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农村人办酒席,为什么不去饭店,而是选择在自家摆?

蹲在墙角买回忆


在外面饭店摆酒席的话,一是贵,二是吃的不舒服,总感觉别人在催,三是不够热闹,没有那种在家办的那种氛围。

在家里摆酒席呢,很多亲戚邻居都会过来帮忙,这样的话,既热闹,又加深关系,很好。而且在家里置办酒席,能省很多钱,比起饭店的菜,可能还要好很多。

还有就是,为了老少爷们考虑了,你去的远了的话,很多人都不方便过去,而且路上出事了,又怎么说呢,麻烦啊。

还有就是,在家办酒席,剩菜都可以笼一下,在饭店吃,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或者面子什么的,都不会打包,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很多食物的浪费。

最后,在家里办的话,干什么都比较方便,人多好帮忙,在饭店就不能插手什么的。反正,就我而言,我更喜欢在家里吃酒席,以后也肯定会在家里办酒席的。
家里吃饭,不用顾及时间


小幸福的萌萌雷


今年五一,小表弟结婚,我接到请柬,酒席的地点某个乡某个镇。


想想好几年没有去童年玩耍过的地方了,欣然前往,一路闻着栀子花的清香来到山清水秀的乡村。


看到表弟家建成了别墅式的房子,屋前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里摆满了桌椅板凳,桌子上放满了花生、瓜子,苹果,喜糖等。


来自各地的亲友有的打着牌,有的玩着手推麻将,有的喝着茶,吃着糖果,大家道过喜,聊着家常,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我拉过收贺礼的大表哥攀谈起来,现在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了,为什么还在家里摆酒席?去城里摆上几桌多省事啊!


大表哥向我讲起了农村人在村里办酒席的理由:


一、收获亲情友情


办酒席本来就是亲朋好友聚一聚,大家久别重逢的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


说说分别以后各自的生活状况,以便日后互相有个照应,或者是解决现在必须要解决的一些事情。



这样既解决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拉近了亲友之间的心理距离收获了亲情友情,大家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尽情享受美好感情带来的快乐。


如若到了城里去办酒席的话,只有几个小时的相聚,大家就要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些想解决的问题,可能还难以完成。


甚至互相之间增进感情的贴心话都没时间说。所以在村里办酒席比在城里办酒席对于增进亲情友情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二、遵守当地习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喝什么地方的水,就遵守什么地方的风俗,大家都是在村里办酒席。


倘若咱一家移风易俗去城里办酒席,别人会觉得你家与众不同,难免说三道四,迎来异样的眼光。


说我们摆阔绰,做了城里人了,村风民俗都不用遵守了,甚至当做异类,不如随乡入俗,遵守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村里人同呼吸,共命运,和谐相处。


三、为了热闹喜庆


在村里办喜宴酒席,大家都图个热闹喜庆,一家办酒席全村都参加,整个村子都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氛围当中。



办一次酒席全村的人就如同一家人,做事情的都是村里的人,从附近的人家借来桌椅板凳,碗筷瓢盆,摆上个几十桌,近处的村里人吃上一天,远道而来的亲戚吃上两三天饭,喝上两三天小酒,大家分享着喜宴带来的愉悦。


四、杜绝浪费行为


其实农村人都是注重勤俭持家。在村里办酒席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因为知道自己家要办酒席,肯定这一年就会养好一头猪,鸡和鸭和鱼都是自己家养的;


不但能够知道土猪土鸡土鸭的肉,办酒席时只要买一些蔬菜而已,吃上三天的酒席和城里只吃一两餐花费的钱还要少。


为了杜绝浪费行为,农村人都选择在自家办酒席。


五、饭菜合大伙胃口


说实在的,到城里办酒席除了环境优雅一点,钱花得多点,包装的好一点,城里的大厨师的饭菜口味真不敢恭维,有时点一两桌菜还说得过去;



如果是包桌的话,大锅炒的菜不是太生就是熬得太久,真的不合我们农村人的胃口,用农村人的话来说就是烧钱。


农村人办酒席,请的是当地大家公认的有名的厨师,十里八乡都是请TA去做饭菜,因此TA也知道村里人的口味,所以饭菜应该合大多数人的胃口。


六、为了方便客人


农村人办酒席,大多数来的都是村里的人,离自己家很近,客人来往,是非常方便的,吃喜酒还可以回去做自己家里的家务,一举两得。


再加上村中又没那么大的饭店,如果要去城里饭店吃,还得包车去,浪费钱财不说,还很不方便;


再说了大多数村里人来喝酒就得要打个牌,打个麻将,有时还唱个曲,湖南人唱个花鼓戏,江西人唱个采茶戏,到了城里哪有这么方便?


