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冥想到达一定的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

如果上天飓风




冥想是西方的叫法,国内传统称为修禅。其两目的是一样的。通过安静,集中,专注,内观,放松等等,达到舒缓,修养,开发大脑为目的,而且已经得到科学的认证。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快速见效。



掌握冥想技巧和感觉最为重要。

第一:选择合适的场景

初学者而言最好选择安静的环境,初学而言要先把环境营造,更有利于找到感觉。另外需要一些持续单调的声音辅助,例如播放循环的纯音乐,或轻轻扭开水龙头的细水流声。气味也有助于初学者,檀香为不错的选择,但选檀香时切忌选择气味很重的味道,有可能是假檀香,也会对心神的安定有所干扰。

国内禅修有修为者,静坐时候是睁开眼的,以他程度,就算睁开眼也不容易被外界打扰,但初学者还是闭上眼为好。睁开眼容易被外界吸引,哪怕一只蚊子也会打破你的冥想。



第二:以自然呼吸为注意对象

冥想不用观赏圣人,不用持咒。这都是植入了宗教色彩,其实冥想禅修不属于任何宗教,是一门精神技术。只要全神贯注,跟随自己的一呼一吸便可。放松肩膀,放松全身,冥想前先想象自己是一只旧袜子,松垮垮的,持续暗示自己后,全身放松,闭上眼睛开始专注于呼吸。呼吸必须自然的,不能有意识去呼吸。这时候想象自己把耳目好像拉窗帘一样地关上,不再理会外界一切,只专注于自身,专注于呼吸,坚持这个意念,很快就可以进去状态。



第三:冥想姿势

初学者不必追求打一个很完美的双盘,虽然双盘打坐对整个人的血气运行很有好处,能加速人心脏的供血压力。但盘坐需要柔韧性,能坐双盘需要时间练习。如果盘不了不要勉强,找一个自己认为最舒服的坐姿便可。冥想的目的是放松身心,锻炼精神,稍微一点不舒适都会打断冥想。记住冥想要的是实际,不是形式。但双盘的好处实在太多,也建议慢慢练习。



四:冥想的境界

冥想到了一定的境界,是能感觉到身体在吸收大自然的能量。空气,阳光,尘埃,湿气都能通过皮肤的每一个毛孔得到感知,这感觉很是微妙。

冥想修练很长时间的人,对脑部开发是很大的。先别说一些脑组织的变化,就脾气情绪而言,已经随时都能自我控制。想象一下,一个能自我放松随时控制情绪的人,会有烦恼吗?通过冥想,得到了智慧,智慧其中就是指情绪的平静。

冥想禅修是一门非常好的活动,它不限制场地,不讲究形式,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还不用花钱。掌握了冥想技术,持之以恒,你我都能成为精神大师。精神力强壮,在一切事情上,都能把握得柔韧有余。

当冥想修练到一定境界,走路也能冥想,坐车也能冥想,睡觉也能冥想。禅家就有好几禅。行禅,卧禅,坐禅。就是走路时候修神,也是在冥想。

冥想技术太多,欢迎关注 职业人冥想技术 共同探讨练习。


灵感佛菩萨


谈一点我自己的亲身体会。

我只能从字面上理解什么叫冥想或者打坐。并不能确定我自身的行为是否就是冥想或者打坐。但是我断断续续坚持了有20年。

属于自己所悟,所然。

1、4年前我不再经历感冒。即使再严重的感冒也传染不了我。

2、当我闭上眼睛,呼吸和动作一体的时候,眼泪很快就会奔涌而出。我始终认为,我的泪水是我奉献大地的果实。

3、只要我想,周身立刻就有一股股暖流涌动。

4、不喜白天,喜欢夜晚。特别亲近夜深人静时的大自然,融入。

5、偶尔会做彩色的梦,但始终不明所以。

6、会明显的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在我看来打坐就是要降低自己。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把你的想法,把你的骄傲,把你的自以为全部抛弃,把自己放到最低才能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共振与融合。

人若有 谦卑、恭敬之心,则无往而不得。人有人的语言,万物有万物的语言。信息之所以无法共享,在于人不肯降低自己。当你真正懂得降低自己的时候,你的意识会慢慢融入一切万事万物。虽然你还是不懂,但人与万物的平等会让你有谦卑、恭敬之心。

老子称“水近乎于道”。水是向下流淌的,生命的气息是向下传递的。所以当你和万物平等的时候。才会有气息的交流,契机的融合。这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连绵不断的生命之源在你体内奔涌。

我不强调一定要做到什么?坚持什么?

但我始终认为不能做什么?不去干什么?

