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一般都拿什么礼物?有特别的记忆吗?

绿原清风wy902


这个问题能回答的人,一般岁数都不小了。

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带些啥呢,

那个时代,计划经济,市场没有活力,物质短缺,也就没有什么可选的商品。

我们这个地区的农村,一般过年走亲戚,拎一斤红糖啊,两条糕啊,麻饼啊,纸包糖果什么之类的,主要是穷和商品可选少。

就这些现在常吃的糖果零食,就是那个时代的很好的过年礼品了。

现在不一样了,物质极大丰富,经济收入高,过年可送的礼品简直不要太丰富了。

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可真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猪年既将到来,提前祝大家过一个发财中国年!





百姓资讯汇


我记得在那六七十年的时代,有一年的正月初六吧,母亲让我带了六个白面馍馍,先去看望了我家的姥姥、姥爷,回家时姥娘又给我带回家七个换了模样的馍馍,我心想怎么还赚了一个。第二天母亲又让我带了这六个馍馍,去另一个村眊了我的二姨姨、二姨夫,同样在回家时又带回不同的馍馍,这次没有像姥姥那样增加那一个。

就这样我相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去看望了我家的很多亲戚,吃了好几天好吃的饭,我母亲让我带着的六个馍馍仍然多了一个,那要感谢我那可亲可爱的姥娘,馍馍换来换去只是变了模样。

那个困难的年代,能吃一顿白面真的很不容易,那时只有家中来客人的时侯,或者是在过年的那几天,我家贫穷人多,吃顿白面饭很难吃饱就没有了。

现在亲戚之间互相来往,过去的很多习惯已经不适应时代了,馍馍作为礼品带实在拿不出手来了,更多的是营养品加上孝顺钱,否则还不如不去看望。无钱难作人,无钱寸步难行,有钱就可仼兴。





李增喜3


那个年代,虽然物质贫乏,但亲戚之间走动的很勤,也很亲。那时,"家有一老,犹有一宝",真的如此,因为老人能带动人气。

我小时候,姥姥和我们一起生活。逢年过节的,很多亲戚都来看望她,我们也跟着沾光吃了很多好吃的。比较常见的就是麦乳精,罐头,果子,白糖。

罐头想必大家都熟悉了,它是看人最常见的礼品。有时小孩子生病了,大人奢侈一把,买瓶罐头,酸甜可口的罐头让孩子病好了一大半。但是,我们吃过一瓶用大萝卜扣出半月牙形状,像鸭梨或者黄桃似的罐头。味道很大一股萝卜气味,很难吃。经过大人的品尝,观察,研究,最后认定,这瓶的确是大萝卜做成的。当时,来源不明,不知是自己从卖店买的,还是别人送的。

我们当时称之为"果子"的,其实就是用颜色鲜艳的纸盒装的各种糕点。通常,这些礼品别人送来,妈妈也舍不得打开让我们吃,因为还得礼尚往来呢,不知又要送到谁家去。前些年,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回忆过去,引出了当年一件趣事。弟弟说出了当年他看着别人送来的一盒糕点又被妈妈放起来了,准备拿它去看别人。就想了个掉包方法,偷着把糕点盒打开,拿出糕点,怕妈妈发现轻了,就放进去几个玉米瓤子。直到弟弟说出来,妈妈才知道还有这事,并笑着说:"这孩子,那盒送到谁家去了呢?人家不得骂啊!"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那时的一切都有着深深地怀念吧?


破茧成蝶飞啊飞


我是五三年生的,六七十年代正好是青少年时期,六十年代就从文革刚懂事,那阵老百姓好像啥说道也没有,人们都挣那三五十元钱,养一大家子人,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真正有记忆的是我七八年结婚,那时候送的礼,现在看看也挺有趣。

最好的朋友送的礼是十元钱,一般的朋友送的是一对枕巾,普通工友是随份子,每人一元,凑几十元就买茶具,锅盆,暖壶,腈纶毯,等生活用具,我结婚收的最多的就是枕巾,能有20多对,到现在一辈子也没用完,花色老旧,后来都做抹布了。

最好笑的是还有送痰盂的,就是尿盆,现在的孩子们都没见过。

那个年代送的礼物,虽然没有现在钱多,但那些东西真的都很实用,有些都能用一辈子,比如那红双喜面盆,和茶盘,我到现在还留着,可能快成文物了,因为红双喜那是真正的沈阳名牌,并且早就不生产了,那东西是绝版,在我家是最年代久远的东西啦。

