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新艳秋:被称学程派第一人,痴迷程派却没有拜师,梨园的凄美传奇

她被称为学程第一人,曾在舞台上一时风光无两,却一生命运多舛,甚至两度身陷囹圄。这一切,全因与程派的不解之缘。她从15岁起学习程派,到98岁驾鹤西行,用一生演绎了一位伶人与一个京剧流派不离不弃的凄美传奇。

上世纪20年代初,程砚秋在罗瘿公的全力栽培下,开始走红京沪京剧舞台。小程砚秋6岁的梆子演员新艳秋看了程砚秋的演出后,便深陷其中。几度拜师遭拒后,便开始“偷戏”,这是梨园界大忌,但新艳秋已不能自拔。

几年后,她学唱程砚秋的戏几可乱真。新艳秋的演唱清新雅丽,立音张弛有度,胸腔和脑后音共鸣极好,讲究声、字、情的统一,把程腔若断若续、柔中寓刚的意蕴表达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大气脱俗,身段如风摆荷叶,扮相灵秀端庄,无一丝烟火气。

新艳秋于程派艺术之天分,在程派传人中绝无仅有,其刻苦和用心更令人敬佩。为了学得程派艺术真谛,她在戏剧大家齐如山撮合下,先拜梅兰芳为师,再拜于“通天教主”王瑶卿门下。王、梅二人都是程砚秋的师父,说来新艳秋与程砚秋为同门弟子,但她始终说自己是程派。

她一生成就仅程砚秋先生能出其右,程夫人果素瑛评价说:“程派的弟子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他们加起来也不如一个没有拜师的新艳秋。”

新艳秋:被称学程派第一人,痴迷程派却没有拜师,梨园的凄美传奇

青年时代的新艳秋

梨园界都传说新艳秋挖墙脚自行组班与程砚秋唱对台戏的事,她自己也承认,并为此“一直感到内疚”。痴迷于程派却拜师不成,只是因为程砚秋为避瓜田李下之嫌,发誓终生不收女弟子。她当时的纠结与痛苦,外人如何能理解!新艳秋坚守程派艺术80多年,她行腔吐字、举手投足,力求再现程砚秋舞台风范,以此表达对程派艺术的忠诚。1954年,新艳秋与程砚秋最后一次见面。新艳秋回忆说:“程先生见我来了,很高兴,站起身来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长问短。他问我:‘《荒山泪》《春闺梦》你会不会?《锁麟囊》你会唱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是偷着学的。’程先生笑了,说:‘我住在国际饭店X楼X号,你来玩,随时可以来找我。你要来啊!’”

新艳秋学程之后,半生忐忑,半生不甘。这一刻,忐忑之心顿消,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明白程砚秋心胸宽阔,不仅尽释前嫌,还要传艺与她。

1982年,73岁高龄的新艳秋专程从南京赶来,参加程砚秋逝世25周年纪念演出,并得以拜见程夫人。程夫人一句“你就是我们程门弟子”,让她潸然泪下。新艳秋的“半生不甘”终于伴着热泪落在舞台上,带着她对程派艺术的半世衷情,渗入大地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