前者在于想得到,但往往却得不到。因为你想要的永远都不可能满足。

后者在于我不做错的,恶的。那么剩下来的自然就是有益的。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时时提醒自己“这件事我不能干,我要懂得尊重,懂得体恤……” 。此为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而欲望则生杂然之气。

我始终不赞同剧烈运动,很多的运动员到最后都是百病缠身。真正的养生不在于运动,而在于养心。心态决定生态,心理决定生理。

生理有毛病,大多数是心理引起的。

老子说“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身体越坚强,离死亡越近。身体越柔软,离婴儿越近。

尤其是老年人,不宜过多运动,应修心养性,专气致柔。


自然之子一一来去无意


初步看了一下各位发言 没有一个真正进入到冥想的状态的人 连冥想基础状态都没有做到 谈什么感受和方法

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蒙古族 密宗红教

冥想是一种状态的描述 首先这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半睡眠状态 就好比你的身体睡着了 体内的你还很清醒

首先进入冥想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不能有杂念 感受自己的身体 开始入定不熟练的时候都是感受自己的呼吸

一旦入定 无自我思想 无呼吸 心跳降到非常底的水平

入定后时间会模糊化 几个小时对你来说感觉就是一瞬间 入定后身体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充满了能量

听清楚的人应该知道 为什么那么多高僧 可以打坐那么久 而不痛苦 对于没有入定的人来说 这个过程是相当的痛苦 身体和精神倍受折磨

因为不了解步骤的人 压根就进入不到那种无我的状态 而凭借别人的描述 自己的臆想 能编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有兴趣的可以按一下步骤慢慢练习

找一个能放松身体的坐姿 双手交叉在丹田位置

放松身体 放空自己的思想 均匀有节奏的呼吸 开始时呼吸会很沉重 慢慢感受自己呼吸的气流 因为专注呼吸会抑制杂念 感受 感受 这时你应该感觉到呼吸声音慢慢轻柔 粗壮的气流变成细丝

原本从鼻子到肺部的气流 越来越短 这时你的呼吸会变得非常微弱 频率会非常非常的快

感受 感受 继续感受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 你的耳朵不在嗡嗡作响 你不在感觉的呼吸和心跳

你的身体感受不到周围的物理影响 异常的轻松 这时的你的状态非常放松

这种状态才是冥想状态


VISA黑卡


我曾经在朋友的指导下,开始练习冥想。

朋友告诉我,冥想很简单,呼气的时候想着呼气,吸气的时候想着吸气,其它的什么都不要想,这就行了。

于是,我按照朋友的教导,斜靠在沙发上。呼——吸——呼——吸

不一会儿,就进入了一种无知无觉的奇妙状态,感觉开了天眼,漂浮在屋顶上,看到自己斜靠着沙发,朋友坐在我的对面。

这时,朋友用手拉我,我才元神回窍。然后,赶紧把自己的奇妙感觉告诉了朋友。

朋友说:“拉倒吧!你打呼噜真TM响,都把我吵醒了。”


布鲁伯德


不知道达到这种境界到底啥样,只是记得自己在上大学那会儿,貌似能短暂入定,也就大概三五分钟时间,短暂的入定,然后就精神特别好,感觉一下子就满血复活的那样,即使夏天同学们都会午睡,我也是尝试入定,非常短。刚毕业的时候,也还行,后来红尘日深,杂事更多,就入定不了了,脑海里乱七八糟过电影,以后就再没尝试过了。

所以我总认为我们祖先所说的一些特殊状态,可能真的可以达到,原来我们的社会相对简单,没这么复杂,可能还真行的。

还有夏天我基本可以控制自己流汗,不想流时,能控制,一般条件下身上可以,头顶比较难控制,原来看小说说西藏有密宗,可以控制自己身体机能,没准也是真的呢。

反正挺神秘的,我们的身体真的好特别!



服装新零售之火玫瑰


问题问的是冥想的感觉,但大多数回答却只讲方法和概念。我来说说冥想的感觉。

我曾怀疑我得到的奇幻感觉是不是冥想的感觉,为了得到答案,我加入了多个冥想群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我得到的感觉是,眼前会出现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和视频,这些内容千奇百怪,有古有今,有彩色,有黑白,形象逼真。画面不断切换,内容自己完全无法控制。无论什么影像,都是自己没见过的。比如有看似古代街头的画面,有一群不认识的人从山脊往下行走的画面,就在眼前,非常逼真。还有一次眼前出现一道刺眼的光芒,我怀疑是不是有人用手电筒射我,睁眼一看却没有。

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我进入这种状态的方法非常简单,也很好操作。如果有人想尝试,可以给我留言,我告诉你。


