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20日,茨淮新河的開挖,牽動了阜陽乃至全省人民的目光。它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長的人工運河”,總投資5.44億元,全長134.2公里,經阜陽、利辛、蒙城、鳳台、淮南、懷遠等地,歷時13年才全線通航,共動用勞動力181.55萬人次。在阜陽農村地區,年過60歲的男性村民基本都有挖這條河的經歷。
“開挖茨淮新河,還要從治淮談起。”曾擔任阜陽市茨淮新河工程管理處副主任的張凱介紹,潁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也是一條洪澇災害相當嚴重的河道。治淮初期雖加高加厚了兩岸堤防,但未能根本解決問題。
1964年9月,水電部規劃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見》中提出在淮北開挖新淮河的設想。1971年2月,治淮規劃小組給國務院的報告中明確把茨淮新河、懷洪新河作為擴大淮河中游洪水出路的戰略性大型骨幹工程。
“根據潁河洪澇情況,規劃中比較了三個方案:疏浚潁河本幹、開挖界洪新河、開挖茨淮新河。經過反覆研究,開挖茨淮新河的方案入選。”張凱介紹,1971年11月20日,工程正式開工。由阜陽地區組建“茨淮新河工程指揮部”承擔建設任務,採用民兵建制,動員阜陽地區11個縣及蚌埠市懷遠縣共12個縣民工先後投入施工。鄉間道路上一車車黃豆、花生透出誘人的馨香。
在條件極其艱苦的上世紀七十年代,阜陽舉全地區之力投入這條河的開挖中。參與開挖的勞動力,除了各縣市動員的上百萬民工,還包括大量下放至皖北知青。成千上萬人喊著號子、肩挑車拉,熱火朝天地奮戰在工地的場景蔚為壯觀。
潁東區插花鎮閘南新建集村民李文化,曾上茨淮新河工地4年,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晚上八九點才收工。有時為了趕工期,能幹到半夜。他說,冬天,土凍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大夥用鍬砸,用鋼釺鑿,像螞蟻搬家一樣運土,硬是在平地上開出一條大河。
上海知青許桂林在《記憶在茨淮新河》一文中寫道:“那些日子,鄉村的土路上,板車、大車還有獨輪車,成天向茨淮新河工地上湧過去,把凹凸不平的路壓平,把平平整整的路再碾出深深的轍溝來,到處都是戴著獨龍帽穿著黑棉襖的民工……”
百萬人的會戰與奉獻,成就了今日茨淮新河的豐碑。1984年,茨淮新河全線航運貫通,除了防洪功能,同時具有排澇、灌溉、供水、航運等綜合效益,常年可通300噸級輪駁船,把阜陽至蚌埠的航程縮短98公里,併為豫皖兩省1500萬畝耕地擴大了排水出路。
閱讀更多 阜陽微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