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我去过的大学:湖南工业大学

我去过的大学:湖南工业大学

我所知道的湖南工业大学分享与你:

一、湖南工业大学简称湖工大、湖南工大,她在中国●湖南●株洲。

二、湖南工业大学具体在湖南省株洲市文化路。途经附近的公共交通有:7路、t7路。

三、校园简要描述:坐落于中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湖南省株洲市,学科设置涵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校官网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共有2个校区,即:河西校区(湖南工业大学新校区)和河东校区(原工学院校区),占地面积3853.7亩,馆藏图书242.5余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1亿元;共有全日制学生3119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70人;共有教职员工2370人,专任教师1822人;设有 22 个教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开办7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授权领域。

四、株洲古称建宁,后又名槠洲,最早见于南宋人文集。“株”字可能取自株田之“株”。株洲、株田相距数里,五代时株田已较著名。“洲”字取自古人以湘水两岸为 洲之“洲”。联缀而成地名。一说因地多槠木,且“槠”、“株”同音,故又名“槠洲”。自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株洲后,株洲之名沿用至今。远古时期,株洲地区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炎陵县鹿原陂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据考古发现,在株洲县漂沙井黄霞垅磨山有6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叠在其上的4000多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在株洲交汇使株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株洲是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部分。

五、今世前缘:

(一)曾经的辉煌

株洲工学院

1979年株洲基础大学创建。

1985年株洲基础大学更名为株洲大学。

1986年在原株洲大学的基础上筹建中国包装工程学院(本科)。

1987年筹建中国包装工程学院,隶属于中国包装总公司。

1989年“中国包装工程学院(筹)”正式定名为“株洲工学院”。

湖南城市建设学校

1984年株洲市城建电视中专创建。

1988年更名为株洲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中专。

1992年更名为湖南城市建设学校。

湖南省财会学校

1980年株洲市财政会计学校创建。

1986年更名湖南省财会学校。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1959年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开始筹建。

1960年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正式创建,隶属于冶金工业部。

1961年长沙有色冶金学院147名学生转入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编为三个大专班。

1962年株洲有色金属工业学校更名为株洲有色金属学校。

1969年株洲有色金属学校下放由湖南省冶金局主办,601厂管理。

1971年株洲有色金属学校复办,更名为株洲粉末冶金学校。

1978年株洲有色金属学校更名为株洲冶金工业学校。

1998年湖南冶金职工大学(1998年创建)并入株洲冶金工业学校,升格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更名为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9年株洲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

1973年成立株洲市教师辅导站。

1978年更名为株洲市教师进修学院。

1990年升格为株洲教育学院。

1997年株洲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株洲教育学院。

1999年株洲教育学院更名为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株洲师范学校

1958年株洲师范学校开始创建。

1959年被列为湖南省属三十二所中等师范学校之一。

1978年恢复招生并开办大专班。

1999年并入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新篇章

2001年湖南工业大学获批举办独立学院,并成立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2002年湖南工业大学合并原湖南城市建设学院,并作为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的校园(南院),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开始独立运作。

2003年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合并为基础,筹建湖南工业大学。

2004年合并原湖南省财会学校。

2006年株洲工学院、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湖南工业大学。

2015年与中车株洲研究所联合成立湖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2018年10月,学校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六、校训:厚德博学 和而不同

七、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印刷工程等是特色专业(国家级)。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