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戛然而止的生活》系列之一


临近2016年底,打算从媒体辞职时,我认真考虑过是否要加入眼前这场媒体变革的洪流,拍拍纪录片或者短视频。犹豫了没几分钟就作罢,实在是不喜欢。2007、2008年我读大学的时候,身边就有朋友在做纪录片了,看他们的工作,我知道那不是我心里想要的,哪怕十年过去还是如此,不过比起那时单纯不喜欢,更明确了自己想走的路。

说起接触相机这么个败家玩意的契机,真心不怪我。上大学的时候,有次我爸问我,有笔小钱,几千块,给你买个手机还是相机?在当时还没有手机摄影这个概念的时候,这确实是一道选择题。最后我选择去相机店挑了台数码相机,500万像素,三倍变焦。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致富之路》系列之一

我当时生活在桂林,到处都是好看的景区,一开始拍拍山啊水啊这些风景照片,后来,因为交往了一个艺术系的女朋友,跟着她蹭摄影课,才慢慢地对摄影有了大概的认识。

教摄影的是刘宪标老师,他是我眼中最棒的艺术家,踏实沉得住,很早就和冯立、孙彦初他们一波活跃在Fotoyard网站。他的课程比较宽松,上课时会给我们放纪录片、讲荒木经惟,也有关于战地摄影师的。他一度很喜欢寇德卡,时常和我们说道,被他熏陶一阵子,再看网上被捧得厉害的森山大道,反而没觉得多牛。他也带着我们创作,拍些东西,正好2006、2007年大家组队去平遥参加院校展,简单把展墙一布置,富裕的时间就去看别的展,听讲座,过得特别充实。

那几年自己脑海里还没特别去给摄影分门别类,胡拍了两三年,直到2008年在广东美术馆看到吕楠的三部曲,被震撼了,当时在展馆里就立志做像他一样的摄影师。尴尬的是,他更倾向于艺术家的身份,我不求甚解,反正有个榜样激励着前行就行。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汶川十年》系列之一

记忆中,2007年到2010年间的纸媒,特别是都市报,比现在拉风多了,有好几家媒体抱团成立了视觉联盟,有的纸媒还能派记者去啥叙利亚、埃及那些冲突地区拍摄,可把我给羡慕坏了,想着以后我能当个摄影记者也不错。那几年天灾不消停,看到苦难的照片,尤其是汶川的,总希望自己能在场参与做一些什么。总之自己算是有了相对现实一些的目标。

决定了做纪实摄影,就得开始积累着相关的资讯和理论,从学习新闻摄影开始吧。其实市面上对口教材少,好在当时博客特别火热,通过看任悦老师1416教室能学到不少东西,后来有一阵子短暂去北京,还蹭听了她的新闻摄影课,开心得一塌糊涂。

没有那段时间对摄影的学习,我很难选择摄影师这条路,好多东西就是口传心授,身体力行被感染出来的。当时冒了个念头,家里人还劝我说这是条很难走的路,说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桂林开个糊口的小影楼。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致富之路》系列之一

2010年以后国内的摄影资源更加丰富,我运气好,先是赶上了201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办的马格南&VII工作坊,两大知名图片社各来一位导师,带着十几个学员拍摄、编辑,以及最后呈现。2012年又被选中了由孙京涛、陈庆港和任悦老师授课的徐肖冰青年摄影工作坊。两次工作坊让我总算是近距离接触到职业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在工作坊里学习压力特别大,感觉导师、学员相互介绍之后没多久就得开始找各自的拍摄选题,几天内要完成个像模像样的东西,我以往都是自学、自己把控时间的拍摄,从最开始就抓瞎,拼命赶大家的拍摄进度,到最后有了些垫底的觉悟。

参加完工作坊后,我就萌生了做摄影专题的想法,顺便消化学到的东西。《致富之路》算是我的第一个专题。这个专题我从贵州遵义出发,沿着国道拍到广东沿海,关注点在改变中的城镇和城镇里的年轻人。之所以要拍这个题目,其一是我从小生长在小县城,国道边的生活环境,还能勾起我一些儿时的回忆,感同身受的东西多一些;二来我相信由国道连接起来的中国与由高速连接起来的,完全不一样,是两个维度的世界。都说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快,但我2018年春节前开车从成都回桂林,在贵州境内下高速走国道去以前的地方看了看,感觉时间流逝的速度并不快。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致富之路》系列之一

2013年我短暂出国了一阵,回来要找工作,可是已经没啥纸媒招摄影记者了。加入新浪图片也是件赶巧的事,看到招聘启事,朋友鼓励说要不试试看,于是我就开始写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简历,接下来是第一次面试并有幸得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大概从2014年开始,陆续有在纸媒的朋友前来打听我的工作内容和薪水,有哥们听到我是“旱涝保收”,不按稿件打分发工资时,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刚入职那会儿, 领导强调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我在心里嘀咕,我是摄影师,要保持以摄影的方式观看。但具体什么是“以摄影的方式”,其实我到现在都还在摸索。当时是犯了轴,找个玄乎的词给自己壮胆。

