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巷戰中最實用的武器是什麼?為何捕快都愛用鐵尺?

我們都都知道捕快用的武器是一根長長的鐵條,他們自稱為鐵尺。為何他們都喜歡用這種武器呢?

鐵尺最早發源於鐧,鐧是一種短兵器,方形有四稜,連柄長約四尺,因為形狀象簡因此稱之為“鐧”。鐧沒有刃,每隔六七寸有節者,稱之為竹節鐧;通體平直的,稱為方稜鐧。鐧在早期是用在戰場上的,這是一種短兵武器,歷史上知名的使鐧大將都是上馬提刀,鐧藏腰間,一旦需要進行下馬步戰巷戰的時候就會拔出鐧來使用以防不時之需。

為何武將不選擇佩劍而配鐧呢?這個主要是跟當時的冶煉技術有關,在古代無法煉製鋼鐵,所有鐵器都含碳量非常高的生鐵,這種鐵很脆,容易折斷,尤其是打造成刀劍這種刃薄的武器,一個不小心就斷了,比如對方拿的是類似關羽那種拿大刀砍下來的,普通刀劍去抵擋的話很可能就會直接被砍斷,歷史上關羽就曾多次連人帶刀把對方劈成兩半的,而鐧就不同了,鐧這種武器雖然屬於鈍器,但是全身上下無短板,對付各種武器都不怎麼吃虧,25mm以上的一根鐵棍,不是想劈斷就能劈斷的。武將們腰藏短鐧就是為了防止突遭偷襲,措手不及的時候,能夠可以有那麼一件兵器來阻擋對方兵器,這種武器肯定是要越靈活越好的。比如,顏良如何能夠腰懸一口鐧,那麼在關羽偷襲的時候他就可以迅速拔出來阻擊,而不是人頭賣地了。

捕快愛使用鐧除了這種武器更實用之外還有另外的緣故,那就是捕快更多的時候是為了擒拿對手,他們在追捕犯人時當街打鬥不同於戰場殺敵,用這種武器來跟人對打不怕傷人賠命,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打。狹路相逢勇者勝,兩人打架如果實力處於伯仲之間,那麼越大膽越敢打的那個肯定可以獲勝。

拿鐧當兵器的時候還有一個好處拿就是防止被誤傷。俗話說得好,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這捕快也只是尋常人物,他們往往會碰到武功比自己高得多的高手,這時候武器被奪也是很尋常可見的,比如武松在獅子樓大戰西門慶的時候武松的刀就被西門慶給踢掉了。傷人不成武器反而被他人所搶遭殃的就會成自己了。假如鐵棍被人搶走了,那麼挨別人幾個鐵棍,只要不打到腦袋大部分不會受重傷。而要是尖器被對方搶走反過來給你一刀子,你白死了。所以呢,最實用的東西就是大家最愛用的東西,捕快最趁手的武器就是最好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