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歐、顏、柳、趙這四大楷書相比哪個最好且學的人最多呢?你如何評價?

小龍哥不是小情歌


歐顏柳趙能名列楷書四大家,他們各具特色。歐險趙妍、顏筋柳骨是四大家迥然的區別。至於優劣,應該是見仁見智的事,同時和時代書風相關。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汲取漢隸、魏碑筆法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中宮收緊,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相對來說歐體法度森嚴,錯位毫釐就會失去結構重心,過於追求重心又易失之於平正有餘、險絕不足,這個特點也是明清時期被稱為館閣體的主要原因。主要碑帖為《九成宮》《化度寺》《虞恭公碑》等。

顏體其實在唐代並未被認可,而是到了宋代,為了統治階級需要,借其勇武忠烈以引導民眾、加強王權統治,才得到統治階層的大力推崇。顏體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尤其是較多應用於匾額榜書。主要碑帖有《多寶塔》《元次山》《顏勤禮》等。

柳公權書法瀟灑,清瘦,將部分筆畫緊密穿插,使寬綽處特別開闊,筆畫細勁,稜角峻厲。雖用筆出自顏真卿,而與顏真卿的渾厚寬博不同,特別顯得英氣逼人。他初學王羲之並精研歐陽詢、顏真卿的筆法,然後自成一家。其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柳公權在世就以書法名動當世,據傳權貴、富足人家老人過生日,能求到柳書為至孝,否則就是不孝順老人,可見其當時的影響。主要碑帖有《玄秘塔》《神策軍》等。

趙孟頫楷書字形趨扁方,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撇畫,捺畫,以及橫比較舒展,字勢橫展。借用行書,有的字介於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趙孟頫以宋貴族入仕元王朝,是他最為詬病的地方。趙精於書畫、諸體皆善,小楷也冠絕一時。他的楷書如基礎薄弱,則易於流俗。

書者本人學書由柳入歐,就個人淺薄經驗感覺歐體難度較大,但目前歐顏作為入門楷書學習者較多,柳趙次之。建議以興趣為引導自己來選擇字帖和書家,更有利於快速學進去、走出來。






三悟軒


楷書四大家的書法,各有優劣,就學習人數而言,我感覺歐體丶顏體學習者稍多,就難易程度而言,歐體、柳體入門較難,顏體、趙體入門相對容易,但想寫好也不容易。

歐體嚴謹工整,平正峭勁,中宮緊密,結體險峻,尤其是《九成宮》,因是皇帝老兒親自安排,更走法度森嚴,是歐體的登峰造極之作。但其弊端在於,學習不當,容易陷入呆板、呆滯之中。



顏體豐腴端莊,寬博大氣,骨力遒勁,氣慨凜然,《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是其代表作。顏體既能寫小字,又能放大作榜書,深受世人喜愛。但其弊端在於,學顏不當,容易陷入臃腫之中。


柳體融歐顏之所長,舒展健勁,內斂外拓,遒媚勁挺,乾淨利落,與顏書的雄渾寬裕媲美,後世有“顏筋柳骨”之稱。其弊端在於,學之不當,容易露骨。

趙體楷書直接取法魏晉,削繁就簡,變古為今,用筆不故弄玄虛,筆路十分清晰,初學者易懂易學。但也正因為其簡化了筆法,讓後世學習者容易滑入“俗氣”一路,清代“館閣體”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學趙不當所致。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這四個人是中國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他們的書法成就非常的高,尤其是在他們的楷書書法上。

就他們對於後世的書法貢獻來看,在書法史上,顏真卿的成就顯然是要高於趙孟頫、歐陽詢和柳公權的。

這是因為顏真卿的書法風格非常的特殊,他和其他三位書法家的書法風格有著明顯的區別,其他書法家基本上是王羲之風格的繼承者,他們以筆畫纖細,風格秀美,儒雅敦厚的書法見長,而顏真卿的書法,則之他們相反,他的書法風格就非常的濃厚陽剛,有一種壯闊的氣勢在其中。

在顏真卿還沒有形成他的書法風格之前,他是學習帖學書法的,有資料記載,他對王羲之以及褚遂良的書法有過很深厚的研究,早期顏真卿的書法以《多寶塔碑》為代表。《多寶塔》還是有非常濃厚的學褚遂良的痕跡的。

在顏真之前,也從未有書法家進行過這樣的書法風格創新,所以他的書法風格一旦成型之後,就在中國書法史上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這裡面就存在著一個問題,為什麼顏真卿能夠,超越他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成為被中國書法史所銘記的創新者呢?

