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用毛笔字帖练硬笔书法可以吗?

马踏飞燕lxj


当然可以。我本人就是这样练习的,受益匪浅!

初学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时,为了快速掌握笔划和间架结构,经常用纸蒙在字帖上,用钢笔进行轮廓“双钩”,这个时候完全不必顾忌钩画时的穿插,按照笔顺逐个笔划进行勾勒,准确就行。

双钩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单钩,用钢笔沿笔划的中线进行勾勒,这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仍然要按笔顺进行勾勒。熟练以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单钩,这个时候拿起纸脱离字帖来看,就是个放大的钢笔字了。

这种练习方法,和现在对照钢笔字帖进行练习相比,效果非常显著。由于是相当于放大了字,对笔划之间的关系、用笔轻重以及整体间架结构都展现的非常明显,能快速掌握结构和用笔轻重,并且是直接学习的古人字帖,看起来更具有书法作品的韵味。

通过长时间的单钩后练习熟练后,就可以进行对临。本人后来学习欧楷,基本上都是用钢笔或水笔对着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进行临写,个人感觉效果非常好。

如果同时喜欢硬笔和软笔的话,进行双钩的纸还可以用毛笔填充,这样的勾勒就变成了一举两得,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了。

附上我用水笔临写的部分《九成宫醴泉铭》,欢迎留言交流!





三悟轩


用毛笔字帖练硬笔书法,原理上是可以的,因为硬笔书法来源于毛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笔字帖都适合,只有其中一部分比较适合当硬笔书法练。


硬笔书法主要讲究的是实用性,因此首先要选择那些比较实用的毛笔字体。有些古帖虽然艺术价值很高,比如章草等等,但由于日常实用性价值较小,甚至难以辨认,因此不适合当作硬笔书法来练。

还有一些草书字帖,如孙过庭的《书谱》等,艺术性也很强,但是这类草书常人难于认识,当作硬笔字来练,实用性就不是很好。

另外有一些字帖,距离我们年代比较久远,由于审美眼光会因时代变化而变化,我们去看古人的一些东西,常人难于发现美在何处,所以常常被人看作丑书,这种毛笔字帖也不适合当硬笔练习。

我认为比较合适的是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行书作品,见附图,比较符合大众审美眼光,而且这种行书字体也比较好认,好学。希望书法爱好者喜欢。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当然可以,练古帖要有一定功力,初学者还是以现代人硬笔字帖为主,可以以吴中生,荊肖鹏,田英章,顾仲安……等帖为范本。硬笔帖中也有详细笔画,运笔,结构等讲解。对初学者提升很快。









而古帖只有字,没运笔,笔画,结构解释。全靠自己理解与领悟。学起来也慢。应等自己水平达到一个高度,可从古帖临起,博众家之长,推陈出新。

古帐众多,适合硬笔字练习的有(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巜黄庭经》。杨秀《董美人墓志》。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钟绍京《灵飞经》。姜夔《跋玉献之保母帖》。文征明《草堂十志》……等等,








以上为硬笔临习经典法帖。可根据喜好选择,还有很多碑帖,虽为经典,但模糊不清,初学者恐难以把握,这里不一一列举。


楚都墨客


可以呀!追求书法艺术性的话,这是必须的路径。现代那些优秀的硬笔书法家,没有一个不是通过汲取毛笔书法的菁华而形成自己的硬笔书法风格的。甚至是双栖书法家。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我们的硬笔书法发展历史时间较短,更重要的是,硬笔书法所书写的汉字其本身就是毛笔字或毛笔书法形成的汉字字形。我们毛笔书法(汉字)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能够流传至今的可以说都是经典的毛笔书法作品。取法乎上,要学习书法,追求硬笔书法艺术,从毛笔书法中汲取书法艺术元素,是毫无争议的捷径。实际上,就是我们直接临摹学习硬笔书法,事实上,哪些硬笔书法家同样是从毛笔书法中学到的技法,所不同的是根据硬笔书法工具自身的特点或局限性,省减了部分毛笔书法的元素。主要是因为硬笔工具线条较细,无法写大一些的字,(也没有必要)。毛笔书法中的点画线条一些微妙的细节就不得不舍去一些。不过对于一些毛笔书法高手来说,用硬笔书写具有毛笔书法意趣的作品,完全可以遗貌取神,仍然可以保留毛笔书法的精华部分。这样成功的硬笔书法家与现代书法家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仅仅我们头条号里就有不少的硬笔书法家具有这样的书法修养和造诣。






