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共享经验03期:一个考研失败者的心路历程

网友一:

回想我过去的一年,经历了很多失败,迷茫而无措,生活轨迹也往另一个方向走去。2017年10月,保研失败,不是因为挂科,也不是因为成绩不够优秀,更不是因为科研能力很差,因为某些内幕原因,我被别人换掉了,那个时候我也拿到了某985高校的保研offer,却因为学校关系户,让我大学三年的努力付之一炬,没有什么原因,社会就是这样,你不得不面对。

我不甘心,保研失败后,我又加入了考研大军,三个多月的挑灯夜战,考完后,我以为成绩应该还不错,可是我高估了自己,考研成绩出来,给了我当头一棒。

连续经历两次失败,我不敢打听别人的考研成绩,不敢看朋友圈,不敢联系别人,也不想被联系,更不想别人问起我的成绩,可是分数出来之后就是过年了,难免走亲访友,被很多人问起考研怎么样,我只能回答“会去找工作”。我知道,我辜负了很多人对我的期望,虽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来,也努力开导我,不想让我伤心。

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下去了,空想无法解决任何事情,也无法让我走出这种困境,生活还在继续,这并不是终点。春节之后,我继续去实习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少我遇到了不错的实习公司,实习时的上司,教了我很多东西,也让我深刻认识了我准备踏进的这个行业,改变了我对很多事情固有的想法,让我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

世界之大,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文凭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虽然它很重要,但也不要太过于执念。终身学习,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应该保持的一种状态,这也是目前教育体系下,以成绩论成败所不能让我体会到的一点。

共享经验03期:一个考研失败者的心路历程

网友二:

我是一名二本、三跨、一战二战均失败的考生。关于考研,我有太多话要说……

我本科专业是工科类,出于对金融学的喜爱,在两次考研中都跨考了金融学。一战东北财经大学,二战中央财经大学,二者都是在专业领域内排名靠前的学校。

一战只考了300分出头,其失败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是「第一次考,而且还是三跨,对考研和金融学了解并不充分」,没考上理所当然。

抱着不甘心的态度,又给了自己二战的机会。以为二战会积累经验,结果肯定会比一战好得多。事实上,二战的专业课确实比之前学得好了。于是这次我进了复试,但却在复试中被无情淘汰了。

得知复试没通过的时候,伤心是有的,但更多的,好像是麻木。是的,去年二战复习时,最大的感触就是“麻木”,动力不足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诚不我欺也。

二战时我在家复习,爸妈平时上班也不在家,也没有人干扰我学习。刚开始学习还是斗志满满,但是逐渐地,到了10月份,压力逐渐加大的时候,我的动力值却在直线下降。知道时间不多了,却怎么也提不起来精神和兴趣。天气好的时候,我就搬个小板凳在阳台上晒太阳,懒洋洋的,颇像个安享晚年的老人······

爸妈有时候也会问起来我的学习状况,都被我敷衍过去。他们知道我是二战,也不敢问我太多,怕再给我增加压力。

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压力根本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大,再学去年学过的知识点,再经历一遍去年的心态,激情都已经褪去了,只会越来越疲。

二战复试被刷后,工作了一段时间,也纠结了一段时间「要何去何从」的问题,最终决定三战。这是背水一战了……

共享经验03期:一个考研失败者的心路历程

网友三:

个人觉得最好带着“疑惑”与“求知”的目的去读研。

因为在考研的过程,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把你所“疑惑”和“求知”的问题或事情进行深入的了解。就算考研失败,你所收获的就是这些你想要弄清楚的,也是最核心的东西。如果你只是抱着“拿到研究生文凭”,“只想考上这所学校,完成心愿”等,而没有其他更清晰的本质性目的,那么考研失败后你会发现你浪费了整整半年以上的时间,并且落后于身边所有的人。

再者,考研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有考研英语和政治。这两门科目对我来说很大部分是考研后基本用不着的,尽管我在专业科目上略有收获,但还是嫌前两者多多少少有些浪费时间。因为在我看来,考研英语除了单词量提升,基本没啥提升。

因为考研英语不需要锻炼听力和口语表达,而恰恰一门语言最核心就是听说。政治就更不用说了,政治视野需要在专业上到了一定程度才会主动去理解的一个领域。因此这两科对我眼前的发展并不是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让我用掉了宝贵的2-3个月的时间去做所谓的应试事情。

共享经验03期:一个考研失败者的心路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