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人带村民历时36年,系绳索悬崖上开凿9公里水渠,几次差点送命


一个多月前,电影《天渠》在北京举行首映式。电影《天渠》根据贵州遵义平正仡佬族乡黄大发老人故事改编,黄大发在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状况下,历时36年,带领村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让人叹为观止的 “生命渠”。

今年83岁的黄大发居住的团结村以前叫草王坝,地处黔北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过去,在我们草王坝村的时候,单身汉比较多,很多都谈不了媳妇,在当时没有水和大米,女娃娃都往外走了。” 在1995年前,全村的灌溉和人畜饮水只有依靠山坡自渗水和一口望天井,如果要前往山脚的溪河里挑水,往返要花4个多小时。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耐旱的洋芋、红薯和苞谷,“苞谷沙”是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就是村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支撑黄大发几十年不断挑战水渠的,就是这个心愿。

上世纪60年代,受“红旗渠”精神感召,23岁的黄大发立下引水誓言,带领村民用土办法成功开凿了一条长116米的隧道,但村民们不懂技术,仅凭肉眼和竹竿进行测量,甚至用黄泥巴代替水泥糊渠壁,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89年,这位54岁的老支书自费到枫香区水利站,从基础开始学习水利技术。为了争取工程立项,从草王坝到山下城镇几十里的山路,黄大发来回跑,1991年年底,工程批下来了,上级也拨了几万元经费,却仍有1万多元需要村民自筹。这让当时人均年收入只有80元的草王坝人犯了难。黄大发连夜挨家挨户劝说,除了执着和诚意,还有他对村民立下的“军令状”——“修水渠,我愿意拿自己的命来换”。

资金有了,群众动员起来了,技术人员到位了,1992年正月初三,引水工程开工建设。黄大发带领全村200多名村民背着钢钎、二锤,自带干粮,第二次进了山,踏上艰苦漫长的修渠之路。

按照施工方案,修渠工作由施工队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紧跟其后砌墙筑渠。修建水渠需要经过3座大山,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其中以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为险要,需要在悬崖峭壁上精确画出水渠走势,然后在悬崖上凿出半幅隧洞才能通过。

在擦耳岩,有一处倒悬的崖壁直立如刀,离地面300多米,专业施工人员都不敢过去。年近六旬的黄大发二话不说,把麻绳系在自己腰上,让人从山顶一尺一尺往下放,人悬在绝壁处,用锤子一寸一寸凿,一尺一尺敲。

有几次,黄大发甚至和死神擦肩而过。在修一个隧道时,炮响之后黄大发第一个进洞打钢钎。钢钎拔出来才发现,上面的黄泥赫然粘着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刚开始,装药炸山,由于缺乏经验,黄大发还没走出“雷区”,村民就开始放炮,黄大发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头才躲过危险。


图为在第一次修渠过程中,黄大发的右手中指被石头砸断。

1992年,黄大发准备第三次进山修渠,这次全村100多户村民,卖了自家的包谷、鸡蛋和蜂糖,凑了一万多块钱陪着他。为了支持草王坝修水渠,当地政府也从不宽裕的财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38万斤包谷。

村民徐国泰说,“先去试,他拿绳子套起,从草丛里梭下去。做了一个试探后,才让村民们去的。”就这样,黄大发与200多名村民,长绳系腰、依山而下,一斧斧一凿凿,用3年时间打通了这条天渠。

1995年,水渠的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了草王坝村,浸润了亘古干旱的坡地。全村杀猪摆席,隆重地举行庆功宴,黄大发和村民们都流下了热泪。

这个今天看来也堪称“人间奇迹”的水渠工程,从1960年黄大发带领村民第一次修建开始,至1995年全线贯通,历时36年,如今,以黄大发名字命名的“大发渠”,已滋养了一方水土20多年,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的人畜饮水问题,还能灌溉良田,村民天天吃大米饭的梦想早已成为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