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川藏线从成都出发著名的72拐是上坡还是下坡?

行者骑遇


川藏南线最著名的一段怒江72拐,这段路线位于邦达至八宿这一段318上,从成都方向出发,走到这一段实质是翻越横断山脉中最大的一座山——业拉山之后急剧下坡直插由北向南流向的怒江大峡谷(见下图海拔示意图)。

我本人多次从318线进藏,有一个最深刻的体验,就是318线最险最难度大的就是横穿这段横断山脉,大家打开地图就知道,由于印度次大陆俯冲亚欧大陆板块形成青藏高原,而横断山脉正好处于这个板块冲突的东南缺口边缘上,冲击力由南向北而在这个位置形成外泻泄力,从而使横断山脉走向呈南北方向,而我们从成都一路向西进藏刚好刚好与这些山脉形成九十度横切走向。地理理论上穿越了这些山脉才算真正进入青藏高原。

现在重新回到这怒江72拐这一节点上,由邦达向西(邦达检查站对限速提醒特别严格)缓慢攀升不知不觉中到了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口,之后注意急速下降,我印象中哪止72拐,所以又有很多人称99弯,108拐,总之到达怒江峡谷,怒江边海拔只有2700左右,这一度刹车、打方向盘会令你怀疑人生,仿佛把这辈子开车打方向盘的次数一次过搞掂了。不过这路虽还是以前的路,但武警部队把它修得很好了,基本悬崖边都加固了水泥墩,只要保持警惕,集中精神,控制车速,尽量用低档下坡,就会安全“降落”到怒江边上的。

这一段在318线上绝对是“荡气回肠”的一段,走过这一段,往后再走其他山路驾驶在经验上绝对是上了一个级别的。






百威天地BRAVEWORLD


题主问的很明确的了,从成都出发,往西藏的方向,那么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72道拐是连续的下坡,下到你怀疑人生的下坡。😂

为啥这么说呢?

我当年自驾进藏的时候,唯一遇到的一次刹车过热失灵就是在72道拐这条路上。当时从业拉山口开始下山,进入72道拐的路段,一路放坡下去,将波箱降档到2档,利用发动机拖档来进行控速,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因为刹车使用过多,导致中途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那个惊慌失措啊,你可以想象一下,一边是悬崖,不远处就是接近180度的大转弯......

最后好不容易把车给停下来了,靠在路边等着刹车片降温之后才继续行程。

走这段路,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低档位、发动机拖档的功能,节省对刹车的使用,避免频繁、长时间的踩刹车,刹车一旦过热,很容易导致刹车效果失灵,这种时候,你踩刹车会感觉到顿挫、打滑的效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什么都不要考虑,马上停车靠边,等刹车片自然降温,你更不能对刹车片浇水,否则会容易出现刹车片变形、开裂的情况,给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72道拐也叫99道拐,如果有人提起这样的一个说法,实际上是同一段路。

我是元宝爸爸,亲子旅行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旅行、自驾旅行、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自驾趣旅行


川藏线72拐从成都到拉萨方向是下坡。

楼上各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下坡无疑。这里分享下我之前骑行72拐的小故事,主要提醒注意安全。

“怒江72拐”是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一条路,也位于川藏南线上昌都邦达至八宿区间,这条路也称为“川藏99道弯”,后来也有“业拉山108拐”的叫法,主要原因是这条山路一转又一转,转到最后你根本不可能记得它转了多少圈。有人说是72圈,也有人说是99圈,还人说是108圈。

我是14年骑行的川藏线,4月初出发的,到72拐应该是4月下旬,当时到72拐前一周内72拐出了两个事故,当时确实有点害怕,不过到都到了,那就慢点骑呗。

当时我是领队,队员中有个骑车速度快的,下坡时我一路喊着追他,让他慢点,也看着他拐弯时摔车,不过人没事,起来接走下。

72拐路边有很多路牌,提示注意安全之类的,最出名的是其中一个写着“事故频发路段,此处死亡16人”的路牌,当时有刻意去找这个路牌,但由于速度稍快,没有看到,后面的队友有看到的,停车拍了个照片。如下:

