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北川:白草路、白草河、白草番

北川新縣城有一條街道叫白草路,以白草命名,考慮的不僅僅是人們熟悉的白草河,實際上,白草曾經是北川以及平武縣羌族聚居區的代稱。

北川新縣城“白草路”解析

北川新縣城的街道名稱中,很多都跟羌族有關,白草路便是其中的一個。

提到白草路,北川人馬上會想到這個名稱是來源於白草河。在北川境內,除了發源於松潘境內、在禹裡與青片河匯為湔江的白草河,北川白坭鄉境內還有一條小河,也叫白草河,當地人稱為小白草河。但新縣城以白草命名街道的時候,考慮的不僅僅是人們熟悉的河流名字,實際上,白草曾是北川以及平武縣羌族聚居區的代稱,所以白草路還有更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發源於松潘大山的白草河,流經北川片口、小壩、開坪,在禹裡與青片河匯合,成為湔江(右上側便是白草河,下方為湔江)

1

宋代的“白草寨”

雖然現在北川境內才有白草之名,但在官方文書中,白草最早卻是龍州(平武)的地名。

平武縣位於川甘交界處,有陰平古道,是甘肅進入四川的重要通道。三國時,魏國大將鄧艾率軍偷渡陰平,經平武進入成都平原,出其不意滅了劉禪的蜀漢政權。

南宋後期,蒙古軍南下之勢咄咄逼人。因有前車之鑑,南宋朝廷為了防止蒙古軍經由陰平古道入蜀,於1226年在今平武縣設置了龍州三寨長官司,給予其長官王行儉子孫世襲的特權,以便調動其守土的積極性。

龍州三寨,指白馬寨、木瓜寨和白草寨。白草之名自此載入官方檔案文書中。龍州三寨,大體是以白馬、藏族、羌族的族群來劃分的,白馬、木瓜一直屬龍州(平武),白草寨包括今平武縣平通河流域,以及北川關外的桂溪、貫嶺、都壩、陳家壩四個鄉鎮和曲山、擂鼓的部分地方。

1435年,擔任龍州宣撫司僉事的王行儉後世子孫王璽,借上京朝貢之機,奏請朝廷修建廟宇收藏佛教經書。其後耗盡家財歷時20年,建成了規模宏大的報恩寺。

2

明代的“白草番地”

明代初年,在龍州設置宣撫司,由原薛姓土司擔任宣撫使,隨明朝大軍入川時立了功的軍官李仁廣擔任副使,原王姓土司擔任僉事。前朝“龍州三寨”的範圍劃分基本未變,但名稱演變成了三個“番地”,即白馬番地、木瓜番地、白草番地,由三姓土司分別管理。

“白草番地”由李姓土司負責管理,其範圍與宋代的白草寨大致相當。明代沿用了“白草”這個地名,但與前代不同的是,明代的“白草番地”,不僅指今平武縣南部和北川關外的羌族聚居地,還包括北川關內的部分地區。《明史》就有記載,說“東路生羌,白草最強,上下凡十八寨”。所謂東路,是就松潘而言,從今都江堰至松潘的道路叫松潘南路,明代由龍州薛土司奉命開闢了從江油經平武縣到松潘的道路,被稱為松潘東路,經北川連接南路、東路的道路叫小東路。《明史》這句話說的東路,指的是小東路所經過的北川、平武一帶。

所謂“上下十八寨”,對照其他文獻記載,所指範圍包括今北川縣小壩、桃龍、片口三個鄉鎮,以及馬槽、白什、青片、禹裡四個鄉鎮的部分村寨。《明史》“東路生羌,白草最強”的這句話,是把上述地方都看成“白草番地”了。

片口一帶在明代白草羌“上下十八寨”中最具實力。幾十年前這裡還有大量碉樓,可惜已被拆毀殆盡。

北川關內地區除了“上下十八寨”,還剩下6個鄉鎮,即禹裡、墩上、漩坪、白坭和開坪、壩底。前4個鄉鎮,明代初年就被列為石泉縣直接管轄區,享受漢區的待遇;後2個鄉,明初按照朝廷指示,分別設置了艾林土司和壩底土司進行管理。所以,這6個鄉鎮都不在“白草番地”範圍內。但到了明代後期,由於受到龍州改土歸流影響,開坪、壩底這2個土司管理的地方也成了“白草番地”。

片口鄉民俗活動

龍州改土歸流起因於土司作亂。1565年,龍州木瓜土司薛兆乾因與白草土司李蕃不和,將其毆打致死,後又脅迫白馬土司王華一起對抗官軍,見王華不從,又將其全家殺害。隨後聚集平武和北川關外的白草羌數千人分別據守各關隘,阻斷官軍糧道。

在與官軍作戰失利後,薛兆乾向北川關內的“上下十八寨”求救。“上下十八寨”本來具有極強的戰鬥力,常常令與之對壘的官軍膽寒,但因十幾年前剛剛遭受了官軍的毀滅性打擊,此時沒有一個寨子敢去助力薛兆乾。

第二年,朝廷平息叛亂後,將薛兆乾及其同謀28人以叛亂罪斬殺,並乘機在龍州改土歸流。將原來的土司領地大部分劃歸新設的龍安府直接管轄,只留下一些邊遠地方仍由土司管理。

鑑於三個在職土司都已不在人世,新任土司就從他們的家族中遴選。李姓土司的族人李世選,因為十幾年前在平定“白草番亂”軍事行動中立了功,成為新任白草土司。但其家族原先的領地已全部劃歸龍安府了,就讓他遷治到今北川開坪。開坪的艾林土司本姓任,此時官方以撫番不力為由,取消其土司資格,由李世選取代。李世選到開坪任職後,石泉(北川)縣習慣稱他為艾林土司,但他在開坪的領地卻沿用了原來的名字,叫“白草番地”。

