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從一個“地方”的視角切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地方”所擁有過的不同“地名”,並通過對每次“地名”變動背後規律、意義、趨勢的梳理,把握那個“地方”的通史縱切面,以及不同時期的“地方性”橫切面,進而管中窺豹地對“地方通史”與“斷代史”有深入的瞭解。

不過,如果我們換一個視角,不再以“地方”為中心,而是以“地名”為中心,就會發現一個由“地名”遷移構成的全新史地視角,這些個“地名”在由時間軸與空間圖構成的時空背景上,或穩定一點、或曇花一現、或逐步遷移、或大幅跳躍,在不同的地方留下鐫刻了不同歷史時期色彩的痕跡。

這次寒鯤選取一個逐步遷移型典型——“代”,來作為“以地名為中心”歷史敘述的又一次嘗試,希望能對各位讀史者有所幫助。

先秦代地

“代”字最初是“代翟”或“代戎”的部族或氏族名號,“代”字本身也可能是“戎”字的變體。根據《逸周書》的說法,這個部族是應屬西周時期的北方非華夏部族之一,至於其何時遷往最初的“代地”,就不可考了。

正北空同、大夏、莎車、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樓煩、月氏、韯犁、其龍、東胡,請令以橐駝、白玉、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逸周書·王會》

從西周之初的“汾渭分封”到兩週之際的“秦晉崛起”,整個西周時期對於渭河、汾河一帶戎狄部族的吞併(奴隸戰爭?),必然引起渭北乃至陝北、汾西乃至呂梁的戎狄向東北遷徙。我猜測,代翟便是在這幾百年間脫離周朝王畿正北的“陝北與呂梁”,並逐步向滹沱河、桑乾河一帶遷徙的。

春秋末期,晉卿內鬥加劇,並紛紛把自家勢力壯大的期望放在了北方,先是晉中盆地、呂梁山地逐步成為晉卿的田邑,再是東太行山地與忻定盆地成為了晉卿的新田邑。晉卿趙氏便在簡襄之烈(趙簡子與趙襄子兩任主君)的奠基時期瞄上了位於忻定盆地東北由代翟建立的古代國,並予以吞滅,以至於“吞滅代國”與“晉陽兩圍”幾乎一併成為“簡襄之烈”的標誌性事件。

通過這次滅代以及趙氏日後對代郡的治理,以及代王城遺址的發現與研究,我們已經可以確定的說,先秦的代地、代國與代郡便是位於以今天河北省蔚縣代王城鎮為核心的一片古恆山(大茂山)以北的桑乾河中游谷地,這一處蔚縣的古“代地”可以說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一處可以確定的代地。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蔚縣縣城與代王城鎮的相對位置

“代地”在戰國時期成為趙國的代君、代相轄地,也即趙國的分封的一個擁有一半自治權的食邑封國,由趙氏主君中失去繼承權的王子王孫或君主愛子出任,按照沈長雲先生在《趙國史稿》裡的說法,先後有代成君趙周、番吾君、陽文君趙豹(注意與平陽君趙豹區分開)、安陽君趙章等四位有史可尋的趙氏宗親擔任代君。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趙北三郡與戰國時期華北形勢

【登常望代】簡子盡召諸子與語,毋恤最賢。簡子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恤還,曰:“已得符矣。”簡子曰:“奏之。”毋恤曰:“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簡子於是知毋恤果賢,乃廢太子伯魯,而以毋恤為太子。 ——《史記 趙世家》

有趣的是,這次“登常望代”的失敗者嫡子趙伯魯,其子趙周反而成為趙氏的首任代君,而趙周之子趙浣則因為趙襄子的讓位而成為趙國主君(趙獻侯),換言之,戰國時期的趙王一系都與代地結下了“深厚”的因緣。至於,沙丘宮變中的主角趙章,趙國滅亡後趙嘉退守的代國,趙國的歷史似乎始終與“代地”有著一代又一代的“新不了情”。

秦漢代郡與代縣

代郡、雁門郡、雲中郡最早都是由趙國開拓北境所設立的三個邊疆軍區,他們自東向西分佈在趙國的北部疆土,秦與西漢時期,大體沿用“趙北三郡”區劃之餘,增加了九原、朔方、定襄三郡。大體上,西漢代郡以冀西北與晉北東端的部分地區為主,西漢代郡18縣(見下圖)大體上涵蓋了今天的蔚縣、陽原縣、淶源縣、懷安縣(以上4縣為河北省轄)、天鎮縣、陽高縣、大同縣、懷仁縣、廣靈縣、靈丘縣、繁峙縣(以上7縣為山西省轄)、興和縣(內蒙古自治區轄)等12縣之地。日後的代郡轄縣雖有變遷,但北魏以前基本上變化不大。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西漢代郡十八縣(白色標記為雁門郡轄縣)