也就是說顏真卿的書法創新,是怎麼發生的。

唐代文化是典型的多民族多元文化,他們的文化構成過程中,有很多外來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融合,所以唐代文化呈現出一種多元化,多樣發展的局面。

比如唐代非常有名的瓷器是唐三彩,中國瓷器的發展歷史,從漢代起就有記載,但是中國的瓷器一直是單色瓷,以單一的色彩進行發展的,瓷器的顏色不是多種顏色的混合,而是以素色、單色為主要的瓷器造型。

但是,隨著外來文化的融合交流,尤其是西域,阿拉伯等地區的波斯文化對於中國的瓷器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它不僅表現在唐代唐三彩中關於瓷器的器物造型上,唐三彩塑造的藝術類型和表現事物與之前瓷器相比,都有了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出現了很多西域、阿拉伯等地區的民族元素。

當然,這與當時唐代和其他國家進行的絲綢之路的貿易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作為瓷器的產出國,為了迎合國外的市場,當然,要生產一些表現他們文化和適用於他們文化所使用的器物,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他也在改變和塑造的中原文化的類型,影響的中原瓷器的發展。

所以,唐代多元文化造就了唐三彩的繁盛。

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唐代文化的多元融合和發展,顏真卿就是在這樣的大唐文化的浸染下成長起來的,所以他的書法風格就不僅僅是吸收了帖學書法的精華,他的書法還有相當一部分碑學書法的風格和特色。

清代的馮武曾經在他的《書法正傳》中,對於顏真卿的碑學書法風格有非常深刻的認識:

“魏晉而下,增減筆畫以就字勢,惟公(顏)真卿合篆籀之理,得分隸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書之至也。”

馮武的這段話其實是在論述魏晉以來,中國書法發展的一個基本的趨勢,他認為,從魏晉以來,中國書法就在走一個下坡路,但是突然出現了顏真卿,讓中國書法迎來了一個難得的高峰。

“增減筆畫以就字勢”,並不是說對於漢字的筆畫做真正實際意義上的減少,或者是增加,而是說,他們對於魏晉以來形成的書法風格有這樣或那樣的改變。

不可否認的是,魏晉以來,中國書法確實是在一直髮展演變的,雖然在藝術上,它可能會被一些人認為是有失於藝術水準,但是他的確是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之中。

宋代四大書法家米芾在《論草書帖》中說: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

而這句話的意思也是標榜晉人書法的高妙。但是在這裡,不管米芾的觀點如何,他在這裡僅僅是限制在草書書法上,認為草書書法應該以晉人的書法為標杆,而且要學習晉人的人格,也就是晉人風骨,否則就會成為品格不高的書法作品。

清代的王鐸則在宋人米芾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加激進的觀點,他認為:

書不宗晉,終入野道!

這些觀點與清代馮武在評價顏真卿的時候,有很多相似之處。

所以“就字勢”從程度上來說,是對往後書法發展的一個批評,並不是一個褒義詞,而是一個貶義的判斷。

接著馮武就道出了他對顏真卿書法的認識,他認為,顏真卿的書法:

合篆籀之理,得分隸嚴,放而不流,拘而不拙,書之至也。

所謂的“篆籒”,其實就是在說碑學書法,而“分隸”是指帖學書法。馮武認為,顏真卿的書法,不僅具有帖學書法的嚴謹,而且他還有碑學書法的理趣。

據記載,天寶元年,顏真卿創作了《張仁蘊德政碑》,天寶五年寫摩崖書法禾山石壁“龍溪”二字。

這些書法都是他早年間在探索自己書法風格的時候留下來的作品,具有非常濃厚的碑學書法特色。

所以,後世對於顏真卿的書法認識,也著重從這一點上來講。

宋米芾認為“《爭座位帖》有篆籒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

多元、包容、開放的時代文化背景,以及顏真卿自身對於書法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讓他的書法風格有了迥異於其它人的面目和特色,他也成為了超越王羲之的書法人物,在中國書法史上成為著名的書法大家。

所以,以楷書的創新性以及它的藝術性來說,顏真卿的楷書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至於談到這四位書法家書法學習順序,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考慮:

首先趙體字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學。

雖然趙孟頫被譽為“集五百年書法之大成”,但我們知道,趙體無真楷,趙體的楷書通常帶有比較濃厚的行書意味,介於行書和行楷之間。對於初學者來說比較難學,因為往往掌握不到趙體的精髓而逐漸流於俗氣、媚氣。

這不是說趙體不值得學,而是一個適不適合初學的問題。平心而論,對初學者來說,想要掌握好趙體字,在沒有任何書法基礎的前提下,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初學者學習楷書,最好從顏體、柳體、歐體開始。一般來說,從歐體、顏體入門的比較多,這是因為歐體法度嚴謹,而顏體字有特別有名。

清代大書法家傅山就曾幾個說過,學書當學顏,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顏真卿的書法是適合初學者學習的。

總之,在歐顏柳趙四大家中,顏真卿的書法創新型是最強的,因此他在書法史的地位也相當高。他書法的創新性來自於當時社會文化的浸染和他本人的努力。

學習顏體字是不錯的選擇。其他三體,可以考慮學習歐體或者柳體,趙體字要放在最後學習。


松風閣書法日講


退休後就在老年大學任教,教國畫和書法。書法我教基礎歐楷。開始書法班學員有30人,可到寒假一開學,人一下子就增加了70人,這樣教室就不夠用了。沒辦法大學就把社區的會議室徵用了。