做新闻摄影,多少还是该具备一些突破能力,无论是突破现场封锁,还是突破采访对象的内心防备。我曾羡慕像李颀拯那样的记者,能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甚至和他们打成一片,还能从缅甸战区军营平安归来。但朋友们总说我像一个保持距离的旁观者。我试过更接近采访对象的拍摄,现代人对镜头敏感,有的时候我并不确定他们是否有“表演”,所以又退到了一个尽量不那么打扰的位置,大家更自在一些。认知到自己核心能力的不足,心里对记者这事也不纠结了,踏实寻找属于自己的摄影方式。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戛然而止的生活》系列之一

在新浪做摄影师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接触过不同类型的拍摄任务,确实得到了不少锻炼。现在想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津大爆炸”,从2015年8月开始,我陆续跟进了两年,第一年我拍了肖像、现场、没人的损毁房间,拍立得数码相机也一块给用上了,到第二年做回访的时候,还用4X5大画幅拍黑白的肖像和遗物。在家汇总编辑时,自己最喜欢的是没有人物出现的场景,包括过道、房间、小区公共空间。画面里没有人,却无处不在充斥着人的痕迹。我心里想,虽然这个故事早已结束,但影像却仍有延续的感觉。

之后的时间里,我保持这样的观察方式拍摄了色达改造以及北京新建村大火后的腾退,作为这一系列的延续,他们都叫做《戛然而止的生活》。我想通过呈现被突发的不可抗力所中止的生活,去唤起更多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那些我们以为有安全感,或者稳定的生活。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戛然而止的生活》系列之一

2016年3月,探访黑龙江煤城鸡西同样让我感触颇多。融雪前后的时间,我目睹了萧条矿区居民的生活,看到许多令人触动的面孔和场景,唤起了我传递他们生存状况的想法。照片拍摄完后,我还时常关注着黑龙江四大煤城的现状。因为自己在南方生长,为了解拍摄群体的历史,在网络上寻找解放后矿工的老照片,从影像上探寻当时矿工群体的状况。新拍摄的照片和老照片摆一堆时,人精神的落差呈现更明确,于是老照片成了我这个专题《黑土地上的生存》中的一部分。

人群的生活质量会随着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有起伏,比如鸡西,已经属于被重新改造规划的阶段了,我想把时间线放长,不仅仅拍摄他们当下生活的状况,调查他们生存层面的问题,还试图通过更多的资料去探寻他们的精神、信念层面的变化。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黑土地上的生存》系列之一

整个2016年我就像撞大运了一样,年初时因《戛然而止的生活》入选了色影无忌的中国新锐摄影师奖,9月,《黑土地上的生存》又入围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算是为继续拍下去有个激励。张乾琦是新锐摄影师奖的终评评委之一,更是当年参加过的工作坊的导师;吕楠是阮义忠人文摄影奖的终评评委,是我当年的榜样,也曾有幸得其教诲。他们两位我多年未见,仅限在网上“佛系”关注,所以入围16年两个奖项对我的意义很大,去到现场相见时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见到老师真不容易。这两个项目做完,我就该开始进行新的尝试了。

2017年初,我辞去新浪的工作,因为想做自己的项目,又对北京的生活略有烦躁,就于春节后搬来了成都,借着之前工作积累的经验,继续为媒体拍摄专题或者人物故事。合作的编辑一下拓宽了好多,交流中又学习不同的视角,操作选题的方式,受益匪浅。承蒙老东家照顾,还有商业纪实的拍摄,第一年算是熬了下来。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黑土地上的生存》系列之一

这些年朋友们聚一块感叹资讯短视频的时代来临的太快,我认为资讯、人物故事用视频做也好,传递的信息量丰富。照片拍好了是能打动人,但能传递的信息就那么回事,更何况在手机看图片,啥感觉都没有。

有朋友劝我转型拍拍视频,说做好了收入能得到不少改善,如果还是生活在北京,可能我早答应下了,毕竟被现实教育了很多年,变得有些现实。可是搬到成都就还好。做摄影项目,可以由一个个体独立完成从做案头到编辑呈现的所有环节,时间也是相对自由把控。如果转型做视频项目,可能需要小团队,录音、剪辑,想要好效果离不开专业分工,很多事情难免麻烦到别人,实在有违当初“立志做一个与人无害的人”的初衷。

生活很无常,所以需要找寻些持久的事

《戛然而止的生活》系列之一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当年被灾难的现场照片激励要去做摄影师,十年后,在北川老县城的废墟上,仍然有想跑跑现场的冲动。生活很无常,而作为一个摄影师又在不断见证这种无常。这两年,我拍图片故事之前,会多去想是否适合用摄影呈现,该如何用摄影呈现,是否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文字上,在影像呈现上也做了更多的尝试。但最主要的还是,试图在这个闹哄哄的世界里,找寻一些更持久的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