婚礼的礼金是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收入不断增加,礼金也不断上涨,到今天500元都觉得拿不出手了,从这礼金的变化,也能看出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多么大的提高。





老娟子


文革前至文革后这些年,最穷的还是农村人。如果城里有亲戚,会时常拖家带口进城待几天。那时我家住平房大四合院,十几户人家都是铁路双职工,生活比较富裕。

有一点,就是家家都有农村的亲戚,时常来城里小住几天。因为农村生活苦,缺钱缺粮,商品供应也差。不得已就进城投亲靠友找事做,或者来借钱,或者就为改善一下伙食。

他们没有多少可送的东西。但也有城里奇缺的。比如:大枣,红薯干,干辣椒,山芋面,香油鸡蛋花生是最好的。带回去的是我们穿不了的衣服,鞋子,我们省下来的票证,给孩子们的糖果。

那时候,今天你家来人了,明天他家来人了,一年到头不断,很是热闹,后来大家全都熟悉了,因为不管谁家来人带点东西,都是各家分配。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在那个供应紧张的年代,大家互通有无,没有谁瞧不起谁的,可见我们院里的邻里关系非常融洽。直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兴起,这种关系都起了作用,有的就成为彼此子女利用投亲关系选择的下乡地点。


手机用户张和新


坐标辽宁省桓仁县――一个偏僻的山村。

我是六零后生人,听母亲讲:大哥是六零年生的,母亲坐月子时,亲戚朋友来看望时,一般都拿五个鸡蛋或一包饼干、一瓶罐头啥的。

六十年代初,刚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家家只是糊个温饱,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拿点像征性的就可以了。走亲访友时,一般拿瓶罐头,一瓶酒,一包饼干或一包糖果。谁家有结婚等喜事,老家叫赶礼,一般都一块、两块的,较近的亲戚赶三、五块钱,有的甚至拿几毛钱,多数都是全家都去吃。

七十年代初时,虽然幼小,但也有些记忆了。喜事:订婚、结婚、盖房子、修房子、盖仓房、磊猪圈、砌围墙、坐月子、坐小月子(流产)都要赶礼。

订婚、结婚,那时农村生活稍微有些改善,结婚赶礼多数都是两三块钱,近亲好友五至十块钱。人们都喜欢吃订婚宴,不用赶礼,而且吃的好。订婚、结婚,农村的习俗,头三天就开始张罗,来些帮忙的,借盘子、借碗筷,借桌子、借盆的,一连吃三天。那年代,订婚赔钱,结婚能回本就不错了。

丧事:死人、烧周年。谁家有过世的老人小孩等,赶礼几乎没有拿钱的,都是夹着一卷烧纸去,那时候供销社烧纸五分钱一张,有的拿十张、二十张的,三十张、五十张的,还有的甚至就拿五张纸就去吃饭。烧周年,一般都是拿纸去,近亲戚蒸白面馒头上贡,每个亲戚用筐装十个馒头,吃过饭回来时,东家留三两个算是礼金,剩下的都拿回自己家。那时候农村有句俗语:将媳妇就比出殡强,丧事家家都赔钱,喜事多少有些余头。

盖房子、磊猪圈等,都是屯亲朋友等,拿两纸挂面、瓶酒、鸡蛋等,谁家有事,菜几乎不用买,都是邻居筹的。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农村和城市没啥两样了,农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不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开放。


易海拾贝1965


六七十年代,我最盼望的莫过于过年,过年了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亲戚家拜年,给亲戚拜年,不但有好吃的,而且一般亲戚还会给我一毛钱或两毛钱,嫡系亲戚一般会给我五毛钱或一块钱,所以小时候我特别希望天天过年。

那时候生活物资匮乏,糖酒等副食品非常短缺,凭票供应。过年了,走亲拜年的礼品非常简单,普通亲戚送两包半斤重的白糖,两包半斤重的米花糖,四个半斤重的黄粑。嫡系亲戚送两包一斤重的白糖,四包半斤重的米花糖,四个或六个半斤重的黄粑,一瓶一斤重的白酒(当时白酒价格1元钱一瓶),送外公外婆的礼品比送嫡系亲戚礼品多一块五斤左右的腊肉(当时腊肉价1元一斤)。