幾個區的十幾個老年大學書法都是教歐楷,原來學顏的都改成了歐。所以,學歐楷的要佔有90%。多數同學跟班走,有的已經學習了四年。這樣就造成老年大學書畫班報不上名的緊張狀態。






紫蘭有兩把刷子


學的人多的未必就是最好的,10以內的加減法有幾億小朋友在學習,但是並不代表它是最高深的數學,反而是最最初級的。

目前學歐楷的人比較多,主要是歐楷比較初級,容易寫的工整,僅此而已。


唐朝書法評論家、宋朝書法四大家、明朝大書法家對歐楷評論都很差。

趙體楷書華貴、書卷氣,但是結構太過精到,不夠活潑。但是是非常好的學習翻本。
唐朝顏魯公之後,歷代有成就的大書法家基本都是學顏真卿,從顏真卿那裡獲得自成一家的基本功。唐朝的柳公權、宋朝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已經明朝的解晉、董其昌、
王鐸,都是學的顏真卿。

柳公權的字也非常好,值得苦學,當代啟功大師也學的柳公權。


字畫娛樂圈


歐、顏、柳、趙四大楷書獨具特點,各有風格,都有成就,都是書者學習的範本;但哪個最好且學的人最多,本人認為學歐顏柳較多,這也是大家共識的,無爭議的,其主要原因是唐代書家師從古法,書漸及至,達到了中國書法史上楷書的最高峰,而得已完善。

對書者來說,無論師古誰的碑帖沒有所以然,自已喜歡的就好;從前我是學歐的,基本掌握了筆畫、結構、氣韻後,繼續深入,進一步探求,開始學行書、草書和臨其它書帖,(包括二田的也可作參考),雖說學書不精,但自感覺良好,這就是學書人的修身養性自娛自樂吧。

下面是我的二幅軟筆、四幅硬筆書寫敬請各位書友指教。








瀚墨無極


歐顏柳趙楷書四大家,我都接觸過,這四體風格不同,要說哪個好學,那就是都不好學,哈哈。就我目前知道的而言,學習者數量是按歐趙顏柳這樣的順序。我最早接觸書法便是二田的,寫壞幾支筆後就覺得這樣寫太廢筆了,沒幾個月一支新筆就磨成斜的了,後來接觸歐陽迅《九成宮》,寫了一年吧,覺得這樣寫的字就跟印刷體一樣,沒啥藝術,哈哈,年少輕狂,現在不敢這麼說。於是就去學了自覺藝術性更強的顏真卿之《勤禮碑》,堅持了一年,沒得皮毛,覺得與自己性格不符,那是頗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然寫不好,有人指出趙體是對二王筆法的繼承,且所留墨跡頗多,可從其楷書入手,遂又習趙孟頫楷書,也是沒堅持下去,後來接觸柳體,一下就喜歡上了,他的筆畫剛硬,結體挺拔,突然發現這才是我的所愛,集法度與藝術一體。你說哪個最好學,四體各有特點,主要還是自己的喜好,和能否堅持。


禿筆書生


這四大書家都各有特色,個人主要學柳體,歐體也學過,因為喜歡。

你要是僅僅愛好,學哪個體都可以,但要是想寫得比較好,建議柳體歐體入手,因為顏體趙體的骨力不如前兩者,簡單的講就是比較軟,不利於基本功的培養,沒有骨力的字,就如同以前學武功沒有蹲好馬步,還想提高到什麼境界都是不現實的。

至於評價這四大家的字,網上有百科,多少文人名士都說過,說多沒有多大意義,歐體的楷書可以說是唐楷第一,方筆為主,顏體比較肥厚穩正,圓筆為主,柳體結合歐體的方顏體的圓,形成一種非常獨特的字體,個人是非常喜歡,可以說唯一可以比肩歐體的唐楷,趙體不用說了,主要學王體,比較媚,學趙體還不如學王體。



紫玄修行


歐陽詢、顏真卿的楷書在你例舉的四家之中最好。肯定學的人也最多。不過歐楷顏楷是比較難學的,單學其字形比較容易,深入進去就難了。歐字難在靜而活,顏字難在用筆上。

歐陽詢寫的九成宮愛書之士皆知好,好在楷字的六十四種筆劃安排之妙後來者難望其項背,而且各種筆劃長一分兒見長短一分兒見短,而且字非常的靜美。

顏魯公的楷書以博大偉岸視人,顏體楷書最妙之處是放大不走其形,楷書也只有顏體作到了這一點多麼不容易啊。這是魯公會用趯筆的筆法所決定的。

柳公權的楷書也很好但不如顏魯公,柳以骨力勝其書,所以筋力少了也就不完美了。

學書之人最好以顏楷為基礎寫起,十年之後筆力練成可扛鼎啊。

一管之見方家一哂即正,謝謝!


無為大聖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