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遷移形成的地名景觀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遷移形成的地名景觀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遷移形成的地名景觀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

摘要:清代以來,新疆天山北麓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活動,外來人口逐漸佔據了當地人口的主體。遷入人口對當地大多數縣以下的地名進行了重新命名,使新的地名孕育了移民者本身的文化內涵,具體表現在地名命名方式的差異上,漢語地名多以姓氏、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命名,蒙古語、哈薩克語地名多重視地理環境因素。在語言上,新地名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其中,以農業生產為主的漢語地名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東段地區和平原綠洲地帶,以遊牧業為主的蒙古語、哈薩克語等地名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的西部及適宜於遊牧的山區地帶。

關鍵詞:天山北麓 人口遷移 地名景觀

地名是文化的載體,是一種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通過對地名的判讀,可以透視出地名所代表的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社會活動等諸多因素。地名也是研究人口遷移與定居過程的重要手段,移民的遷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遷入地地名的發展和變化;地名是一種人為活動的產物,是區域文化在地名中的保留與凝結,

移民與地名的產生相輔相成。清朝統一新疆以後,整個天山北麓的北疆地區“千里空虛,渺無人煙”,募民移邊屯墾,充實新疆成為清朝管理新疆的基本政策之一。為吸引民眾來疆屯田,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陝甘總督文綬奏陳“屯田五事”說明:“指名新疆地名、道里、情形、曉諭民眾,以期樂從”。在地名的命名上給內地來新疆屯田的移民以優惠。

01

遷移人口群體對地名命名的影響

從乾隆年間開始,清政府新疆實施的“移民實邊”政策,使整個天山北麓地區遷入了大量的人口。人口遷移的高峰在乾隆年間和同治年間,人口遷移的目的地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東段的烏魯木齊、巴里坤一帶和伊犁河谷兩個地區。遷入天山北麓東段的人口主要是來自甘肅、陝西的貧困農戶,他們的任務主要是從事農業生產,其遷移的人口規模較大,僅乾隆年間遷入的人口就達 16.4 萬人。移民受漢文化影響較深,其地名規律多打上漢文化的烙印。西部伊犁地區,遷移的人口主要來自東、西、南三個方面,遷移人口從事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農業的維吾爾族,牧業的哈薩克族、土爾扈特蒙古族,農牧兼有以及帶有軍事防衛性質的錫伯族、察哈爾蒙古族,還有漢族和滿族。這些遷移人口由於自身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對地名的命名也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02

地名景觀特徵

2.1 原籍地名

清代以原籍命名的地名主要分佈在天山北麓的東半部,即今天的烏魯木齊、昌吉回族自治州、 巴里坤等地,移民的原籍以甘肅省為主,其次有西北地區的青海、寧夏、陝西等地以及國內東南地區。以原籍命名的移民主要是以農墾為主,將自己的原 籍名稱直接附加在新開墾的土地上,如“蘭州灣子 村”、“河州工村”、“廣東地”和“西寧大莊子”等地名。有些來自國內東南地區的移民雖然沒有留下地名,卻在天山北麓地區大量從事農業生產。林則徐在前往伊犁的途中,看到瑪納斯塔西河一帶的情景為:“此地民居甚盛,閩中漳、泉人在此耕種者數百家,皆遣犯子嗣,近來閩、粵發遣之人亦多分配於此。”

在烏魯木齊頭屯河墾區,有一個稱為“安南工” 的地方,因越南人在此屯墾而得名。“安南”是今越南的舊稱,18世紀前半葉,農民起義餘部22戶在黃文纘的帶領下 “請求內附”。清政府將其一百餘人先安插在雲南邊境,後移入內地。乾隆三十六年 (177

1年)清政府將其分為二部,一部安插到黑龍江, 一部安插到烏魯木齊頭屯河墾區,使這裡出現了以國名命名的現象。

2.2 姓氏地名

以姓氏命名的地名是移民中最常見的現象,並廣泛分佈在以農業為主的移民之中。移民進入的初期,天山北麓地廣人稀,移民多以單戶或者宗親家族來到一個地方開墾種植,並用自己的姓氏命名這個新開的處女地。姓氏地名多集中分佈在巴里坤、 烏魯木齊以及今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如巴里坤縣石人子鄉地形條件優越,土壤肥沃,適宜於移民屯墾。清初開始,陸續有移民遷入,據《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地名圖志》統計,在石人子鄉的18個村莊中,就有11個村莊是以初來的移民姓氏命名的, 佔村莊總數的61%。其命名的方法是以姓氏後綴“家莊”得名,如“曹家莊”就是因名叫曹永的漢民遷入屯墾而命名的,其他如“胡家莊”、“馬家莊”、“郭家莊”、“高家莊”等都是遵循這個規律命名的。巴里坤縣的吳家莊子,是因為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從湖北武昌府馬跡嶺一帶的吳姓大族中,遣徙7戶於此屯田得名。在吉木薩爾縣,這種姓氏的命名除了考慮姓氏如“楊家莊”、“張家莊”等類型的地名以外,還結合當地的地理要素,用姓氏和地形、湖泊等相結合而命名的。如“尚家梁”、“冉家湖”、“葉家湖”等地名。沈家湖是因為清光緒年間,有一個沈姓人家隨軍來此開荒種地,四周多泉水溢出成小湖而得名。

