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黄河的北岸,河南东北部地区,有一个与开封兰考相邻的县,它叫封丘。

“丘”是废虚、坟墓的意思,商丘、沈丘的“丘”同样也是表达这个意思。

封丘的是姜封父的坟墓的意思,在部落联盟时期,炎帝的后裔叫封父。

根据《唐宰相世系表》记载,在巨鹿之战时期,羌族的部落首领叫姜钜,帮助了黄帝大败蚩尤,后来夏启建立夏朝,姜钜的后人姜封父,被封为诸侯,称为封父侯国,世代繁衍到商代。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历史悠久的封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商代灭亡,周朝建立,封父的后世子孙被称为殷商的顽民,变为奴隶,被强行迁到山东地区,这里又成为周武王弟弟康叔的封地。

春秋时期,这里战乱频繁先是卫国的封地,后来又归于韩国,但是宋国和韩国在今天的荆隆宫乡桑园村一带,打了一场,这就是著名的黄池之战,宋国将黄池夺取,封丘大部开始属于宋国。

一直延续到秦朝的建立。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翟母赠饭

封丘县的建制,得益于刘邦,秦二世时期,胡亥三年(公元前207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后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击败于延乡(即是封丘县城内),饥饿难耐,遇好心人翟母,赠饭解危,饭后刘邦突围向西逃跑,才得免于难。

西汉建立后,刘邦为感翟母危难时刻的相救,可惜翟母已经去世,于是将延乡建制改为封丘县,不久又在封丘县东南部置平丘县。

一直到北宋,封丘大部都属陈留郡(今开封祥符区)。

宋代,属京畿路开封府。

金朝时期归南京路开封府。

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明属河南布政使司开封府。清因明制。“

民国”时归河南豫北道,1949年归平原省濮阳专署。

1954年区划归新乡市,至今。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陈桥驿

封丘陈桥驿与开封原本都在黄河南岸,长期属于陈留郡的管辖之下,但,黄河长年水患,数次改道,导致陈桥驿与开封彻底“分家”,如今,一个在黄河北岸,一个在黄河南岸。

北宋时期,赵匡胤定都开封后,陈桥驿成为北上燕赵的必经之路,分东西两条,东线开封经陈桥、长垣、濮阳、邯郸大名、沧州河间到达保定一带;西线开封经陈桥、安阳滑县、相州、衡水到达雄州。

陈桥驿是一个重要的道路交汇点,宋在此地设立“陈桥门”。

这样就形成了“南镇北驿”的说法,即“南有朱仙镇,北有陈桥驿”,当年陈桥驿渡口军事信使来来往往,商贾成群结队,商船来回穿梭,码头大量货物堆积;陈桥逐渐形成集市,店铺林立,灯火通明……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陈桥驿兵变

公元960年,有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后周,宰相范质吓坏了,未辨真伪赶紧建议年仅8岁的周恭帝柴宗训,派时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率军北上抵御强敌敌。

其实,这些假消息是赵匡胤串通赵普等进行密谋策划的,目的是发动兵变。

大军过了黄河后,众人将事先缝制好的黄袍,披在佯装喝醉酒的赵匡胤身上,大喊“万岁”,拥其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班师回京,胁迫周恭帝柴宗训禅位。

陈桥驿兵变,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不流血王朝更替先例,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河南这个县有来头,原本属于开封,黄河改道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封丘县油菜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