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本文由百家號一觀古思提供首發,如需轉載,請聯繫百家號一觀古思,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但是,王保保就是王保保,別看當初在太原城下敗的有點窩囊,其實肚子裡還就是有幾把刷子的,事實證明一切:一年前僅帶十八騎倉皇而逃,一年後不是變戲法一般又恢復了十多萬兵力的大軍麼?就這能耐當世能有幾人?所以,王保保還是指揮大軍重新包圍了蘭州!這次進兵王保保祭出了三把神沙:第一把神沙是政治範疇的,王保保一反元軍常態,下令部隊不準擾民,擅動民間一物者拿腦袋賠償;第二把神沙乃是一把暗刀子,親自挑選了五千多名死士敢死隊員在包圍蘭州的當夜實施偷襲登城;第三把神沙?王保保暫時保密,只是在做準備工作。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其實,在三把神沙背後,王保保還準備了一個真正的殺招,那就是釣魚戰術!蘭州就是魚餌,自己裝出一副大魚吞餌的樣子,實際上扮演的是釣魚人!王保保大軍主力距離蘭州還有幾天路程之時,第一把神沙便漫天灑下!與其同時,第二把神沙也果斷出手!對於大明守將張溫來說,一場實力懸殊的蘭州保衛戰這才算正式拉開了帷幕。自然,蘭州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兵,而最捷近的明軍也在數百里之外,更何況,任何城池的守將也無權自主出兵增援蘭州,除非再碰上另一個李文忠!若是坐等南京的皇帝下旨出兵?張溫極為清楚,那時一切都晚了,數千裡往返需要幾個月時間,王保保會給蘭州留出這麼富足的時間嗎?不管怎麼說,這種事只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張溫還是派遣了幾路飛騎馳往南京以及距離最近的明軍駐防城池,張溫清楚:問題的最關鍵處還在於蘭州城本身,再具體一點就是他自己。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守不住蘭州城頭,皇帝派來再多的救兵都是無用,而守城的最關鍵有兩個階段:最初的幾天與長期的苦熬。王保保第一把神沙撒出了:派兵於沿途各地張貼了許多告示,內容千篇一律,著重強調自己是真命天子派來的天兵,是解救黎民而來,救窮人脫苦難,自己的隊伍來到面前,還逃跑幹麼?普天之下牧民農民是一家,你們是大元帝國最可靠的同盟軍,是我們準備依靠的基本力量,所以,本大帥決定:從此不殺人、不放火、不搶糧食,還要分給你們糧食、土地、老黃牛!你別說,還當真有不少老百姓相信了這種政治思想教育,從藏匿的大山深處試探著跑了出來,一經接觸,果然與先前來的那股韃子兵不大一樣,大兵們還就是態度和藹,規規矩矩,竟然沒有一名元兵膽敢進入老百姓家門!這當真是老虎吃齋、野狼唸佛的時代到來了?這種利好消息一經傳播,頓時引起轟動,鄉民們開始逐漸迴歸自然,好似又能正常種田納糧了,當然,也有多數被害苦了的百姓不信這一套,繼續撇家流亡:誰見過狼不吃肉、狗不吃屎、小羊不啃麥苗?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總之,王保保第一把神沙祭出效果明顯,元兵駐地開始出現一派軍民魚水般和諧,百姓居舍房頂的炊煙越來越多,這是對元兵表示信任的炊煙:到處埋藏的那點糧食終於主動挖出來了,不然,拿什麼東西煮的飯?第二把神沙也實施順利:就在王保保大軍兵臨城下的當晚,五千名突擊隊中其中一部便悄悄爬上了蘭州城頭。實施順利是一回事兒,能否實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兒,登城後的那部分士兵沒有一人能夠回來,那狡猾的張溫竟然有所準備!士兵們借夜色掩護,悄悄爬上城頭,還沒來得及吶喊歡呼,便被一陣戰鼓響幾乎震暈,隨即便是大刀長矛連捅帶砍,瞬間城頭火把四起,於蘭州城頭立足未穩的夜襲隊員們如何能夠抵擋人家早有準備的伏擊?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欲待堅持等候城下爬上更多的同伴,已經不可能了:明軍準備了無數綁上鐵鉤的長杆,幾人抱住一根,專門勾住元軍雲梯露出城頭的那部分,喊個一二三,全力往外推,其結果是一串元兵跟著雲梯被翻進了護城河,大部摔死,少量負傷退下。這種情形!還有繼續的意義麼?城頭殘餘倖存元兵無奈扔掉武器,試圖保住一命,誰知,這蘭州城內的明軍與以往遇到的不同,並不遵守優待俘虜的一貫政策,元兵扔掉武器,明軍卻開始扔人,全部被扔下城頭,蘭州城牆下血肉模糊,一片狼藉中卻還不斷傳出瘮人的慘叫!這下誰還再有膽子接近城牆?甚至連弄走屍體或救回被摔的半死不活的重傷號也沒人出頭:救回一名傷員,不知要賠上幾條健壯小夥,這生意哪個肯做?怨不得城頭守軍狠心殺俘,蘭州城不知要被圍多少天,有限的糧食哪能被無限的俘虜兵消耗掉?主將張溫還有另一層用意,以血淋淋的事實來警告元兵:凡登上蘭州城頭者,殺無赦!

王保保用計進攻蘭州城

王保保可不願意進行這種消耗極大的攻城戰,再說真正的用意也不在於一個蘭州城,這個刺蝟一般的肥肉團,擺出吞掉它的架勢來即可,沒有必要弄傷自己的喉嚨。第三把神沙出手了:沿蘭州城四面挖壕數道,用深壕之土聚土成城,一座在東關坡上;一座在鎮遠橋北偏東,前者用來防禦東來增援明軍,後者用以控制黃河渡口。這是擺出了堅決不走了的架勢,讓城內的明軍人人知道:你們唯有一種命運,將被活活困死在城中!據重修皋蘭縣誌載,這兩座城被後人稱為王保保城,其舊城址遺蹟至今尚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