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一直以来,在多数西方精英乃至不少中国公知眼里,中国人缺乏创新,甚至不会创新。这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当然不值一驳,毕竟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化不是抄袭来的。

毫不讳言,现代工业与科技以西方的理论和道路为基,中国因为长期闭关锁国落后了西方500年,失去了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但这并不代表中国人会永远落后。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中国人的智慧始终会发出灿烂的火花,创造出璀璨的成果。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尽管被西方诟病为“山寨”“盗窃”,中国企业在光伏、高铁、电信、核电等行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某些领域对西方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当然,中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经过了引进、吸收、转化等进步的过程,曾拜西方为师。但随后的提升,则是脱离“西方师傅”之后的创新。在某些人眼里,这些学习、集成别人成果的创新,不那么“颠覆”,不那么“革命”,算不得真正意义的“创新”。但掐指一算,近十年来,西方产业界又有多少这样的创新?

实际上,作为后发国家,跟随、集成、提升是创新的必由之路。华为的崛起、BAT的壮大已经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可靠和有效。由于西方陷入经济衰退、治理失序的泥淖中,这条路对中国企业来说,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正成为战胜西方企业的“法宝”,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威力。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一个近14亿人、GDP超13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这个庞大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肥沃土壤”。日本、德国企业界曾反思,为何在自己国家出不了阿里、腾讯、百度等足以与谷歌、亚马逊、脸书抗衡的世界级企业?他们认为,是因为没有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与市场。

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将在未来产业与科技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政府对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对产业规划的不断完善,拥有庞大人口与市场的中国将成为企业最佳的“实验场”,中国企业将因此拥有西方企业不可企及的“主场优势”。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近年来,中国企业依靠这种“主场优势”,在光伏、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特高压电网、新一代网络通信等领域取得的进步已经让西方企业“压力沉重”,这也是近一年西方联合打压华为、中兴,唱衰中国光伏、高铁、核电的重要原因。

其实,任何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无不经过长期的学习、借鉴和集成,西方企业概莫例外。中国企业应摒除种种干扰,更加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主场优势”,走好跟随创新、集成创新之路。不过,随着西方对技术转移,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监管日趋严厉,中国企业“拿来”的成本将更加高昂甚至被阻绝,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自此断绝。

当今世界与40年前已大不相同,当今中国与40年前也大不一样。中国与世界已融为一体,中国企业的触角早已遍及世界各地,西方要将自己与中国完全隔离,几无可能。即使有一天,中西方交流受阻,已掌握现代科学理念、方法与工具的中国企业,凭借自力更生,背靠中国庞大的市场,深耕“一带一路”及非洲、南美等地,依然会取得成功。

企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创新,经过四十年的积累、模仿和学习,中国企业早已度过了“一穷二白”“两眼一抹黑”的状态,中国企业创新拥有了很好的条件。中国企业家应摒弃“小富即安”“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上进行突破,在理论与技术等原始创新上做出应有的建树。

当然,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要在理论与技术上做出原始创新不太可能。但“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些企业可以集中力量,在行业细分领域和具体技术环节上进行突破,成为细分领域的“行业冠军”。

总之,中兴与华为的不同道路与命运告诉我们,唯有走创新之路,在技术上赶超西方,中国企业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本文有删减,若需《中国职业经理人》原文本阅读、商务合作,请联系本社蒋女士

固话:023-65356251 手机:15823205452(同步微信)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推动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

推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行建造中国职业经理人公共服务市场体系

推广培育中国职业经理人新文化和社会生态环境

为职业经理人服务 为企业服务 为会员服务

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山寨,盗窃,强迫技术转移 中国企业真的天生缺乏创新?

欢迎关注重庆职业经理人协会官方微博获取最新资讯

中國職業經理人雜誌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