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我們很自然想到的就是古城深巷中的世代傳承的手工匠人。或者是國企手藝廠內用盡畢生心血研究傳統工藝的總工藝師們。

然而安徽合肥的王劍,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徹底打破了我們想象中的理所當然。作為火車司機的他,業餘時間在蛋殼上玩起了雕刻,技藝逐漸精湛的他還在2008年成功申遺,躋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行列。

一時間,好奇的媒體紛紛將目光轉向了這個“火車上的非遺傳人”,他申請的“廬州蛋雕”技藝,也因此名聲大噪,廣為人知。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合肥蛋雕匠人 王劍

王劍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就職於上海鐵路局合肥機務段的他是一名火車司機。每天開著火車將一批批旅客送到目的地的生活雖然踏實卻又略顯枯燥,而喜愛安靜的他就是一個混在人群中沒人會留意到的普通人。

下班後的王劍喜歡倒騰書畫,養養鳥看看魚,為了給自己的書畫作品提款,他就買來雕刀自己琢磨這學會了刻章。這也為他後來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王劍作品 《東方明珠》

王劍人生的轉折發生在1993年。鄰居的婦人生了小孩,按照當地的習俗是要給附近的居戶送紅雞蛋的。王劍見到送到家裡的一筐紅雞蛋上面顏料塗得不均勻,顯露出紅白相間的樣子,頓時心中起意:既然雞蛋上可以畫圖案,那拿蛋殼來雕刻豈不更好看?

說幹就幹,他拿起桌上刻印章的雕刀就開始試驗起來。因為之前紮實的中國畫及刻章功底,王劍的第一個作品就取得了成功。從那以後,王劍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蛋雕藝術。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王劍作品 《和諧高鐵暢行天下》

蛋雕被稱為世界上最脆弱的藝術之一,正如王劍所說,它需要的是細心與耐心。薄薄的蛋殼,稍不注意太用力蛋殼就透了,而雕到半途若因缺乏耐心而浮躁起來,更是容易蛋碎而前功盡棄。

其實蛋雕技藝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用雕刻刀在顏色較深的蛋殼上,將非圖案的部分雕除,留下顏色深的部分來展現圖案。另一種則是用各種工具進行鏤空的鑽刻。而最後一種就是將前面兩者混合起來進行的高難度“混刻”了。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上海蛋雕大師袁家釗混刻蛋雕作品

蛋雕工藝離不開清洗、畫稿及雕刻三大步驟。而其低門檻的入門限制,事實上也使得它十分方便業餘愛好者進行嘗試。

首先用銳器在蛋的尾部開一個小孔,可以使用習慣輔助將裡面的蛋黃跟蛋白清出。而為了作為藝術品的存放,還要注意加入清水清洗乾淨蛋殼內部殘存的蛋質,以防以後滋生異味。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之後可以將設計好的畫稿用鉛筆在蛋殼上先簡單描繪出來,以方便後期的雕琢。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接下來按照畫好的圖稿用雕刀颳去不要的部分,留下畫面,一幅簡單的蛋雕作品就算是完成了。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這種形式做成的蛋雕被稱為“留皮蛋雕”,其實就是用留下的深色蛋皮來表現圖案。

但發展到後來,蛋雕技術逐漸成熟,蛋雕匠人們甚至可以通過下刀的輕重緩急運用,來選擇保留一淺層的蛋殼、或者一厚層的蛋殼、或者完全剔除蛋殼來製造留白效果。

使作品具有層次感、明暗感,猶如在宣紙上作畫,有水墨之分五色的韻味。這種將蛋雕技藝與中國水墨畫結合的獨特手法,正是王劍“廬州蛋雕”的擅長表現形式。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建國60年精品展金獎 王劍作品《國與家》

除了日漸高超的過人技藝,王劍令人佩服的,還有他對待藝術的誠摯態度。

跟很多出了名之後的人不同,王劍不想將蛋雕變成自己謀生的工具。他將廬州蛋雕當成一項民間藝術,並且對這項藝術給予自己的重視與尊重。

面對慕名而來的商家提出的高價收購,王劍始終覺得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忍出售。住在普通兩房一廳的商品房中,王劍堅持著靠自己開火車的收入維持家用,而將業餘的時間投入到蛋雕藝術的研究中。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王劍蛋雕《師徒四人》

對於學校等機構的邀請,王劍跟學會了自己技藝的妻子郭迎年兩人輪流前往免費講授廬州蛋雕工藝。每天下班後帶著女兒練練書法畫畫國畫,再玩一玩蛋雕,這樣子的人生,王劍覺得知足矣。

這樣子的生活,也是王劍希望的,純粹地追求藝術的最好狀態。

沒有這個安徽火車司機,蛋雕的非遺可能早已落入韓國手中了

王劍作品《仕女圖》

我們不可否認商業對於傳統手工藝的促進作用,手工藝與商業進行良性對接往往能幫助其傳承與發展。但我們也不可避免地看到很多傳統手工藝在商業化之後出現的因炒作而價格虛高,因商品化而製作變得低劣,甚至出現劣幣淘汰良幣的情況。

因此,王劍對於廬州蛋雕工藝的這種堅持是值得敬佩,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紀錄片《人文合肥之蛋雕藝術家王劍》

攝界短視頻 《於方寸間刻鏤 上海老伯伯36載專攻蛋雕》

蛋雕藝術紀錄片 《刀尖上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