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山东出的圣贤、名人居士和将军这么多,但唯独没有出过皇帝?

梦想小王


首先,这跟山东人讲究“忠义”有关系。

山东是孔孟之乡,讲究的就是忠,讲究的就是义,山东人没有造反称帝的念头。山东出好汉,但是好汉们揭竿而起之后,讲究的是“替天行道”,而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隋朝末年,山东的好汉秦琼、程咬金,最开始要么是官军,跟着上司造反,要么组织队伍护卫乡里,没想过造反,而且上的是河南的瓦岗寨,领头的是跟着人造反过一次没成功继续自己造反的李密。

宋朝的梁山好汉,打的旗号就是“替天行道”,首领宋江心里时时刻刻想着的是招安,招安之后,带着好汉们干掉了胆敢称帝的方腊。

山东人讲义气,但是,真的能当上皇帝的,没有一个是讲义气的。

江苏的刘邦当上汉朝皇帝,韩信、英布等人都死了;河南的赵匡胤当了宋朝皇帝,“杯酒释兵权”了;安徽的朱元璋当明朝皇帝,开国的功臣几乎杀了个遍,似乎就只有汤和等几个人得以善终。

地理位置,说真的,山东从来都不是天下的中心,而且易攻难守,远不如隔壁的河南、河北。在地形上,虽然山东有一部分地区是山地,但是没有天险,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地势,反而是平原与丘陵地带为主,能够产生山东响马、产生山东好汉,却没法产生山东皇帝。

山东也不适合作为最中心的称帝的根据地。秦汉之后,哪怕最乱的乱世,有胆子在山东建立国家的,也只有从山东外边狼狈逃来的鲜卑慕容氏。

山东的人口也不够,现在的山东是人口大省,古代的山东,人口还真的不算多,也就没办法组建足够的军队。


齐鲁壹点


龙脉风水神马的纯属子虚乌有,主要是山东人不敢、不想也不愿当皇帝,根本因素在于山东人保守的思想、忠君的观念和朴实的性格。

中国有2000年多年的封建历史,400多位皇位,但正统王朝的皇帝中,既没有山东人,也没有姓张的——这两个全国人口最多的群体之一,而我恰好同属这两大群体。

做皇帝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自己造反开国,二是合法继承皇位,三是别人主动禅让。

第一种,自己起兵开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乱世之际,只要胆子够大,敢打敢拼,就有做皇帝的机会(比如刘邦、朱元璋)。

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起兵造反是一种极致的“改革创新”,风险很大, 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甚至株连九族。山东人一向思想保守,乡土观念浓厚,注重亲情,不爱搞改革创新,自然不敢或不愿冒巨大风险,还不如稳稳当官僚和将军,博个功名,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即便改朝换代也不至于大祸临头。此路不通。

第二种,合法继承皇位。山东人当不了开国皇帝,自然也不能合法继承皇位。此路不通。

第三种,别人主动禅位。真正主动是不可能的,只能搞禅让。但历朝历代这么干的都是权臣(如曹丕、朱温),干了以后要背一世骂名,死后也要挨骂几百年,这完全违背儒家提倡的忠君思想和君为臣纲的伦理纲常。

山东正是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发源地,一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自然不会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另外,山东人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厚道、实在,不擅长权谋,不爱耍阴招,但想要当皇帝,靠实在简直是找死。此路不通。

正因为思想保守的传统和儒家忠君观念影响,使得这个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文化大省没有出过正统王朝的皇帝,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山东出了很多圣贤、名士和将军。

山东虽然不出皇帝,但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却都要跑到山东泰山封禅,跑到曲阜孔府祭孔,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文化现象。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皇帝所在之地应是居高临下、府瞻天下,山东就不被这种条件。从战方略上讲山东易攻难守、无险可守、腹地太浅 没有退路。从五行上讲,皇帝需要有水的灵气,金子般的锐气,而山东五行属木。再有一点在古代山东从来都不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古代以农业为主,而山东并非粮食主产区。最主要的是山东的文化,齐鲁大地是圣贤之地,山东人多豪气少权谋,多豁达少城府,尊天道守规矩而少反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