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1

话说当年太史公司马迁身受宫刑之苦,却依然没有停止《史记》的编撰工作。后来还把自己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偷生的心情写成了《报任安书》,直书“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司马迁画像(网络图片)

后来《史记》完成以后,司马迁却不敢直接让其面世,毕竟里面写了很多宫廷秘事,尤其是当朝汉武帝的事迹(《史记》完成时间大概在公元前90年,汉武帝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41年-前87年),司马迁生怕汉武帝一声令下,《史记》便会付之一炬,所以他把《史记》存放在了他女婿杨敞在华山脚下的华阴老家之中。( )

2

司马迁的女儿,也就是杨敞的老婆司马英,后来在家教育两个儿子的时候,就拿出自己父亲写的《史记》来给儿子们读,尤其是二儿子杨恽,深深地被他外公的这套《史记》吸引住了,读起书来竟然爱不释手,读到动情之处,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扼腕叹息。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网络图片

杨敞死了以后,大儿子杨忠继承了他的安平侯的爵位,杨忠的性格也更像他老父亲杨敞一些,而杨敞的二儿子杨恽可能是看多了《史记》,他的性格也更像他的外祖父司马迁。

3

杨恽从小就在朝中有很大的名气,是当时有名的士大夫,一方面是由于他是杨敞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仗义疏财。

《汉书.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中有说:“恽母,司马迁女也……初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再受訾千余万,皆以分施,其轻财好义如此。”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金银财宝

杨恽最初得到父亲留给他的五百万钱财,便都分给了宗族子弟。司马英死后,杨敞还为杨恽兄弟娶了个后娘,因为后娘终生未生孩子,杨恽待她也有如亲娘,所以岳母去世后,也留给了杨恽数百万的钱财,不过杨恽却没有将之据为已有,而是将这些钱财都分给了后母的兄弟们。

4

杨恽在汉宣帝时期入朝为官,开始做的常侍骑(侍从官),后来因为才能出众,在朝廷诸儒之中也小有名气,被提升为左曹。

霍光死后,霍光的妻子和后人谋反之时,被杨恽先知道了。虽然杨敞生前和霍光关系密切,但杨恽依然仗义直言,后因举报有功,被封为了平通侯,并升官做了中郎将。

这个时候,一方面杨恽觉得自己在朝中有一定的位置,另外也认为当时的朝政较清明,宣帝也是一代名君,便把他外祖父尘封二十余年的《史记》拿了出来,献给汉宣帝,这才使得《史记》得以公开发行。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网络图片

5

杨恽为官,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后来又被擢升至光禄勋,位列九卿。

但是杨恽做官之时,却一反他父亲杨敞的低调行事的做风,经常夸耀自己的如何德才兼备,为人又较刻薄,喜欢揭发他人的隐私。如果同级别的官员有得罪到他的,他一定要用自己的才能压倒对手。所以在朝廷当中,没少得罪人。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网络图片

尤其是得罪了太仆戴长乐,为他带来了祸患。

6

戴长乐和汉宣帝刘询本来是发小,后来刘询做了皇帝,便也带着他的发小一起升官发财了。

位列九卿之一的太仆高位的戴长乐,有些飘飘然了。竟然把宣帝即位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给透露了出来,被人告发之后,被关进了监狱。

被关进监狱的戴长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谁告发了他,想来想去,他就怀疑是杨恽做的,便把杨恽也告了,说杨恽经常拿汉宣帝开玩笑,属于忤逆之罪,就这样,杨恽也被关了起来。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网络图片

汉宣帝看着这两个九卿的大臣,一时之间也不忍直接斩了,就都贬为庶人,撵回家了。

7

被贬回家的杨恽,自然心怀不满,只能靠花钱来发泄了。

杨恽就用着自己的这些年的俸禄所得,既做农耕,也做生意,积累了一些家财。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杨恽种地画像(网络图片)

于是他便经常宾客满堂,饮酒作乐。

杨恽有一个好朋友,叫孙会宗,当时任安定太守。他看杨恽情绪低迷,终日饮酒,便写信劝谏杨恽,劝他不要大宴宾客,应闭门思过。

不料杨恽,不但不认为自己错了,还回信给孙会宗,信中他以嬉笑怒骂的口吻,为自己狂放不羁的行为辩解。还赋诗讥刺朝政。

8

时任典属国的杨恽的侄子、杨忠之子杨谭,也到杨恽的家中劝他叔叔耐心等待,朝廷迟早会重新起用他的,无奈杨恽依然是满腹怨言。这便让一个马吏(养马的官)知道了。

事也凑巧,赶上当时正值日食发生,古人对日食认知一般是有世上的人做错了事才会发生日食( ),这个马吏便上书告发,说日食发生都是因为杨恽骄奢不悔过所导致的。

司马迁的外孙向汉宣帝奉上了《史记》,最后却因为讽刺汉宣帝而死

网络图片

随后,杨恽便再次入狱。查抄杨恽家时,还在他家中搜出了他写给孙会宗的回信《报孙会宗书》,汉宣帝看后勃然大怒,判了杨恽大逆不道之罪,将杨恽腰斩、孙会宗和杨谭也因为没有劝止杨恽而被贬为庶人。

随着杨恽的身死,《史记》也没有再向社会广泛传播了,直到东汉中后期,《史记》才真正的得以流传开来。

水言水语

通过对杨敞、杨恽这对父子的人生做一对比,不难发现,低调做人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坏事,即便杨敞的“怂包”表现被人诟病,但是身居相位的杨敞至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他的政治才能,而杨恽,即便空有一身抱负,不论是文采、还有德行,都是出类拔萃的,然而却因为其高调的作风,尤其是情商的低下,导致其最终以悲剧收场。

他的政治才能得不到发挥,空有一身本领又有何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