我父亲会做黄粑和米花糖。每年在腊月二十八九就要把黄粑和米花糖做好,等到过年了拿去送亲戚朋友。

那个时候的黄粑不是纯粹的大米和水糖或白糖做成的,而是用糖精、大米、王米、小麦等杂粮做成,口感味道没有现在市场上卖的黄粑好吃,但是在那个年代仍然是美味食品。父亲把黄粑做好后,怕我们偷吃,常常背着我们把黄粑藏起来。有时候我就趁父母不在家,翻箱倒柜的寻找黄粑,东找找西找找,我会发现父亲居然把黄粑藏在箩筐里用稻谷盖上,很有隐蔽性。把黄粑切片在火里烧烤一下非常好吃,当然要是被父母发出现了会挨打的,那个时候偷吃黄粑被挨打几下也是值得的。为什么要被挨打呢?因为黄粑在那个时候非常珍贵的,可以当礼品送亲戚朋友的。米花糖也是用糖精、糯米、大米掺杂做成,没有现在市场上卖的米花糖用纯白糖纯糯米做的好吃。但在六七十年代的米花糖也可以当礼品送亲戚朋友的。无论父母把黄粑和米花糖藏在哪儿?我都会发现找出来,父母知道我们偷吃黄粑米花糖会被挨打的,有时候我还要被父母罚跪罚站,当然我很快就会承认错误站起来,下次不犯了,以后不偷吃了……这样我又被父母饶了一回。

……

这事儿一晃40年过去了,而今回忆起来,特别搞笑的,特别好玩的,特别难忘的,那个时候的米花糖和黄粑的确非常好吃。

现在我们过年送礼品有的送茅台,郎酒,五粮液……高档礼品,亲戚朋友打发小孩儿的红包要么200,要么400、600、要么800……我不由自主的发出感叹,还是改革开放好哇!


幸福在这里出发


我是50后对六十年代的事巳经有记忆,而且很深刻了。那时到我家来的亲戚很少,我家兄弟姊妹八个,老话讲穷不走亲戚。到我家来的无怪乎就是姨,舅,姑,外婆,我们这叫外奶奶。他们来的时候用手捏子(手绢)包着一把花生,或带一把馓子,最好的是用纸包的一点果子。记的有一次亲戚带了一卷黑猫卷糖,像手指粗细,有10小块左右,薄的象药片,我偷吃了一块,还被父母训斥了一顿,因为还要留给双胞胎的两个弟弟吃。那个年代真的很苦,不堪囬首!


用户五未子55555


我是70后,今天我也来聊聊这个事吧!

我是河南的,在我小时候的农村,过年走亲戚都是拿罐头、蜜糖角、沙糖、汤圆、鸡蛋糕等。。。

那时候盼过年就是为盼好吃的,看见亲戚来串门拿来的罐头、蜜糖角,就直勾勾眼盯着不放了,只盼亲戚赶快吃完饭走了打开解解馋。可往往是亲戚走了妈妈也不叫吃,因为还得回礼,那时候家穷亲戚们拿的礼品都舍不得吃,再送到别处去拜年。唉,吃不到又不甘心,就偷偷把蜜糖角的纸匣子抠开一个缝,用手指夹出来几个吃,真好吃啊[舔屏][舔屏]

那年代的孩子们都有过抠果子匣的经历吧?亲戚串到年终,家长打开剩余的果子匣,里面都快被偷吃空了,哈哈[憨笑][憨笑]

我爹也讲过他小时候走亲戚偷吃果子匣的故事,他说我奶奶备了两斤果子匣叫他去看他干娘,因为有事耽误了几天,等办完事了我奶奶提着匣子带他去,走到半路捆匣子的绳子开了,果子匣掉地上散开了,奶奶一看里面的果子变成土圪塔了,拉住好一顿揍啊[呲牙][呲牙]

那年代虽穷,但人情暖,年味浓,让人怀念[思考]








稻田里的拾穗者


六七十年代走亲戚,要分走什么样的亲戚,那时候,比较注重辈份和感情,所提的礼物有轻有重,轻倒空手(水果)重到二斤油条混顿饭(投入粮票)平时一般不串门,大家都很穷,85年还在使我可笑,郊区乡下随礼一元全家几口人,两顿饭跑人家去吃 到办完事为止,这都是真实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