龍州的李姓土司是朝廷認可的五品官員,李世選只有個六品“土通判”的職銜,雖被降低了級別,但比起一般的七品知縣來,地位還是要高一些。所以到任後,所管理的範圍不僅僅是原來艾林土司的領地,還包括了壩底一帶,壩底土司成了他的下屬。李土司的管理範圍擴大了,今壩底鄉轄區也和開坪一樣,被稱為“白草番地”。

綜上所述,明代除了石泉縣直接管理的今禹裡、墩上、漩坪、白坭幾個鄉鎮,其餘大部分地方都先後被稱為“白草番地”。

3

清代的“白草番地”

自明代後期起,官軍在與白草羌的對抗中逐漸取得優勢,“白草番地”的概念也隨之發生變化。

1547年,松潘總兵何卿和四川巡撫張時徹動用兵力三萬七千人,對僅有一萬多人口的白草羌“上下十八寨”進行圍攻,羌寨地方勢力受到沉重打擊。此後,又繼續添修城堡,加強軍事威懾。1578年,迫於官軍強大壓力,“上下十八寨”表示願意歸順石泉縣。鑑於當時實際情況,地方政府還無法對這一區域進行直接管理,於是在各寨選立官方認可的頭人,讓他們自行管理。

到清代,“上下十八寨”演變成為“石泉番寨”,仍實行自治政策,直到1911年才劃歸石泉縣衙直接管理。

在300多年的歷史演進中,“白草番地”的稱謂在這一區域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規範稱號叫“石泉番寨”。

明代後期,開坪、壩底一直維持著李姓土司管理“白草番地”的格局。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佔北京,建立大順政權。李土司急忙趕去北京認宗,不幸行至潼關就被進軍中原的清軍抓獲。清軍入主石泉縣後,李土司雖保住了世襲特權,但不再有“土通判”的頭銜,貶職成了和壩底土司一樣的小土司,其管轄範圍也退回到開坪一帶,在今北川境內被稱為“白草番地”的,就只剩下開坪一鄉了。

1703年,壩底唐德俊繼任土司後,不理民事,羌民有糾紛只好到石泉縣衙去打官司。知縣朱戴震核實情況後上奏朝廷,將艾林、壩底土司一併裁撤。自此,“白草番地”的稱呼便在官方文書中消失。

2008年5·12汶川特地震後重建期間,在北川壩底挖掘出一座石棺墓,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壩底土司的墓葬

清代,當“白草番”這個名字逐漸淡化的時候,青片河流域靠近茂州的部分羌寨,卻因“兇悍自擅”,於1663年受到松潘總兵何德成的軍事打擊。“青片番”隨之成為對北川境內羌寨的另一個響亮稱謂。

4

“白草番地”的居民是羌族

明代,“白草番地”包括大部分北川境域(2008年地震前轄區),其地居民是羌族,也幾乎是當時官方的一致看法。

1371年,明朝大軍平定四川。隨明軍進入龍州的甘肅籍軍官李仁廣因提供糧餉有功,被賜予土司特權,“領兵五百,世守白草番地”。《四川通志》說他性情剛直,擅長騎馬射箭,“羌戎貼服”。也就是說,他所統治的“白草番地”的居民是“羌戎”。1430年,龍州土司薛忠義在今平武縣城修築磚牆,並把新建的西面城樓取名為“鎮羌樓”,寄震懾羌人之意。可見在龍州土司眼裡,位於龍州西南部的今平武和北川關外的“白草番地”的居民就是羌族。1547年,官軍征伐“上下十八寨”後,在屬於“白草番地”的今都壩鄉皇帝廟村修建了一座城堡,取名叫“伏羌堡(讀音pù)”,也帶有一個“羌”字。

都壩鄉皇帝廟村的文物保護碑

在北川關內地區,《明史》說“東路生羌,白草最強,上下凡十八寨”,就明確了“白草番地”中“上下十八寨”的民族屬性是“羌”。在今開坪鄉永安村的永平堡(讀音pù)中城後方,立有“何公生詞碑”,碑文稱頌何卿“驅數萬之兵深入羌地”,也視“上下十八寨”為羌族聚居地。明朝末年,著名學者顧炎武所著《萬曆武功錄》中有一篇叫《白草風村野豬窩諸羌列傳》,記載了官軍征服“上下十八寨”的過程。文章標題就肯定了白草、風村、野豬窩等寨是羌族。白草,指今白草河上游的片口一帶;風村,是青片河上游的寨子;野豬窩,在今小壩。這幾個是當時有實力的代表性寨子,同屬“上下十八寨”。

明末顧炎武《萬曆武功錄》書頁

北川東南部、西北部,明代都屬“白草番地”,唯有中部的禹裡、墩上、漩坪、白坭,因為明代初年就成為石泉縣衙的直接管轄區,也就不在“白草番地”範圍內。但這些被“番地”包圍的地方,不可能都住著漢人。和“白草番地”的區別在於,這些地方因距離石泉縣城較近,或者處於交通沿線,自北宋末年從茂州劃歸綿州管轄後,更容易受到漢文化影響。在歷經三百年以後,明代地方政府已有能力對他們進行直接管理了。他們被登記進地方政府的戶口冊子成為“編民”,並不等於就由羌族變成了漢族。

綜上所述,“白草”,不僅僅是北川重要河流的名字,還曾是北川羌地、羌族的稱謂。弄清了這一點,我們在北川新縣城看到“白草路”路牌時,就會明白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