翰墨书道


当然可以。

首先,古时候我们都是用毛笔写,现在才有了钢笔这种东西。书写工具虽然有了变化,但是字的间架结构,笔画从未改变。用钢笔临摹古人的碑帖,在书法上是比较高级的一种做法。我们称之为“硬笔临古”。这是很多专业硬笔书法家在探索和做的。

其次,用硬笔临摹古人的碑和帖,主要取字的结构,章法。用硬笔表达出毛笔的感觉,这样更具书法的味道。

第三,像钟绍京的《灵飞经》,文征明的那些小楷,钟繇王羲之的小楷,赵孟頫的行书等都是非常适合硬笔来临摹的。还有那些历史的经典《曹全碑》,《石门颂》等。






度道书法


学习书法,只要有可借鉴之处,无论硬笔或者软笔字帖都是学习的范本。

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硬笔和软笔在使用工具上有各自的特点,如能充分发挥纸和笔的特点,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又能体会到创新的快感。


那么,硬笔书法在临习毛笔过程中那些注意事项呢?


一、注意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

古碑帖经过时代的演变至今,很多繁体字、异体字、生僻字已经被国家明令废止。除了书法创作中可能会用到,但在规范字学习领域,还是不用或者少用为好。


二、注意毛笔字帖的选用。

硬笔字讲究实用为主,但选择毛笔字帖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硬笔表达困难的毛笔字帖,需要舍弃不用,否则,临写出来的效果大相径庭,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唐宋小楷字帖是硬笔字学习很好的范本。

三、注意运笔效果的控制。

在硬笔书法创作过程中,一味强调或达成毛笔的效果,反而有西施效颦的效果。笔画夸张做作的作品会给人以误导,整副作品就显得有累赘感,没有体现出硬笔作品酣畅淋漓,灵动有韵律的效果。


四、注意及时总结反省。

这也是所以学书者需要有的学习态度,横向比较很有可能打击自尊心,但纵向比较总会找到差距和进步的自信心。吃透一本字帖,不仅仅是学得像,而是归纳字体形态,将其内化于心的过程。在以后的创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关注我,最小投入学习硬笔书法,头条视频对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

秀墨斋--中小学硬笔书法启蒙者


成功从调整开始


用毛笔字帖练硬笔书法,不仅可以,而且必须。读一本书也好,学习一门技艺也好,首先是做好选择。当今信息网络时代,量大至极,书法资料也很庞杂,怎么选择呢?

1.取法乎上。

唐太宗李世民在《帝范》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为其下。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学习书法要定高目标,放宽视野。取法乎上,往往是一个方向和路径的选择。这个认识论,关乎学书法的人眼光是否高远。

你看到当代硬笔字比较有名的,比如“二田”,学的不就是唐朝的欧阳询吗?那既然他们可以学欧阳询的字帖,别人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学欧体呢?为什么还要选一本“二田”的硬笔字帖,来练欧阳询呢?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学他们的硬笔字,但那样做,取法就“下”了,路子变窄了。

2.找准“根据地”。

学习写好硬笔字,首先也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称手的字帖来练,既符合自己的个性,又容易坚持。历代写小楷的高手很多,比如,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索靖、钟绍京、米芾、颜真卿、褚遂良、苏东坡、黄庭坚、宋克、黄道周、文征明、赵孟頫,等等。


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先找准一家小楷法帖,作为自己学习书法的“根据地”。练习一段时间后,觉得“过关”了,再临写其它字帖。

3.有效地练习。

书写硬笔字的人群仍然十分量大面广。写好硬笔字,是很多人的期望。但是,对练好硬笔字,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这里提几点建议,希望对想学好硬笔字的人有借鉴作用。

首先,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书写硬笔字首先要“正姿”,主要是做好“三姿”:坐姿、执笔、掌位。书写姿势,对于练习写硬笔字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提高书写水平,还能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其次,是要吃透字帖。了解字帖的气息、风格,再去研究它的笔法、字法、章法。多思考字帖里的字,为什么这样写,而有别于其他书家及常人?

