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長壽之鄉的5大飲食祕訣,照著吃你也可能長壽

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民族追求的目標,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壽。但如何才能做到長壽呢?根據人們對我國六大公認長壽之鄉的調研發現,影響長壽的關鍵因素包括基因遺傳、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和飲食結構。四大因素中,飲食是完全可以自己控制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長壽老人的飲食秘訣,學會他們的飲食方法,你也可能長壽的哦。

長壽之鄉的5大飲食秘訣,照著吃你也可能長壽

長壽的飲食秘訣

1、食不過飽

善養生者“食不過飽,飲不過量”,國學裡也有“不飢而食、食不過飽”的說法。吃飯七八分飽就好。從生理功能的角度來說,一次攝入大量食物,會使食物積滯在腸胃中,加重腸胃負擔,影響消化功能,長期下去就會引起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從長遠反應來看,經常飽食無度,不但會引起肥胖,還可能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因此,飲食有節比終日飽食更有利於健康長壽。所以民間有“飲食七分飽,無病活到老”、“吃飲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的說法。

2、飯菜清淡

飲食清淡是排在健康長壽秘訣之首。飲食清淡並不是指不吃肉、蛋、奶,只吃素,而是說低鹽、低糖、少油、少辛辣,烹飪以植物油為主,就是口味比較清淡。長壽的人一般不吃或少吃含添加劑比較多的加工食品,大多以天然穀物、豆類為主,經常吃奶製品、豆製品和適量瘦肉、魚和蛋類。

3、合理搭配

俗話說“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想要健康長壽,飲食上應遵循“粗細搭配、葷素兼有”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營養補給充足和膳食平衡。每天的膳食應該包括穀類、薯類、新鮮果蔬、畜禽肉魚蛋類、豆類、堅果類等,每週食用25種以上食物。中老年人每天吃的糧食品種最好雜一些,每天攝入50~150克雜糧,以細糧為主,粗糧為輔。全粒穀物和豆類在長壽老人的飲食中佔比很大,同時還應大量食用應季蔬菜和當地盛產的食物。有研究表明,最利於長壽的食物就是綠葉蔬菜,經常食用青菜的人死亡風險比不吃青菜的同齡人少一半。

4、保持食物原味

健康的食物還要有健康的烹飪方式。長壽鄉的老人都習慣於用蒸、煮等烹飪方法,不用或少用煎、油炸、燒、煸等方法烹飪食物。這樣既能保持食物原味,避免加工過程中營養素的流失,又能防止食物在高溫下產生致癌物,有利於健康。

5、多嚼幾下

有一種長壽處方叫細嚼慢嚥。祖國醫學也對細嚼慢嚥做了不少論述,《養生庸言》:“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嚥下。”;《千金要方》:“食當熟嚼”。食物在口中多咀嚼30秒可以中和、消除食物中有害物質的毒性,提高飲食安全性。細嚼慢嚥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可以減輕腸胃負擔,食物磨得越細碎,進入腸胃之後消化就越容易,更利於營養成分的利用吸收。老人牙齒磨損,消化功能減退,所以更需要慢吃慢嚥,切勿“囫圇吞棗”。

看完以上長壽來人的飲食秘訣,你有什麼啟發嗎?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學會他們的飲食習慣,你也可能長壽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