在以牧業為主的遊牧民族中,也有以姓氏命名的現象。乾隆三十年(1765年),張家口的察哈爾蒙古戍邊至溫泉縣一帶,有一個叫“哈日木阿”的人, 為開墾種地,率眾挖渠命名為“哈日布呼”(“布呼”為蒙古語“渠”之意),後該地便命名為“哈日布呼”。也有以移民的名字直接命名的現象,如昌吉市的 “毛聚才村”,因清光緒年間,有一個名叫毛聚才的人來此屯墾而得名。

2.3 地理特徵地名

清代在天山北麓平原綠洲地帶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因所處之地靠近河流、湖泊或者泉水外溢的地方,與

移民的生產、生活關係密切,移民便用這種自然景觀直接命名當地的地名。如巴里坤海子沿鄉因位處巴里坤湖的旁邊而得名,三個泉莊是因為清宣統年間在此屯墾時,發現此地周圍有三個泉水外溢而得名。

西部以遊牧為主的蒙古族和哈薩克族,因為生活流動性大,對周圍地理環境依賴性強,他們在遷移的過程中,對一個新地方的命名方法多以周圍地理環境的特徵直接命名,當地的地形、地貌景觀、 河流、泉水、地表草本植被、灌木、動物等周圍環境要素都是命名的參照物。有時以單種要素直接命名,有時則利用幾種要素綜合命名,有時還將人文要素與自然要素相結合來命名。以地形、地貌命名的地名如“龍漢希裡”是蒙古語“瓶形的山樑”之意。與水有關的地名如“冬都金”是蒙古語“中間的河”之意,因土爾扈特部落的一部遷居天山深處的河流旁邊而得名;與植被有關的地名如“查干屯格”,蒙古語意為“白色的芨芨草”,因此地盛長白芨芨草而得名;幾種要素綜合使用的地名如 “阿達木拖然格能闊拉”,為哈薩克語“人、畜住過的胡楊林”之意;“馬熱勒拖海”是哈薩克語“有母鹿的河灣地”之意;“艾皮雲吐別克”是哈薩克語“種植鴉片的河灣地”之 意,因為清末有人在此種植鴉片而得名。

2.4 方位地名

用所處的方位來命名的現象,多以“上”、“下”、 “東”、“西”、“南”、“北”等反映方位概念的詞放在原地名的前面,和原有的地名相對應,形成前綴性的新地名。

巴里坤縣的上澇壩村、下澇壩村,因為處於河流上下游的關係而得名。清康熙年間,有500名屯田兵在河流的下游蓄水屯田,命名為下澇壩;宣統年間,有人在此河的上游一帶屯墾,命名為上澇壩。伊吾縣的“上大石頭村”和“下大石頭村”也是這種方位地名的具體表現形式。

2.5 功能地名

這種地名的命名規律是利用當地所具備的某種功能來命名的,如巴里坤的“接官廳子”,因新疆建省以前巴里坤地處關內與新疆交通的要塞,在當地修有送迎來往官員的廳子而得名。也有移民從事商業活動留下的地名,如巴里坤的商戶村是因為商人招集內地的百姓來此屯墾,出現了商民“認墾接踵而至”的狀況而得名。阜康市的上戶溝村,是清末商戶屯墾之地,稱之為“商戶溝”,因“商”與“上” 同音,後俗稱為上戶溝。

2.6 軍事地名

2.6.1

軍隊屯田命名近代以來,因大量軍隊入疆,並直接從事農田屯墾,便出現了相應的以屯田編號為主的軍隊屯墾地名。烏魯木齊的頭工、二工、三工等地名因清乾隆年間,駐軍屯田,編號為中營 一、二、三工的屯區而得名,吉木薩爾縣的“二工鄉”也是同樣的道理。據《三州輯略》記載,在清乾隆中期至嘉慶年間,清軍在吉爾瑪泰(木壘)到特納格爾(阜康)一帶,大量屯墾,頭工、二工 等地名隨處可見。

