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前几天和同事攀谈,竟意外总结下了一套艺术留学生挂在嘴边的“问题三连”!

  • 什么专业比较好?
  • 哪所院校比较好??
  • 留学成本要多少???


2333333,其实康石石每天在文章当中都在不断地为同学们进行解答,SVA平面设计什么风格,RISD本科如何申请,英国皇艺的成功申请经验,哪国花费贵,哪国花费便宜,哪国性价比高!

但还有一个问题至今好像还没聊过:就是在中国计划送孩子出国艺术留学的家庭眼中,花费20倍的价格去国外读个本科,到底有多大的意义?或者说,本科艺术留学性价比高不高,到底划不划算?

一、体验过国内本科的同学,80%都想留学


先说国内外本科教育,最明显的差异↓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清华美院本科系所设置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罗德岛设计学院专业设置


仅从专业设置上看,国内外就已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比如国外常见的插画专业,在国内便极少设立,而与画画相关的专业大多细分至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媒介划分,而未以用途或目的而划分;同时,当下中国用人市场急缺的交互设计人才,却几乎在艺术高校教育之中没有专门培育。

  • 室内设计 | 清华美院VS罗德岛,中美最强本科院校你怎么选?
  • 建筑设计 | 本科教育,你上"清华"还是"康奈尔"?
  • 珠宝设计 | 保底or顶级?伯明翰城市大学作何分量?


以上是之前康石石专门为大家详细展开的深度探讨过国内外的教育现状详情,如果精简概括,大抵可以总结如下:

1. 国内注重传授知识,国外注重自学知识

2. 国内注重传授方法,国外注重传授思维

3. 国内注重考核结果,国外注重全面审查

这一点,康石石的同事ANYA老师(目前在汉艺的上海校区任教),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读书时,便深有感触:

当时的我对SAIC的自由性一无所知,拥有了自己选择的专业课+学校安排的必修构成的课程表。但在连银行卡都没法办理,刚刚走出“为高考努力”的17岁,第一节课听到项目内容“到学校外面的美术商店随便找个东西,随便做个内容”时瞬间崩溃。国内院校大一必备的三大构成课,在SAIC属于painting部门下,如果不选择这个专业完全可以不去学。所以第1个项目我做了个拼贴雕塑,其他同学有绘画、泥塑、各种神奇装置,然后站在同学面前做review,可以说从第一节课,我就没有了“画不好素描做不好设计”的壁垒,建立起了艺术基础=表达+设计思维的认知。


二、相较国内,国外读本科有什么超值机会?


1. 更快速拓宽眼界的机会

学艺术,谁都怕没灵感。在国外,同学们有更方便的看展渠道以便快速高效的获取灵感。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没事泡一泡,既能提升审美,还能学习大师的创作方式,借鉴优秀的设计作品,灵感也就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

以伦敦为例,Tate Modern、Saatchi Gallery等等,有名气且内容丰富的画展数不胜数,整个城市都被浓郁的艺术氛围包围,看展更是人们的生活日常。很多院校的老师也会为同学们整理出画廊名单,让学生逐个去做调研。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Tate Modern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Newport Street Gallery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有些院校老师会提前与展览策展人沟通,让学生深入了解展览的策划、展品、艺术家、展览方式等等。相较而言,国内的展览资源就没有那么方便获取,同时将看展所得转化为创作的效率也不够理想。

2. 涉及范围更广的实习机会

在国外,不论是偏艺术类还是商业类的院校,通常都会有很多与校外企业合作的项目。比如金斯顿的插画专业,院校会要求学生为博物馆从限定季这个点出发,思考整个视觉设计,包括网页设计、线上线下视频、周边产品等等,这样的活动到大二会逐渐增多,这样的状态下,学生通常无比高产,实践机会很多。而且可以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性、商业性也都会兼顾,对于未来求职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项目创作经验。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3. 更出色的生活社交能力

很多同学出国后会发现,在国外,本科的中国人相较研究生会少一些,在社交方面有更多样化的文化交流环境。同时,研究生出国留学很多时候能够申请到宿舍,而本科学生大多需要自己租房。因此,在对国外文化及语言还未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同学们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快速精简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在短期内寻求最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生活技巧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也同样适用。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三、就业起点不光体现在薪资的高低


海归设计师有多值钱,多稀缺就不谈了,因为薪水只能衡量职位对于公司的重要性,但无法完全担保你的未来。

比如,最近康石石看到一家垂暮的同行某机构市场副总裁职位,年薪80万求聘英才救急。但真的会有人才去吗?至少康石石不这么认为,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换作我选择东家,我一定看这家机构的未来,或者说东家能够为我带来怎样的成长,而不仅仅是薪资待遇的多寡。说的再直接一些,能看透局势的人才,眼里不光有钱,也不会选择工资虚高的职位,看未来和看自己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对于发展更为重要。(这其实也是康石石对大家的一些求职建议。)

再说回来,其实很多优秀的海归设计师,在回国之前都会选择先在国外就业实习,比如建筑本科毕业先在美国的SOM, H&C, OMA等国际事务所积累项目经验,尽管工资不高,但是回国后将异常绽放光彩。

同时,各位经历过国外校园4年的磨练,会令你具备相当的韧性,或者说超人的潜力:


出国读本科:花费20倍的意义何在


汉艺2017届学员,去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后的真实感受


出国你就懂,为啥国外学生那么优秀了,全是从时间榨汁机里挤压出来的满满汗水。当然也正是有这样的环境,我们才有时间参加院校内不同专业间的跨学科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在项目创作的磨砺中,具备更为全面的思考能力与敏锐的创作嗅觉。

反馈到实际的就业,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全能”的适应力和发展潜力,这让同学们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以上所说,其实无非是想告诉同学们,人生非常长远,尤其你们才刚刚即将步入大学校园。如果康石石是一个乞丐,那我满脑子想的会是下顿如何充饥;如果康石石是一名蓝领,那可能想的是下个月会不会涨薪;如果康石石是一名设计师,那康石石脑中想的会是如何出色的完成设计项目;如果康石石希望在未来有所作为,那我一定不会在乎今天自己付出多少辛劳,如果有资本,有体能,有机会,就要全力以赴,未来不会亏待你的任何付出。


艺术留学&艺术作品集咨询:

汉艺国际教育--康石石作品集指导团队

垂询电话:400-879-06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