發展成啥樣呢?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美國的國土主要位於大西洋沿岸,傳說中的十三州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美國的東部。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國內社會矛盾日趨激烈,狹窄的東部市場已無法滿足發展需求。因此,美國人將眼光投向了大片尚未開發的西部。這時候,底層白人也將西進看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對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白人而言,西進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機會。西部土地一片荒蕪,這也意味著那裡尚未建立社會秩序,只要敢冒險,每個人都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於是,大批底層白人投身到了這次西部開發的移民狂潮中,謀求幸福生活。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當時西進的底層白人都去了哪裡呢?肯塔基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密蘇里州……那麼,他們在廣袤的西部謀得了財富和幸福人生嗎?事實上,一直到今天,這些地方還是相對比較貧窮的,更何況是一百多年前呢?結果當然是,底層白人並沒有像傑斐遜設想的那樣,過上好日子,獲得土地,相反,還要被迫去非法掠奪、侵佔當地印第安人的財產。

那麼,為什麼轟轟烈烈的西進運動,也無法讓底層白人改變自身命運呢?

這是因為,西進運動的願望固然很美好,但現實卻很殘酷。這些未經開發的地方,根本沒有配套的基礎設施來支持貿易活動。遷移而來的人,基本只能與原住民比鄰而居,遠離城市,靠自己種植農作物為生,漸漸地,在那些上層人士的看來,生活在西部農村裡的人,也就成了“粗野”“危險”“混亂”的代名詞,凡是來自西部的人,大多是些貧困落後、舉止粗魯、道德感很差的傢伙,此外,他們也被稱為“侵佔土地者”。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然而,時過境遷,一度被唾棄的西部草根也漸漸獲得美國主流社會的認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們在西部頑強進取的生猛形象,日益被認為是美國精神的重要象徵。後來提到西部的人民,美國人可能更多地會想到頑強的生命力、勤勤懇懇的美好品德,以及熱愛冒險的天性。1829年,安德魯•傑克遜擔任了美國第七任總統,這是第一個來自西部的總統,結果,就因為這種“侵佔土地者”的出身,他和國會議員戴維·克羅克特,既飽受爭議,又人氣爆棚。

不可否認,在現實生活中,儘管美國在發展,西部在進步,但絕大多數的底層白人,依然苦苦掙扎在貧困線上。

3.內戰後,對窮人的歧視披著優生學的幌子仍在延續

南北戰爭的結束似乎終結了美國階級和種族的歷史。但一切都只是表面現象。階級將自已偽裝在一種全新的意識形態背後,那就是優生學。

什麼是優生學?就是研究改進人類遺傳素質的學問。

聽上去似乎很奇怪,以自由開放著稱的美國,居然會如此重視血統問題。更令人吃驚的是,很多有影響力的人都認為美國人種可以通過精密計算的生殖來改善,這甚至被認為是一項合法的社會工程。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羅斯福

著名的羅斯福總統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優生主義者。

在任職總統期間,羅斯福曾經不止一次地在公共場合提出,美國的婦女應當為養育健康優秀的下一代公民負起責任。甚至,他宣稱,那些有著良好教育背景的英裔美國婦女至少應該生育六個孩子,只有這樣,她們才算盡了為美國培育優秀公民的義務。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似乎也給優生學提供了科學支撐。美國社會利用這一理論,更加明目張膽地制定嚴格的階級和種族秩序。比如說各種各樣的IQ測試,通過簡單明確的數據就將人的分析能力以及讀寫能力進行先天的劃分。還有各種各樣的醫療檢查,諸如十二指腸潰瘍或者糙皮病之類,實際上是由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在所謂科學檢測的幌子下,也變成了部分階級和種族存在基因缺陷的證據。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婚姻也不再是兩廂情願的事情,比愛情更值得考慮的事情就是你的階級或者種族。不同種族的通婚,甚至是不同階層的通婚,始終都會受到世俗的壓力。因為人們相信跨越階層的婚姻,將會拉低人種質量的水平線。

因此,在美國社會里,即便你是個白人女性,但如果你來自社會底層,你依然會遭受歧視,有些底層白人女性甚至被要求絕育。


4.“白色垃圾”的文化,成了美國流行文化的主流之一

二十世紀後期,美國人瘋狂地喜歡著一個叫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搖滾歌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貓王。貓王出身“白色垃圾”階層,他的大受歡迎意味著整個社會對“白色垃圾”的態度發生了關鍵性的轉折。“白色垃圾”逐漸被認為是美國文化中特有的部分。

與此同時,厭倦了城市工業文明的人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有著自然風光的郊區。“白色垃圾”生存的邊緣地帶似乎被賦予了一種浪漫化的色彩,這裡風景宜人,是人們逃離工業汙染和繁重生活壓力的理想之地。

改變選舉大勢,讓特朗普當選的,是這群美國底層的“白色垃圾”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白色垃圾”的地位已經被徹底改變。

在電視文化中,“白色垃圾”們依然是那些脫口秀主持人的嘲弄對象。

在現實的政治生活裡,保守黨政客們也對現有的福利制度大為不滿,優生學在他們的觀念裡依然根深蒂固,他們甚至斷言,政府對“白色垃圾”們的寬容和救濟將會滋生更多社會的寄生蟲,從而影響整個國家的發展。

在中產階級的眼裡,“白色垃圾”始終是社會生活中的不穩定因素。他們源源不斷地製造暴力事件,社會經濟被他們拖垮,資源被他們浪費,甚至整個社會的道德淪喪也是他們的錯。

不管是有意無意,“白色垃圾”終於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有史以來的階級矛盾從未散去,在今天,這樣的階級矛盾又引發了新的緊張局勢和社會焦慮,社會階層分化促生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特朗普的上臺,無疑是美國階層矛盾的一次集中體現。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