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他,是鳳凰評論員隊伍裡最嚴肅的一位。同事們曾經評價他是,一個不善表達自己的人,卻帶著敏銳的新聞感觸和積累述說天下風雲。今天,他踏上闊別已久的江北,說道:

“從這裡看到中國的一個發展方向。”

他,就是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何亮亮。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何亮亮,2001年1月加入鳳凰衛視,現在是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其因立論公正、言辭明快,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他告訴小北,1967年他第一次來到江北,當時是初中生的他,從上海坐火車到北京,在浦口要坐輪渡,那個時候的江北就是個鄉村。當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現在的發展。雖然這兩天也只是走馬觀花,但跟在這裡的“大咖”訪談交流後,對江北新區有了新的看法。

“就是一個字‘新’”

作為一個媒體人,他很喜歡比較。

在歷史過往和現代發展碰撞中,他說,江南江北他都來過很多次,南京是個很神奇的地方,不僅是六朝古都,還有民國曆史的更替,歷史人文的積澱給南京帶來無窮魅力。在歷史沉積的基礎上,南京發展的“新空間”的在哪裡?就在江北新區。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目前,正逢自貿區與國家級新區“雙區疊加”新機遇,新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加速國內外頂尖科研力量集聚,為創新而生。正是這樣的新時期,擁有了新的技術,所以產生了新的時代,江北新區用一種全新的面貌打造城市的發展,而這種全新的面貌是南京歷史上不可能產生的。

他說,新區才四歲,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經濟等元素都超過其他地方,兩城一中心的產業佈局,人才集聚產生的熱度,強烈吸引力帶來的強大影響力和輻射力,都無形中展示著新區的新形象。

“新”“先”“特”是新區的代名詞,先行先試,絕不是想到就能做到,厚積而薄發,這是新區給的答案,而未來,還有更新的期待。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這讓我是覺得既意外又不意外”


江北新區的芯片之城,它為什麼能夠這樣發展起來?這是何亮亮再次踏上江北土地拋出的疑惑,但很快他就有了答案。

他說,直到華為事件之後,公眾才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但四年前,新區就在做芯片,目前這也一直是新區主打的板塊,這不僅是對新區,對南京,對整個江蘇都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遠見方向尤為重要。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而敢於用這樣一片土地來“探索”的江北新區,一直在為創業者、投資者們提供著優質宜居的環境,高效便捷的服務,多面的新區用創新動能“書寫”著繽紛篇章,也在著力打造著融合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南京新主城。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他說,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加上“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三大國家戰略在新區的疊加,成為新區發展新機遇,

新區不僅能夠輻射到整個蘇北,其他地區也在無形中同步發展。

無論是創新科技,還是輻射周邊,乃至於未來城市的發展,都在江北新區體現出來。何亮亮說,江北新區讓我覺得意外又不意外,所謂意外是因為我以前僅憑報道來認識江北新區,當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深入瞭解後,才切實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和速度,也就不這麼意外了。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從這裡看到中國的一個發展方向”

江北新區自貿區批覆已經快3個月了,自貿區作為醫療健康領域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通過引進國外優秀醫療機構,把國外先進技術和最好的醫生引入國內,不斷提升著醫藥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南京片區也不例外。新區建設“基因之城”,搶抓新興產業風口,醫療健康產業是重點。

闊別N年,何亮亮重返江北

談及新區的產業規劃,何亮亮說,江北新區致力於建設“基因之城”“芯片之城”“新金融中心”,基因之城相對是人體的生命健康,芯片之城對應的則是信息科技,一人一物相結合,還有新金融的支持,最近國家在研究區塊鏈,新區在這方面也有良好的基礎。三板塊相結合,協同發展達到效益最大化,可以說,從這裡看到中國的一個發展方向。

對於未來,他說:“新聞人能抓新聞點,我覺得我有興趣以後還將追蹤江北新區的發展,雖然香港和江北新區的距離有點遠,但我還是可以隨時關注的。”

(素材來源/江北新區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