要找它的规律。包括笔画笔顺、结构规律、章法规律,等等。

再次,要刻意练习。一段时间练一本字帖。不要学了三、五天,就觉得自己学到手了,或者写得不像,就立马换一本。这样一曝十寒的做法,是写不好任何一种字体硬笔字的。

刻意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重复自己原有的错误,而是要“消灭自己”,先成为字帖里的书家,再通过练习,形成自己的“肌肉记忆”,而不是急着“求变”。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学宋代书法家米芾的做法,叫“集古字”,先成为别人,再“确立自己”,才能做到有效地“吸收”,最后才是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

王羲之《官奴帖》


手帐王羲之


我坚决主张硬笔临习时用毛笔字帖。一是毛笔字帖可以看出运笔的轻重缓急,二是毛笔字帖中的字均比硬笔字帖中的大,有利于观察,三是临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将写字视为“手技”的看法是有点偏的,写字的过程是通过手将大脑中的字形进行复制或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因此习字用心为上、用手为次。











凤翥蒋林书法


主要看你的目标了。如果只是想在日常生活中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直接临习硬笔字帖就好了,基本上不用太多思考,照搬就成功了大半。但如果是追求高水准的硬笔书法艺术,那就最好临毛笔字帖了。这是因为:

1、毛笔字帖更生动。毛笔书法是硬笔书法的源头。毛笔书法转换到硬笔书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丧失一些细节,因此选择毛笔字帖会更生动一些。试想你如果既有真迹又有摹本,会优先选择谁呢?

2、毛笔字帖有更多选择。毛笔书法有千年历史,众多名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风格种类,高质量的毛笔字帖比硬笔字帖多很多,营养更丰富。

3、使用毛笔字帖更易写出新意。毛笔书法由于其笔法丰富,本身的表现力远大于硬笔。毛笔书法可以很容易地在点画形态、笔画粗细等方面做出变化,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笔毫和纸张,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形态气象。而由于硬质的条件所限,很多书法技法在硬笔上尚未完全开发,如果能借助现代科技,使用合适的硬笔和纸张(比如偏软的笔和纸张),引入更多毛笔书法的风貌,将会是很大的创新。

此外,使用硬笔练习书法相对于毛笔也有一些优势:

1、使用方便。毛笔书法需要专门的笔墨纸砚,写完还要清洗,比较费时。硬笔书法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随时随地都可以书写。

2、易于上手。硬笔的技法相对简单,学会相对较少的技巧就能写出漂亮的作品。

3、易于传承。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毛笔书法的学习和创作都比较费劲,导致成为少数人的游戏。硬笔书法易于练习和创作,有希望夯实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值得提倡。


井底之蜗


用毛笔字帖练习硬笔字可以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可以!

毛笔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代表,毛笔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虽然到了近代,毛笔似乎逐渐退出了使用的舞台,但是毛笔书法的艺术性仍然是其他书写工具替代不了的!

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书法文化中,古人留下了很多绝美的篇章,真草隶篆,小楷等等都精彩纷呈,给后人树立了榜样和楷模,让我们为优秀的书法文化而自豪!

用硬笔临写毛笔字帖是现代书法家们一贯的做法,记得庞中华先生最初的时候就在思考:毛笔书法已经被古人推到了顶峰,没有可以再进步的余地,而硬笔书法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我何不用硬笔临写毛笔书法,写出毛笔书法的风味呢?于是,他用钢笔去临写毛笔字帖,后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庞体”!

按照庞中华的说法,硬笔书法是从毛笔书法里面来的,硬笔书法完全是借鉴毛笔书法的笔画,结构和章法,是去掉毛笔书法的“肉”,保留毛笔书法的“骨”,这个比喻很形象贴切!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在毛笔里面画出一个辅助的线条一样。


毛笔书法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代表,那么硬笔书法只能是从属于毛笔书法,并且从毛笔书法里面吸取营养,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哪一个不是从毛笔里面吸取精华运用到硬笔书法里面呢?

所以说,用毛笔字帖来练硬笔书法是完全可以的,并且也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比较传统的一个道路。

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用硬笔去临写毛笔字帖,最好是用硬笔去临写毛笔小楷字帖,例如赵孟頫的《道德经》,钟绍京的《灵飞经》,还有欧阳询的《心经》,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小楷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范本,可以直接用硬笔去临写,效果肯定是非常显著的!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很多人就是用硬笔直接临写古人的毛笔书法,很得神韵,可以说创造了另外一种美!并且很多人追求的是用硬笔表现毛笔的风格,虽然工具不同,但是和毛笔书法看上去是一样的,这也说明用硬笔是可以直接临写毛笔字帖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