我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农村人办酒席确实应该入乡随俗,既喜庆热闹,又节约开支;既吃得合胃口,又方便来往,最重的是增进了亲情友情,真是一举多得!


幸生


以前在农村摆酒席基本上都是在自家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是愿意在城里的酒店摆酒席了,而不是在家了。在酒店的话还是比较方便的,自己什么也不用管。但是作为农村出来的我还是喜欢农村的气息,喜欢在农村摆酒席,感觉有氛围一点。

农村人在自家摆酒席,一是为了热闹,都知道农村人喜欢热闹,特别是以前结婚娶媳妇的时候,整个村里只要在家的都要过来祝福,而且每次就是热闹三天,整个村子的人也是要连吃三天的,那时候是真的很热闹。连续几天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的,从早到晚都是一样,晚上还要很多活动。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气氛了,农村的人少了,而且每次摆酒席基本上就是当天早上吃一顿就都走了,到中午就没人了,就完全是主人为了收礼钱,客人为了还人情就这样送个礼钱吃顿饭就走了,也不会在主人停留一会,每个人来了都是如此。

再就是在农村摆酒席还是比较节省成本的,在农村自家办酒席比在城里还是要省很多的,在农村一般一桌酒席就是三四百到五百左右,而且还是非常丰盛的,各种鸡鸭鱼肉都有,还有海鲜。

在农村摆酒席不仅便宜一些,而且弄得也好吃,基本上去酒店摆酒席的,就没有几个说好吃得,而且成本还高。农村既便宜也能让亲戚朋友吃的开心。而且在农村摆酒席基本上都是自己村里的,很近很方便,在家的人都会来,也是为了亲戚朋友方便。


三农帝国


在农村办酒席是很重要很隆重的事情,一家办酒席全村都吃席红火热闹幸福满满。

城市人办酒席定个好点的酒店,亲


戚朋友同事同学欢聚一堂一顿饭吃完就散了。而农村办酒席就不一样了,

每家每户都有大院子,农村人亲戚多四邻八乡的都要来吃席。更可贵的是只要有人家办酒席,热情帮忙的村里人都会自发的来帮忙。

在自家院子里办酒席方便的很,院子大房子多,吃席的人可以三五一伙的啦家常。路远的可以住上几天,村里办酒席可是要吃好几天的,不像城市里一顿饭就完事了。

办酒席村里面就图个红火热闹,体现出了农村人的朴实好客的习性。


插上了鲜花的牛粪


每个家庭都会有个大事小情的,结婚生子、祝寿乔迁、升学出殡……都会摆上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四邻五舍。现在不管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最起码的吃已经完全是香什么吃什么了。当吃腻了大酒店的饭菜后,村里人开始在自家院子里摆开阵势。

这个阵势真的有点热火朝天。我的老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个近郊农村,村子里的大小饭店林立,能接受几十桌宴席的酒店也有十几家,但生意很是惨淡,原因就是一些人家在办事宴(家乡话:办酒席)时均选择在自家院里支起大棚举行。前几天,我的一个表弟结婚时就是这样的模式,租了一个能放20张桌子的大棚,并装扮一新,彩带拉花挂灯,还有大红喜字及投影仪一应俱全,那种喜庆的氛围不亚于酒店里。所有的饭菜也是雇人在专门准备好的房子里炖蒸烹炒,厨师们忙乎着,端盘的吆喝着:看油嘞~~热闹红火不言而喻。这样一个酒席算下来一共花费4000多元,完全做到了节约而不简单。

问及表弟为何不去大饭店来个高大上的婚庆仪式?他说:我结婚要的是一种纯朴与热闹,越接地气越能代表我们的不一样。其实何尝不是如此,凡是有仪式感的宴请没必要非得花上大价钱去一些所谓的三星、五星级酒店。咱村里人还原那种自然而原始的氛围就是一种最好的传承。

抛开那些所谓的面子与浪费,亲戚朋友乐乐呵呵地在自家院子里吃宴,人气旺就会带来日子旺。而且吃的所有食材都是自家养殖与种植的肉类与蔬菜,口感与健康是纯粹的绿色无污染,我都想再结一次婚,再办一次这样的宴席了。


新华融媒新消费


作为农村别墅设计师,这个问题住宅公园来回答一下~

熟悉住宅公园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天都会有一套晒房案例,最近正好有位来自河南的农村小伙来晒房,90后的小朱和城市姑娘小吉新婚大喜!而且还建了栋新房,真是喜上加喜!

大家看看照片,是不是郎才女貌?