IT与隐私安全


具体什么感觉不太清楚,但是我身边就有一位奇人。

他从小跟着南怀瑾学习,所以他从小就养成了冥想的习惯。

有一次我们在宿舍午休,我第一次发现他从来不躺着,就是俩腿一架然后比个手势就开始冥想。更奇怪的是,在午休铃响结束之后,我们怎么叫都叫不醒他。最后还惊动了救护车。之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可能到达一定境界之后,真的是飘飘乎了吧


Dive要努力


无我无它。

坐禅冥想,我以为是人体回归本心回归自然的锻练方法,没那么玄忽也没那么高大上,更不要用一些晦涩难懂,虚无飘渺的词来搪塞。

如果把人体比作收音机,那么坐禅就象是调谐频道,反复调谐,最后收到台了,收到信号了,你入定了。

入定也没什么神奇,人与生俱来就有的。

只是人类社会进化如此,人人往钱看,人人挣钱,拼命挣钱。慢慢失却本心,忘掉自我。就象收音机放久了不用,招灰,会产生频率漂移。

而坐禅冥想就是一个重新找台,重新调谐入定的过程。

入定后感觉与现实世界完全不一样,无以言表。出定后人也不会那么的心浮气燥。有的是祥和与从容。

入定时你观心观我观世界。久而久之,大彻大悟,人生弹指一挥间,放下一切,看透一切。与世无争方能回归本源。


原上3草



熊雄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两句诗用在冥想上再恰当不过了。

冥想是西方的提法,在东方称为静坐或打坐,至于有什么境界,或有何感觉,导引杂学,问道也好,求佛也罢,须有实证方可说上一二。

上世纪八十年是气功热,当时在求学时也凑热闹练习了相当一段时间,一直到工作,到了九十年代来深圳,因为世事顼多,中间也停了一段时间,总得来说因为实践的缘故,故能说一点个人感受。

一开始练静功的时候,也就是静坐,采用的是道家的意守中丹田,讲究似守非守和逆式呼吸,还有“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间颠倒颠”之类的任督二脉运行等等,当然这个要讲究火候,不然就等于空运河车,为保险起见,也没有追求打通任督二脉。

因为功夫浅薄,没想太多,入静也就是顺其自然,久而久之,上坐后不久就有轻安感觉,就是全身像有轻麻轻胀感觉,人也变得舒服,再继续保持,意识是清醒的,但意识不到呼吸,感觉很久都不用呼吸,身体如云一样轻飘飘的,再深入静坐,感到身体不存在,周围环境也不存在,但意识清醒。当年也就练习至此,也不懂如何提高,当时来说,指导书籍有限,信息来源也有限,又加之后来顼事太多,也没有太深究。

一晃近30多年过去了,现在还常常想起当年的情形,在近10年的时间里,接触了一些佛家理论,特别是佛家的打坐,和道家不同。

现在看来,无论导引术也好,道家静坐也好,或者佛家的打坐,都要求一个静字,就是静心,把意念管住,但引导这个静心的方法各有不同,总之可以归结到四禅八定上,当然各家的叫法不一样,修练方法也不一样,况且这个四禅八定也不是佛家的专利,应该 是一些外道的方法,这个外道不是贬义词,它只是佛教把其教派之外的其他沙门称为外道,如果你站在道家的立场,佛教也是外道。

不管哪家哪派,静坐到一定程度,都有一定的反应。现在以佛家的观点看我当年练习道家的静坐时,意识不到呼吸,那是到了内吸阶段,身体轻飘如云如影,那是一种欲界定,这是最初的一种定。当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时,那是从欲界定走向了未到地定。

欲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静坐都要经过的,有一些人就直接跳过了这个定,所以这个欲界定是很低级的,也容易破坏。在欲界定里,身体的微细感受去除了,这样在身体上导致分心的东西没有了,心就可以真的贴近所缘境,这时身体好像没有质碍,似有似无,有轻飘的感觉,如云如影,但是乐的感受并不多。

到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发现身体消失了,这是未到地定。此后发起十六触觉,这是佛家给的说法,其中滋味只有个人明白,多参考一下书本的理论知识,再印证一下,慢慢地来。

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是欲界里静坐两个境。在这两个境界里,定比较少,慧相对地比较多。在这个阶段,还有讲究,就是明得失,就是不说不显摆,不恐怖,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不妄想,不怀疑。这些需要理论上知识和实证。

再静下去就到了初禅了,这些我也没经历过,也说不好,网上有人说经历了四禅八定,更说不好,虽然理论上看书谁都知道,但实际上一步一步的修是怎么回事,即使有点经验,有没有共性,都不好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