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纯粹后天意识是意识从其存在之源(心)中跌落出来时首次形成的对一个所谓“我”的觉知和认同,表现为一种没有内容的纯粹的意,在与任何对象产生关联的待发点上,也就是底层系统还原的对象。它的特点在于已然产生了一种混沌的反思能力,开始对“我”的存在有一种天然的惊愕与感知,且由于其刚刚成型的这种独立性,它有一种向外扩展与探索的本能欲望,在一方面连带着先天本我意识的源能时,也同时似乎是刻意地遗忘与摆脱着这种源初的同一性而走向以“我”为起始点的分离,用向外探寻实在性的方式来填补模糊的、被从存在中拉开了一个罅隙而意欲用内容进行填充,“意”在其源初发生这一点上的存在状态,谓之一种“意向姿态”。“意向姿态是这样一种策略,它把一个实体(人、动物、人造物、其他任何东西)当做似乎是以自己的‘信念’与‘愿望’来统率其‘行动选择’的理性能动体。”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虽然意向姿态也尚未产生具体的内容——这一点似乎与先天本我意识雷同,但从其本质而言极其不同,可以说,意向姿态是后天自我意识的纯粹部分,是容纳与认识一切后天内容的原始基点,是面向探察与感知后天内容的原始欲望,它虽然暂时没有因为意向之具体发用而连带任何内容,但却产生了与一切可能具体内容之间的张力——这股张力强度之大,甚至在其无有任何内容时反而蕴含着最容易爆裂的危险——哪怕它面向着“无内容”这个内容,都是处在以一念压服万念的状态之中,一旦被压服的内容因占据意向的动力与空间而以更强大的动能从这种僵持中反转,那种看似没有任何指向的静止状态将迎来它全面崩溃的时刻,各种各样的意向之物会如同从被开封的潘多拉魔盒中蹦出的惊吓一样瞬间拥嚷着一同涌出,试图用占据注意力的方式表现自身,呈现出一种深刻的分裂状,而此时后天意识之纯粹部分将要么作为一种过气的状态而不复存在,要么将以“无”为内容继续行它的压制之能事,将这样的乱局盲目地进行压制(这一点很像超我的作为,或者就是超我的衍化之物),而最终以为像是控制了局面一样。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后天意识对其自身的控制与压制并不异于对自身的阉割与戕害,并在本来作为整体生命状态的自我之中沉淀出出自“我”这个主体部分之外的超我和被压制的本我(那些未能充分释放的力比多之诸种形态),强化了生命本身的分裂。从这个角度而言,后天意识中的纯粹部分与先天本我意识的主要区分在于: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首先,先天意识只是觉察,不用力,而纯粹后天意识则时刻动用着其自身强力。在这一点上,哪怕是发现潜意识的弗洛伊德本人之初衷也最终指向潜意识的意识化并最终令一切生命状态找到其整合的状态。“弗洛伊德探究潜意识力量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将这些力量带进意识中。正如他反复说的,精神分析的目标是使潜意识变成意识;扩大意识的范围;帮助个体觉察潜意识倾向(这种潜意识倾向就像掌握了轮船甲板以下反抗力量的水手一样驱使着自我);并因此帮助个体有意识地指引自己的轮船。……而成为一个人指的就是这种增强了的我(I-ness)的体验,即我这个行动中的个体,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体。”这个增强的我(I-ness)即为不断清晰且自身摄受力不断增强的先天意识,而非以追求自我彰显为初衷而事实上抵触一切“非我”的后天意识之纯粹部分——想要纯粹的欲望愈是强烈,排他的力量就越是强大,对于先天意识之遮蔽就越是严重。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最为严重的后果是,相较于先天意识之在场(正因为可以无条件尊重、接纳并同情一切生命状态,因而这些生命状态获得了一种因释放其能量而得以回归生命本真领域的契机,即还原并抖落其一切存在形态而回归存在本身并获得宁静),后天意识的纯粹部分因为始终在场的一个“我执”之基点,任何时候都因排外而事实上加强了抵触的力量,且这种循环愈演愈烈,最终可能爆发为严重的精神分裂。这正是很多生命陷阱之根源,越是不加觉察地想要以自我证明为引领去排除旁的一切可能性,就越是在效果上遍尝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苦果,事实证明,我们往往选择用自以为对的方式、错误地以他者为对象证明着自己的错误,从根本上而言,从先天意识的角度出发,只有生命存在状态本身,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一切只有相对与暂存的意义),正因为后天意识之纯粹部分仍然以含蓄的方式存在着强烈的对错观,才造成了它与同样作为存在状态的诸形态之分歧与对立。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其次,先天意识可以感受并接纳一切呈现于意向中的具体事物(包括感受和观念等),而后天意识则对其有拣择和分辨。“当我们人类有心灵者,从我们那独一无二的优越视角,对其他实体采取意向姿态这一特别的招数时,我们就是在将自己的方式强加于它们,并由此冒着给我们试图理解的系统引入过多明晰性、过多内容上的条分缕析,亦即过多组织性的危险。我们也冒着把人类自己心灵组织的特定类型过多地引入我们关于这些更简单系统的模型中的危险。其实,我们的需求,进而愿望、心理活动、心理资源等并不都是为这些更简单的心灵候选者所共有的。”因此很难说后天意识之纯粹部分就具有绝对真理性,事实上,绝对真理观并不存在,而恰恰先天意识之无有任何拣择的自然失控状态中蕴含着一切宇宙人生真相的可能性及其规律。这一点,越是认为能掌控一切且加诸不实之条框的心灵越是不能理解,一切有形态之物连同它们形式上的“天花板”都能在先天意识的涤荡中成为被遗忘的对象,同时,更多深刻的体悟会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自然显现于一颗柔软且无限敞开的心灵之中。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一旦有了拣择,就同时显现出纯粹后天意识的一种强烈控制欲。“你的脑那具有惊人能力的惊人状态的组织是怎么得来的呢?答案是一样的:脑是一种人造物,它所获得的意向性来自其各部分所拥有的意向性,而这些部分的意向性又来自于它们作为更大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这个更大系统的运作中扮演的角色;换句话说,就是从它们的创造者的意图得到意向性的。这个创造者不是别的,就是大自然,亦即人们所说的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后天意识在自身的疆域内不论如何以后退且还原的姿态显现且显得可以统摄较低层级的对象物,然而,终归连自己,也是从根源而言从自然里跌落出来的一个“角色”,是属于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因此,一方面它以极低调的态度所呈现出的原初性并不真正具有力量,另一方面它指向对象的控制欲也为其带来了恐惧的心理体验。正如我们常在神经症患者身上看到的“心智至上”的倾向性——

心智最终取代真我而对情感、身体甚至是真我本身都构成了一种压迫,如此一来,生命本身已然不是灵动的存在,而成为自身画地为牢的角力场。

后天意识遮蔽先天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