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真菌界的梅毒: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真菌界的梅毒: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患者男,30岁,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因发热、出血性腹泻和全身无力2周就诊。在出现症状前的3个月,患者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后在法属圭亚那度过了2个月。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发热、面色苍白和消瘦。实验室检查显示全血细胞减少症,CD4 +细胞6/mm3,C反应蛋白水平为239 mg/L(参考范围,0至5)。外周血样品的吉姆萨染色显示许多含有胞质内酵母样形式的骨髓细胞(箭头),结果符合荚膜组织胞浆菌。

真菌界的梅毒: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该患者开始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他在住院期间并发呕血,因胃肠道出血并发症而死亡。 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中,外周血和骨髓抽吸物中的组织胞浆菌阳性结果证实了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

讨论

荚膜组织胞浆菌相关综合征主要变现为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可出现播散性感染。

1998年-2009年间,共报道26例免疫功能低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的病例,75%病例患者出现黏膜皮损,但尚无患者表现为皮肌炎。因此,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被称为真菌界的梅毒。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检查时间延长亦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对因治疗。诊断的金标准包括直接显微镜检查和真菌培养,但检查的敏感度较低,一般小于50%,尿液、血清、脑脊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荚膜组织胞浆菌抗原测试检查周期短、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一线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两性霉素 B 3-5 mg/kg·d,持续 1-2 周,继之伊曲康唑 200 mg,1 日 3 次,持续 3 天,剂量随后调整为 200 mg,1 日 2 次,共 12 周。其他抗真菌治疗方案还包括氟康唑等,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

长期接受甲氨蝶呤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应警惕出现机会性感染,其中之一便是临床表现多样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若就诊患者近期有相关疫区旅游史且出现类似皮肌炎症状,应进行系统检查以及广泛的细菌学/真菌学检查,以排除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可能。

参考

[1]acques Sevestre,et al.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N Engl J Med 2019; 380:e13

[2]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 partially mimicking a dermatomyositis in a 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22 July 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