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商青銅禮器品種眾多,但無論酒器、食器、水器,任何一種必為實用器,品種眾多,只是實用的需求,而更加細分化,典型的如觥這樣的神器,形成的原因也是因為長且寬的大大的流,喝起酒來更能滿足商人豪飲的需求。而食器禮器更加體現商人制器的基本原則,實用為主。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獸面紋鬲(li),商代晚期,上海博物館收藏,傳安徽阜南出土,高23.2,口徑15.3公分

此器的鑄造特點應該為商晚期早期,其氧化特點也符合江淮流域出土青銅器特點。雙耳三袋足是鬲的傳統典型器型;口沿下飾一圈龍紋,三隻袋足上,就形各飾獸面紋,這種紋飾佈局也是鬲的傳統裝飾方法。

鑑賞商青銅器必備知識點:

鬲,事實上就是今日我們所稱的鍋,這種器型源於陶器,是傳統陶器器型之一,在商早期,成為商青銅禮器之食器中一種。不同於很多酒器,鬲的器型一直沒有較大改變,保持傳統。鑄兩耳適合移動及架起;三袋足(也有四袋足),增大接觸面,提高火加熱的效果;和鼎一樣,都是煮食器物的器具。

事實上,作為煮食器具,晚期的一些鼎和鬲在外形上是很難加以區別的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左邊這隻為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的商晚期獸面紋鼎,也採用了袋足造型,整體紋飾風格也類似,都是就形飾紋的商代典型風格,這種情況也發生在包括其他禮器的命名區別上。事實上對於大多數收藏愛好者,青銅器的命名問題和紋飾一樣,也是比較讓人混亂的方面。

首先我們要理解這些禮器命名的原則,這些名稱並非商人使用而傳承,大多是後人根據自己的認知而命名,就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方彝,是北宋人取名,後人沿用,其他器物也大體類似,比較多的名稱來源於戰國時期儒家所著《周禮》等書對周禮器金文的整理,但並不全面,我們要理解的是命名的原則是器物的用途及原型,就如鼎和鬲,都作為烹煮器,但鬲加上甑(zeng)就是甗(yan)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婦好分體甗,殷墟婦好遺存。

下為鬲,上為甑,合在一起為甗。除了分體甗,還有連體甗,即鬲和甑鑄造為一體。那甗起什麼作用?我們來看看甑的形狀。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甑底為鏤空的篦(bi),所以甗是起蒸東西的作用的,也就是蒸鍋!

今人給古器命名,往往是命名者根據他們所認為的器物用途而定,這也是合理的,因為商人制器,就是根據實用性製作,而不是器形有嚴格的標準,不能改變,所以鼎用鬲足(這種中空袋足也可以稱為鬲足)也很正常,作為收藏者,看明白器物用途就可以,沒必要為此去爭論。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好甑形器,殷墟婦好遺存

敞口方唇,可使用蓋子;器腹部有對稱的兩個大附耳,方便移動;底稍內凹,中部有一圓柱形透底的柱,高度略低於器口,柱頂部突起,旁邊四花瓣狀,柱壁有鏤空;口下沿飾鳥紋,腹部飾蟬紋;器物內壁有一銘文“好”。此器形似甑,也可能有其他用途,例如薰香器,待解。

商青銅食器禮器,快速認識鬲、甑、甗、釜

---獸面紋釜(fu),河南安陽高樓莊出土

侈口,深腹,平底。器腹部兩側對應各有一半圓形活動大把手,可用棍穿起,下面用篝火加熱,這種器形後期常作為行軍打仗裝備。口下飾一週獸面紋,腹飾三角蟬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