不论是自驾还是骑行,从此处下坡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北京户外运动


我2017年5月18号用时21天全程不搭车骑完了川藏线,从邦达镇到业拉山13公里,落差800米,骑车骑的叫你怀疑人生。从业拉山垭口开始放坡,挑战你梦中的怒江72拐,一路下坡,哪叫一个爽,就象让你放开花钱一样。当时路不太好,中间很多地段坑很多,相当危险,你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的骑行,否则有可能穿下怒江。因此只有平安归来也有的吹,就象我一样,啊啊啊。





开心石头外公


到西藏去自驾318川藏线,没人不知道其怒江72拐,这里就是一段盘山路,既然是盘山路,肯定有上坡就有下坡,上坡和下坡都是相对而言,一方面上山之后,肯定要下山,另一方面去的时候上山,回来的时候肯定是下山。



怒江72拐是去西藏自驾,走318川藏线的必经之地,就在芒康到八所这一段路,到了这里以后每一个车友都会停留下来,拍摄一下72拐这边的一个,壮观的场景,可以说怒江72拐是自驾西藏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一个最大特点。

但是,开车自驾这边,一定要注意安全,就是因为上坡多,下坡多,拐弯多,也就意味着盲区比较多,如果再加上天气因素,特别要注意的事情是,一是一定要在自己的车道上行车,很多车友喜欢压黄线,很危险,二是这边的拐弯都是死弯,需要提前减速,三是特别是一些微型车,前盘后鼓的刹车,一定要尽力使用发动机牵制力,控制车速,刹车作为辅助,等等还有好多,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到西藏自驾,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关注公众号,藏区自驾游,回复关键词,自驾西藏,会有一系列的小常识,等待与你一起探讨。


超级自驾游


成都出发走川藏线的话,当你走到上图这个地方,再往前走就是川藏线上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了。

上图这个地方是业拉山垭口,海拔高度4658米,这个地方是看不到七十二拐的,从垭口往前走,开始下坡,转过一个山梁后一段路,路的左侧是七十二拐观景台,在观景台上,便可以欣赏到带子一样的这条路,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峡谷深处。

其实所谓七十二拐,在观景台上是看不到尽头的,顺延着我们视线,这条路带消失的怒江大峡谷深处,还有很多拐弯。

17年6月与一众骑友骑行川藏,路过此处,站在观景台上往下看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给我的感觉是首先是诧异,其次是震撼,那种对视觉的冲击对心灵的震撼,真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这条路,简直就是人类公路史上的奇迹,奇观,奇葩。

从修路难度来说,它是人类修路史上一个奇迹;从审美角度来说,它是人类公路史上一个奇观;从设计角度来说,它又是一个奇葩存在。


人们对于它的感叹或许不仅仅是它的柔美曲线,还有它的盘旋抬升的难度。

我一个骑友,从业拉山放坡下到怒江峡谷边,返骑七十二拐,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对他的欣赏吧。
↑怒江大峡谷留念


雅韵清香伴知音


72拐,99拐,108拐都是多的意境,实际为118拐。从邦达上业拉山为上坡段。邦达本身处在高海拨,是内地进藏车辆四个避宿地之一。从业拉山哑口开始具体下坡路段,全長为38公里,118拐。下坡时放慢车速,放低速挡,让发动机的牵引力拉慢车速。180度的调头弯较多,有些路段在崖边。落石和路面塌陷时常发生。转弯处盲区很大,一定要守規驾驶,全路段海拔落差为2800米。尽量少呜笛以防空气震动引起落石。沿途有几个加水站,在发现刹车松时可以到加水站用水冷却,价格10~20元。2018年是最近几千最难行的一年,2019年祝自驾川藏线朋友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权权2698


十八弯是上坡,72拐是下坡,直降一千多海拔,爽!


北观狼


本人骑过,是下坡,冲的很爽,但越快越危险,成都到拉萨骑单车,27天,也是个曾经的回忆吧。那段时光很美好








找户外


从成都过去72拐是下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