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我的父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他们的那个时代,正是忙时种田,闲时修水利的时代。

父亲和母亲虽不在一个村,但在青年时期,都分别参加了本县修水库工程。

说起那段历史。父母直叹辛苦:每天朦朦亮就出去,晚上杀黑才回来,驻扎几个月,有天歇工,才发现来时工地旁那些树木还是青枝绿叶的,这几个月下来,树叶都黄了,中间过程都没有看见……

那个时候国家底子薄,这些大型工程全靠人工挑抬,农民们十分辛苦。但辛苦归辛苦。父母们也很能理解:基础设施要搞好,我们辛苦一点,把水库修好,后头种田就不会那么忧水了。

我问父母:"那从前没有这么大的水库,乡里种田哪里来的水?"

父母回我:"靠那些堰塘啊,没修水库和沟渠之前,还要用渡槽和水车,一到用水时节,全家老小都要出动。县上号召修的水库沟渠,虽然苦一点,但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水库修好后,大大减轻了用水困难,浇溉的田地也多些了,收的谷子自然就多些了,养活的人也就多些了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父母那辈修的水库今天还在出力,我有一个同学如今还在湘北这个水库上班,这个水库不仅供着山下那千亩田地,还上马了净水设施,向千家万户提供自来水。

因此,我们如果沉到生活实践中,才会发现,建国之初那些不惜民力的艰苦工程中,藏着当政者的一片苦心

同样有此远见的,还有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君主。

郑国渠的修建,就是秦王赢政主政时的一项壮举。

郑国渠的修建动念,源于一场阴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郑国本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中原小国的名称。但战国时期,韩国有个水工,也叫作郑国。《天下第一渠》的作者白描先生担忧人们把二者弄混了。

其实白先生的担忧是多余的,只要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会知道,郑国渠是一个叫郑国的人主持修建的。因为这条渠,实在是太有名了,是历史中不容忽视的存在。

历史课本上只是粗略地介绍了一下这项伟大工程。

其实修建郑国渠的动念,起源于一个阴谋。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由于地理位置与综合国力的原因,屡遭列强欺凌,在秦、齐的夹缝中苟活。眼看强秦崛起,对弱小的韩国形成了威胁。韩桓惠王想出了一条疲秦之计:以治泾为名,鼓动秦国上马一项水利大工程,让其举全国之力,役全国之劳,花长时间修建,从而拖住强秦,使它无力东顾。

韩桓惠王的谋划颇具现实基础,韩国疆土狭长,跨黄河南北,治水方面有丰富经验。而秦所踞关中,有许多盐碱地,设若从泾水引水灌田,淤田压碱,可以一举改变关中土壤成分,变贫壤为沃土!

韩国派出的熟练水工郑国向赢政陈说利害:如果工程能行,旱土得以灌溉,关中变成粮仓,秦国何愁不富?六国何愁不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秦王定音:郑国为引泾总管,调十万民夫、十万军工,工期五年,并令王翦、公子龙协办。

然而,接受任命的郑国修渠进入了本职角色,面对他的工程,他最终没有故意拖延,更没有主动破坏,他的心,悄悄偏向了万民。

《史记》中对此事有九个字的记载:

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

郑国的间谍身份是如何泄露的?,也许是韩桓惠王临死之前,告知了下一任国王。继任韩王安并没有保守这个秘密,于是郑国渠开建七八年后,郑国被拿问。

对于此次问罪,郑国说出了横亘心中已久的话:

始臣之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

作为有良知的巨匠,郑国也许在心中向韩桓惠王默祷:"大王,郑国是韩国的罪臣,却不愿做历史的罪人!臣一水工,尚可为者,唯尽善工事,造福苍生。"

郑国渠对关中农业发展的推动

始皇不愧为一代雄主,听完郑国发自肺腑的辩白之后,他做出一个艰难而又正确的选择:留下郑国——"秦以为然,卒使就渠。"后面秦统一六国以后,还以郑国的名字命名此渠。

正如我在引文里说的,一项水利工程的建成,于当时而言,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建成后,受益的是被灌溉的沿途田地及土地上的人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郑国渠更是如此。

郑国渠首起瓠口,傍北山东行入洛,共一百五十余公里,其渠道以南地势相对低洼、泾、渭、清、浊、洛诸水在此汇渚,形成面积广大的湖泊沼泽地区。

著名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在《古代关中一文中曾指出:

郑国渠所经过的地区本是一片盐碱土地,是不适于种植农作物的。由于郑国渠的开凿成功,盐碱土地得到渠水的冲刷,过去荒芜的原野变成稼禾茂盛的沃土。

白描先生经过考据比较后认为:郑国渠凿成之后,其最大灌溉面积达到四万余顷是有可能的。他引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感慨道: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继郑国渠以后,汉朝依傍它,又补充修建了六辅渠,改造修建了白渠。这些大规模的水利修建工程,使得关中农业发展迅速。《汉书·沟洫志》说:"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班固在《西都赋》中有云:"郑白之沃,衣食之源。"这些记载都充分表明了郑国及其后来者修建的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它们,让关中变得沃野千里,人们丰衣足食。

郑国以及郑国渠,当真是造福苍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郑国渠与陕西文化

白描先生在《天下第一渠》写道:

人类学家认为,整个人类文明可以说都是伴随着农业而生。

泾河流域是先周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许多重大秘密,都包含在先周农耕文化的"遗传密码"之中。钱穆先生曾解读过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

农村人好言一养字,耕稼工作之本身便是一养,因此农村人看人生,一切需赖养……大展雄是对人心内在之德性,无不求能养。

白描先生出生关中,他以及他的乡人得益于渠水,作养于天地。

白摸黑先生饱含深情地记叙:关中盛产小麦,关中人也喜吃面。他们讲究原汤化原食,吃面要喝面汤。大口吃面,大口喝汤,大声吼秦腔,这就是关中人的豪爽,这就是老秦人的风采。面筋道,人硬气。

白描先生讲起自己的父亲,地道关中农民汉子:他们身上有一种精神的光焰,胸腔着藏着深沉的情怀。他们多尚礼规、守信用、重名节,是一群通达又刚硬的铮铮汉子。

作者家乡泾阳,名人辈出。前有明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李世达,左宗棠恩师徐法绩,近有民国文人、政治家于右任、吴宓、冯润璋、李若冰、雷抒雁、马林帆、冯日乾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观郑国渠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滋养

在我看来。写就《天下第一渠》的白描先生,本身也是家乡的骄傲.他身为著名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对自己的成就只字不提,只在这本书中寄托了对家乡的一片切切之情。他的这份谦卑,也许正是源于郑国渠的历史灌溉、源于关中文化中的内敛实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