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彩電低迷並非無藥可解 打破思維跟隨營銷同質才能迎來暖陽

LaoY||評論

持續暴跌,預示著陷入低迷的彩電市場,依舊沒有探尋到走出圍城的良方妙藥。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囊空如洗的企業,只能束手無策坐等週期性反彈?無需如此悲觀!從低迷中尋求持續增長的案例,或許正是重煥市場活力的錦囊妙計。

彩電低迷並非無藥可解 打破思維跟隨營銷同質才能迎來暖陽

彩電業的未來,就在你疏忽的細節之中。


現狀:不斷刷新歷史新低的常態

從年初到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幾乎所有的傳統黃金週和電商促銷日,一片慘淡,同比暴跌一兩成甚至三成,不再是聞所未聞,也不再是新聞,而成為新常態。

這場從2016年年中,因為液晶面板瘋狂漲價導致終端品牌企業利潤承壓所引發的,一直持續至今的低迷,大有要讓所有彩電企業看到幾十年未見的慘淡這一時刻方肯罷休。

奧維雲網的圖表,簡明扼要地展現了過往持續陰跌深不見底的銷售態勢。對於未來形勢,多家研究機構給出的不容樂觀的預期,更讓不少從業者感受到了逼人寒意。

彩電低迷並非無藥可解 打破思維跟隨營銷同質才能迎來暖陽

普及紅利消失,存量博弈上位。在更新換代需求指引下,消費者對電視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既要有手持把玩件如手機的私密多便,也要有IMAX影院效果般的影音享受。

對於複雜多變且模式不一需求,企業過去用統一模板應付市場需求的做法,顯然已落伍老套。所以呈現在各大研究機構報表和企業周度月度季度總結文案上的,就是同比持續下跌,不斷刷新歷史新低的尷尬。

挑戰:一個想改變卻難變的怪圈

雖然過慣苦日子的企業們對困難早就有了心理鋪墊,但2019年,市場還是給它們上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一課。從年初至今的寒冬,憑藉超乎尋常的凜冽,讓它們有點猝不及防、難以適應。用老舊思維抵禦低迷的做法漸漸失去效力,面對惡劣不見好轉的困局和帶著顛覆夢想不斷挑釁的外來者,很多彩電企業陸續表現出無能為力的疲態。

面對頹勢,歷經百戰的彩電企業,它們有著比誰都想變的急迫。相比去年,口水仗少了很多,雙方各退五十里安營紮寨製造和平的努力顯而易見,雖說是實在沒有業績可曬的原因使然。

口水仗少了,對抗絲毫不見弱。從超高清到智慧屏,從8K到電視未來思考,概念戰貫穿2019年,對外展現企業謀變的決心。

然而,當真正面對選擇的時候,擅於左右搖擺的部分企業又陷入難變的怪圈。一方面,迷失在OLED、激光、miniLED、QLED等未來技術中無法抉擇;另一方面,則在超高清、8K、人工智能、5G、AIoT等概念中隨聲附和,缺乏主心骨。

帶來的結果是,整個彩電圈陷入想變卻難變的怪圈。

破局:鎖定高端大屏帶來的突破

彩電業的問題在於:提及某項技術誰都有,比如OLED、QLED、8K,很難說出是某某企業的標籤。並無差別的同質產品,增加了選購難度,也與追求個性的現代消費格格不入。

概念多並不見得就是最終的勝利者,相反,一些瞄準方向堅定不移如海信、創維、TCL等一線企業,則在行業低迷的時候迎來了既屬於自身又屬於行業的高光時刻。

比如在憑藉激光成功佔據超大屏市場主動權的海信,推廣4年多來,海信成功讓激光電視持續佔據80吋+尺寸段50%以上的市場份額。根據蘇寧易購發佈的數據顯示,在80吋以上大屏市場,激光電視銷量佔比已從2017年的23%上升到2019年的63.5%,而銷售額佔比則由2017年的18.8%上升到2019年的57.3%。品牌方面,海信更是牢牢佔據排行榜的首位。同時,品質保障之下的海信在均價方面不輸索尼,預示其已成為不少高端消費者的首選。

彩電低迷並非無藥可解 打破思維跟隨營銷同質才能迎來暖陽

比如創維,今年就明確了對低價搶奪市場份額的行為說不,並推出由S9A、Q60、S81、Q80四款高端產品組成的矩陣,上市都是爆款,有些產品在預訂期就已供不應求,成功吸引更新換代消費者的關注,成為存量博弈市場中策略最為成功的企業之一。產品方面,既有高端OLED,也有面向智能家居的Swaiot大屏AIoT智能生態體系,還有不斷突破邊界的旗艦電視;技術方面,變色龍高端芯片加持,自研算法調校讓顯示效果飆升。透過大屏,讓消費者領略創維電視每一寸精彩,藉助技術,讓消費者感受到創維顯示每一幀出色。

彩電低迷並非無藥可解 打破思維跟隨營銷同質才能迎來暖陽

比如TCL,今年在深圳、北京舉行超大屏體驗會,前一場推出11款85吋/75吋超大屏陣容,囊括巨幕私人影院、全景聲私人影院、IMAX私人影院以及8K IMAX私人影院四大矩陣,後一場推出了包括75吋C10雙屏QLED TV、85吋X9 8K QLED TV以及100吋的100X6C私人影院等在內的共計14款超大屏電視產品矩陣,涵蓋4K和8K清晰度。同時聯合渠道商共同推廣超大屏產品的普及。

小結:一些還跟隨別人概念追尋未來的企業,註定只會在老舊、跟隨思維下陷入囚徒窘境,這種無謂的掙扎,哪怕再多一點,對於改變自身及行業命運,也無濟於事。相反,海信、創維、TCL則另闢蹊徑,祭出高端大屏利器,滿足更新換代需求,併成功搶位。而隨著更新換代需求的釋放,彩電業也將迎來盤整後的上揚,更會迎來屬於每個企業也屬於中國彩電業的高光時刻。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