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12月3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央行將繼續保持匯率彈性 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顯著收斂

【證券日報】

受到外部因素影響,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備受市場關注。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破了7,市場預期保持平穩。

9月份以來,美聯儲兩次降息,美元指數走低,加之市場對中美經貿談判預期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上升,人民幣對美元和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小幅升值。11月5日,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中標利率下降5個基點,提振了市場信心,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先後升破7,匯率雙向浮動特徵明顯。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11月28日,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糧油控股私有化公告引發了市場熱議,上市如此不易,為何還要搞私有化退市呢?

這已經是近2個月來,第3家央企旗下港股公司發佈私有化公告。10月2日,港股上市公司中航國際控股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中航國際明確計劃提出收購全部已發行H股的自願有條件現金要約,根據要約,收購價為每股9港元,較此前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6.97港元溢價了29.12%。

“在我擔任董事長的這一年半時間裡,感謝各位董事、高管以及全體員工的支持配合,公司在此期間經營管理平穩向上。相信在新任董事長的帶領下,公司無論是在經營管理還是在資本市場上都會有所提升,期待南嶺民爆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的靚麗表現。”11月29日,在南嶺民爆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結束後,董事長陳紀明頗有感觸地說道。

事實上,這也是陳紀明的交接官宣。在隨後召開的董事會上,新增補的董事曾德坤當選為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上海證券報】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推動營商環境改善,銀保監會昨日發佈《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根據《方案》,在深入總結近年來對部分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經驗基礎上,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上海、廣東、天津等自貿區,對所有銀行業和保險業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系統地、有針對性地優化審批服務,提高審批服務質效,激發市場活力;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上來,提高監管效能;強化試點工作保障,確保試點啟動後嚴格按照新的審批服務方式開展工作。

臨近歲末,上市公司紛紛盤點結賬,倘若一年下來收成頗豐,自然歡天喜地,過年給員工奉上大紅包也不在話下;如果捉襟見肘、愁雲慘淡,甚至被各路債主找上門來,自然得想辦法、求招數,不乏有公司為了“保殼”走歪路、行偏門。

這段時間,一些詭異的公告紛至沓來,招數讓人眼花繚亂。*ST仰帆股東計劃將部分股權資產無償贈予上市公司;*ST秋林打算將自用固定資產租賃他人後,以投資性房地產進行重估值。兩則公告殊途同歸,背後規避虧損、規避退市的意圖如出一轍,目標都直指“保殼”。其中,*ST仰帆是連續兩年虧損,今年若不能想方設法實現盈利,恐怕難逃暫停上市的命運;*ST秋林2018年淨資產為負,希望通過本次資產重估填補淨資產的窟窿。

昨日中午,依米康緊急發佈澄清公告稱,網絡上一篇關於公司的文章與事實不符。而澄清之前,公司股價早已一字漲停。當晚,交易所對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核查信息披露是否存在誤導性陳述,以及相關廣告文章是否與公司有關。

一邊故意模糊畫大餅,並導致股價大幅異動,一邊又提醒具有不確定性,讓投資者注意風險,依米康的雙簧演得不錯,能逃脫監管嗎?

【中國證券報】

單月淨買入規模重新逼近1千億元,前11個月累計淨買入規模逼近1萬億元,前11個月入場的機構數量超過此前全部年份總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境外機構投資者繼續並加大力度增持中國債券。業內人士指出,當前中國債券對外十分具有吸引力。一些機構預測,2020年境外機構的中國債券持倉增長可能達萬億元量級。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2019年11月,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買入債券3329億元,賣出債券2341億元,淨買入988億元,在前一月短暫回落之後,回到千億元附近。

截至12月2日,今年以來申萬二級證券板塊指數上漲35.38%,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27.42%的漲幅。但從券商板塊的近期走勢看,表現並不出色。上證綜指在9月16日創下近期高點3042.93後轉入調整,券商板塊也跟隨大盤震盪下跌,9月16日至12月2日,申萬證券板塊個股平均下跌達14.04%。

正是從9月16日以來,資金連續流入券商ETF.數據顯示,9月16日至11月29日,券商ETF成為資金淨流入最多的A股ETF。具體看,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南方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份額分別增加38.41億份、22.60億份和9.67億份,增幅均超40%,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分別淨流入36.18億元、20.23億元和8.7億元,包攬A股ETF資金淨流入榜單前三名,合計淨流入65.11億元。

回購往往被看作是上市公司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種方式。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12月2日晚,共有105家A股公司披露回購進展,涉及回購金額達217.47億元。同時,亞太科技、康力電梯、吉宏股份、通化東寶等公司發佈回購方案,接力今年A股的“回購浪潮”。

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回購對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提升了公司信譽。自去年年底回購新規實施後,監管趨嚴,上市公司回購亂象有所減少。對投資者而言,上市公司回購規模和比例在二級市場上的正向效應顯著。

【證券時報】

科創板已平穩開市4個多月,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公司董事長和(00001)總經理作為公司的掌門人如何帶領好企業持續發展,董秘、財務總監作為公司規範運作、信息披露的責任主體如何提升自身能力?這些都是企業上市之後面臨的緊要任務。

12月2日,為幫助包括科創板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少數”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上市後公司監管和信息披露的邏輯理念和制度安排,引導科創板公司聚焦主業、規範運行,持續提升公司質量,上交所舉辦首期科創板董事長、總經理專題培訓。

公司12月2日晚間公告,將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金山(香港)國際礦業有限公司設立子公司,以每股5.50加元的價格,以現金方式向大陸黃金現有全部已發行股份2.03億股和待稀釋股份發出協議收購。扣除有關權益類工具的行權價後,公司實際收購大陸黃金100%股權的總對價約為13.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70.3億元。本次收購價格較大陸黃金截至2019年12月2日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前20天加權均價溢價29%。

在收購的同時,紫金礦業將認購大陸黃金5000萬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主要用於礦山建設。公司表示,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以公司自籌為主,將引入財務投資人共同投資。

2019年還剩最後一個月,私募基金最近調倉換股動作較多。最新數據顯示,股票策略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67.04%,較上月略微上升。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不少私募看好明年春季結構性行情,現在更著眼於佈局明年,看好無線耳機、新興消費、自主可控、創新藥等細分領域。但也有私募對當前市場偏謹慎,將倉位降至中性,保持靈活性。

12月2日,私募排排網公佈了最新的私募基金倉位數據,目前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倉位為67.04%,相比上個月同期的66.55%,略微上漲0.49個百分點,已連續2個月上升。其中,15.17%的私募目前處於滿倉狀態,相較上個月的11.07%,增長4.10個百分點;76.30%在半倉或者半倉以上,相較上個月的79.39%,下降3.09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