兩漢時期的代地,也便有了郡縣兩個層次,郡級代地是東周“代地”範圍的延續,縣級代地則曾為東周“代地”治權的中心。兩漢的代郡,郡治已不再是東周時代的中心——代縣,而先是北上桑乾(西漢代郡治),後是西移高柳(東漢代郡治),可以說代郡的統治中心東漢時便開始了西移。

值得一提的是,兩漢代郡不僅郡治不同,而且也屬於不同的監察區,西漢代郡屬於幷州,東漢代郡則屬於幽州,亦可從另一個側面相當明顯地看出古代地地跨晉燕的地緣位置。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西漢幷州與代郡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東漢幽州與代郡

西漢代國

西漢分封制下的四個“代國”,構成了相對穩定的代郡、代縣之外,秦漢代地流變的小插曲。西漢代國先後冊封過四次,歷經六位主君,建都三處。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有趣的是前三位代王都不簡單,劉仲正是七國之亂主力吳王劉濞之父,劉恆正是漢文帝,劉武則是在七國之亂中起關鍵作用的梁王。三處代國都城,分別是代(蔚縣)、中都(平遙)、晉陽(太原),代國疆域在劉仲之時尚且僅僅包括“趙北三郡”中的雁門、代,劉恆以後,為了增強平城之圍後的晉北防禦力,將太原郡與新設定襄郡併入代國(見下圖)。可以說,存續時間相對短暫的西漢代國,是代地在歷史上範圍最大的時期。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漢初代國

而西漢代國國都西移與東漢代郡郡治西移,則似乎共同預示著“代”地在漢唐之際由晉冀界線遷往晉省中線的趨勢。

北魏代京

北魏的前身代國,是西晉懷愍二帝先後冊封的代公國(310年)與代王國(315年),其轄境主要是拓跋力微遷居盛樂以來、拓跋猗盧時期的拓跋鮮卑駐牧地,大致是在雁門關以北,以見天的大同市、朔州市、呼和浩特市東部、烏蘭察布市轄境為主的地界,大致為陰山以南、黃河以東、雁門恆山以北、太行山以西的地域。

拓跋珪復建代國(386年)以及北魏建立(398年)並逐步擴張以後,原本的代王國轄境,逐步成為北魏的京畿、司州、代郡,古代地則先後被稱為東代郡(未詳考)與蔚州(535年)。由於魏都平城身兼國都、州治、代尹所在的身份,所以代地在北魏平城時代便是以大同市為核心的。可以說,以公元5世紀的北魏統治為界,古“代地”徹底完成了從“代”到“蔚”的名稱改變。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北魏代地與東代郡

孝文帝遷洛以後,代京所在的司州改名為恆州,代郡則於北齊時期被廢,代地之名中斷了小半個世紀,直至隋朝代州的出現。

隋唐代州

北朝時期的晉北忻州地區,有南北兩個州郡級行政中心,北邊的是曹魏時期遷治漢廣武縣(今代縣西)的雁門郡(220年遷治),南邊的則是位於漢末魏晉九原縣(今忻州市區)的肆州(446年建置)。

公元579年,北周滅齊之後省並北方州郡,將雁門郡廢掉,並將肆州州治北移至上館城(今代縣),這才開始了今址代縣城址的歷史。公元585年,隋朝將肆州改名為代州。隋唐兩朝,代州多次改回雁門郡之名,直至公元758年開始,方才穩定地以代州之名持續地出現在歷史時期。明清民初,代州只在行政區劃上,多次從“代州”降格為“代縣”,“代”字則始終沒有離開,直至今日,算是坐穩了“代”之名。

隋唐宋元明清,除了降格為代縣的時期以外,代州轄境基本上包括了滹沱河上游谷地與五臺山區,轄境囊括今日的代縣、繁峙縣、五臺縣、定襄縣、原平市,民國戰亂不斷,區劃屢變,建國以後,代縣便一直以一個方百里之縣的地位,處於忻縣地區、忻州地區、忻州市轄境之內,而不復歷史時期的”統縣“盛況了。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代州轄境

綜上,代地,在歷史時期,經歷了“蔚縣-陽高-大同-代縣”的變遷軌跡,其所轄境遇也經歷了“代郡-代國-代京-代州-代縣”的遷移盈縮,這一變遷盈縮,大體上發生在戰國-秦漢-魏晉-隋唐之間。以本文為例,可見,地名在歷史時空的遷移軌跡,實乃讀史者為了廓清相關史實時不容忽視的一個客觀現象

讀史輿地:從蔚縣到代縣——地名“代”的遷移流變

代地遷移圖

歷史地理向好書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