2.6.2

交通驛站地名交通驛站地名也是近代新疆地名命名的一個特色,清軍在天山南北麓的交通沿線設立了許多的軍事驛站,作為維護交通暢通的手段,這些具有軍事性質的驛站逐步發展演化成地名。據林則徐的記載,在天山北麓東從哈密、巴里坤西到伊犁的道路上,距離3130裡,驛站數量為43個,今天還遺留有二臺、三臺、五臺、七臺等驛站地名。

2.6.3

軍事功能地名以軍事功能結合地理環境而命名現象,主要集中在遊牧民族身上。如蒙古族的崗哨地名等,表1反映了具有代表性的遊牧民族軍事地名。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

2.7 宗教地名

清代從內地遷移到天山北麓的移民,將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帶到了新的移民區,漢族傳統宗教信仰如關帝、娘娘等圖騰在其中表現甚多,地名中多含有“廟”字,而“廟兒溝”的地名在天山北麓分佈廣泛,烏魯木齊、昌吉、呼圖壁、巴里坤等市縣都有“廟兒溝”的地名遺留。以伊斯蘭教為信仰的回族,也是這個時期的內地

移民的主力之一,反映在地名上的情況有:奇臺縣的“回回梁村”,因清同治年間, 此地為回族的聚集區,村南山樑是回族的墓葬區得名;阜康市的“清真寺村”,因清時移民在村中建有清真寺而得名。

2.8 屯田地名

大量的軍隊、移民在從事屯墾時,需要修建許多水利設施,隨之出現了以水利設施命名的現象。如奇臺縣的“五工地”是因為乾隆四十一年的時候, 移民屯田,開挖五道渠,按渠道劃分和澆水的順序得名。也有因參加屯田的人數、耕地面積等要素命名的現象,在今昌吉回族自治州各縣市,在近代以遷入地人口的戶數或者耕地面積命名的地名很多,諸如“六戶地村”、“七戶村”、“八戶村”、“九戶地村”、“十二戶村”、“十三戶村”、“十四戶村”、“十八戶村”、“二十四戶村”“四十戶村”、“三十戶村”、 “六十戶村”等地名,其中,以“六戶”和“八戶”命名 的地名佔其中的多數。例如昌吉的“八家地” 是因為清咸豐末年,有八戶回民在此定居耕種得名;吉木薩爾的十家莊,是因為清乾隆末年,有十戶人家在此定居得名。

近代天山北麓的移民地名主要沿天山北麓的山前溢出帶分佈,其分佈狀況見圖1。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

03

結 語

(1)天山北麓由山區、綠洲和荒漠等組成的自然景觀,屬於新疆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名文化景觀為新疆草原文化與草原城鎮增添了新的內涵。近代天山北麓新命名的地名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兩大語言體系,阿爾泰語系是由突厥語、蒙古語和通古斯——滿族語組成,西遷的察哈爾蒙古、東歸的土爾扈特部落以及內遷的哈薩克族以及維吾爾族、滿族等在命名的系統上都屬於阿爾泰語系;漢族的命名體系則屬於漢藏語系。

(2)以漢藏語系命名的地名多分佈在天山北麓的農業區,即今昌吉回族自治州、烏魯木齊、巴里坤等地。在地形上講,漢語地名也多分佈在平原綠洲地帶,移民的生產方式為農業生產。以阿爾泰語系命名的地名則分佈在精河以西的天山北麓西部地區,多為蒙古語地名、錫伯語地名和哈薩克語地名,在地形上主要分佈在適宜於放牧的山區地帶,移民的生產方式的遊牧為主。

(3)從時間上講,清代是天山北麓地名命名的高峰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地名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命名的,在有些農業區,幾乎90%以上的地名都在這個時期奠定了基礎。

(4)近代天山北麓的地名屬於典型的移民地名,從地名上不但可以解析出移民的來源地、種類、 移民的性質、甚至可以看出移民本身所從事的生產方式,移民文化的諸要素也被充分的根植於新地名之中。各種地名群體之間沒有明顯的間隔,而是相互穿插,互相分佈,遊牧地名和農業地名在天山北麓東西部都有分佈,但是各種地名群體之間有相對獨立的集中性,所以,從地名的分佈情況看,就可以知道

移民的地理分佈情況。

(5)漢語地名多借用其文化內涵如姓氏淵源、 宗教信仰等要素命名,而以自然地理因素命名的地名比例較少,只有沿河、湖邊的地名體現了自然因素。而蒙古語、哈薩克語等地名則以視角觸及的自然因素來命名,其因子多為山、水及地理景觀要素。

近代天山北麓人口迁移形成的地名景观

文章來源:《乾旱區地理》2005年第6期

選稿:常宏宇

校對:代婷婷

審訂:郝志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