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紅色學堂

以餘姚梁弄為中心的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舊址群主要由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浙東抗日軍政幹校舊址、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新浙東報》報社舊址、浙東銀行舊址、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軍史陳列館、譚啟龍同志舊居、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舊址和正蒙學堂舊址組成,創造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抗日救國、拯救民族危難的光輝歷史。

1943年4月,隨著姚南重鎮梁弄鎮的收復,中共浙東區委遷址梁弄鎮橫坎頭村。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人民政府率先在原浙東區委舊址建立了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1992年正式定名為“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浙東行政公署舊址在橫坎頭村上新屋,原系橫坎頭村黃氏家族的一座民居大院,始建於1888年,佔地2640平方米。2005年初,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投入了大量精力財力,完成了居民搬遷、房屋整修、文物資料收集、陳列布展等工作,次年5月1日對外開放,是全國革命遺址中保護最好、最完整的建築物之一。

浙東抗日軍政幹校建立於1944年10月,是在原新四軍教導大隊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和延安的“抗大”屬同一種模式,與浙東行政公署在同一個三合大院。軍政幹校為浙東部隊和地方培養和輸送了一批黨政軍幹部。幹校舊址內現有部隊辦公室、總務處、食堂灶間和教室等佈置。

2005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2006年5月,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 顧嘉懿 通訊員 鄭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