这是建好的新房,3层楼房带简单装修总造价45万。

材料清单:钢筋12吨,26 000元;预制板24 000元;大沙4 500元;石子2 600元;石子4 500元;河沙3 000元;红砖12万匹,单价3毛5;水泥60吨,15 000元。

罗马柱八根,一根工本费800元;瓦5 000元;地板、外墙砖、楼梯砖32 000元;开线槽、走线、灯一共26 000元;门 2 4000元;窗26 000元;楼梯实木扶手5 000元;罗马柱喷漆2 500元。

人工:88 000元。

家人朋友们一起合照留念。

婚房也太漂亮了吧~

这是准备好的红包?

接下来就是最最期待的酒席环节~吃过农村酒席的朋友都知道,那味道叫一个美!

高能预警,没吃饭的朋友赶紧关掉手机~

腌制的鱼。

香气扑鼻的烤鸡。

中间那盘是什么?有朋友认识吗?

哇!猪肘,(¯﹃¯)

扣肉……来人呐,本编已经站不住了~

都是大鱼大肉,可真够实在!有朋友说这样的酒席在河南农村也就3、400一桌,这在酒店可能要两个3、400了。

新鲜出锅,看着就香呀!

才上菜,就空盘了!

嗯~真香!

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不过农村自己办酒席实在辛苦,结束之后也要做顿好饭犒劳下家人!

看完了小朱结婚的案例,你知道农村人为什么喜欢在自己家里办酒席了吗?主要还是热闹、实在!大家觉得呢?在你们那办一顿这样的酒席要多少钱?


住宅公园


农村在家办酒席,为了在家办酒席不受约束,都是乡里相亲,在家图个热闹,在家办酒席有以下好处


1,夏天、秋天办喜事,儿女结婚,在农村比较重视,由于农村院落比较大,能摆上十桌以上30桌以下酒席,在院子里拉上300平左右的遮阳网,阳光晒不透,遮阳网下比较凉爽,适合摆桌设宴,农村习俗在家办比较实惠。办喜事头两天杀猪杀羊,农村的亲戚比较多,亲戚朋友邻居都来帮忙,



2,冬季办喜事,由于北方种庄稼一年之中一季,冬季农村人基本都在家呆着,也就是为什么冬天办喜事的多,办喜事前需要租流动大棚,烧锅炉充气哪种,由于是棉大棚里比较暖和,在北方比较盛行,大棚里能摆上20桌酒席,在家办酒席主要是考虑成本,饭店和家里同等的菜系,要相差每卓200元,在家办能省出200元,租大鹏每桌60元,还带主厨和服务员,比较经济实惠,


3,农村离城镇比较远,在城镇办酒席需要车接车送,这对办喜事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为了省去不必要的开销,80%的村民都选择在家办酒席

如有不妥,请指出我会修改


内蒙w强哥


农村人办酒席,为什么不去饭店,而是选择在自家摆?我作为一个久居农村里的人,我来谈谈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吧!

第一:跟农村里的风俗有关

正所谓“人旺财不旺”。在过去的农村里,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但农民的子嗣香火繁盛。后代众多但又没有多少钱的农民,每临家里办大事,就请来宗亲里的人来家里帮忙张罗客人,然后在自家门前摆酒席。渐渐地,这种习惯就在农村成了一个不成文的风俗,而且这一风俗在现在的农村里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啊!

第二:跟农村人骨子里硬气的风格有关

农村里攀比风气的盛行,倒逼着农民“骨子里硬气”风格的形成,谁都不愿在农村里低人一等。有些农村里的大户人家,他们几乎是年年在自家门前摆酒席。买车子、买房子,就连上坟祭祖,这些人也要在自家的门前摆上几桌酒席。其他农民看着不服气,你摆我也摆,不就是做给其他村民看的嘛,咱家也有是有人的啊!

第三:跟农村人饮食习惯有关

虽然城市里酒店林立,农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进城上酒店已不再是农民值得炫耀的“资本”了。农村人之所以在自家门前摆酒席,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当地的饮食清淡。每一个村里都有一个村宴厨师,村宴厨师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制定出相应的美味佳肴,这种天然的优势,是酒店里的厨师比不了的。所以很多农民去酒店摆了一次宴席后,就再也没有去酒店摆宴席了,而且大部分农民从酒店回来后感慨道:“坑”。

农民越来越觉得,在自家门前摆宴席不仅实惠,而且村宴厨师做的饭菜更适合自己的口味啊!


赟子曰


农村人办酒席,为什么不去饭店,而是选择在自家摆?

2月3日,正好在家里办了酒席,乔迁之喜酒席。昕瑞生态生态想都没想过去酒店饭店办酒席,坚决地选择了在家办酒席。为什么会选择在自家办酒席,而不去饭店酒店?

1、农村酒席对席次安排非常重视

在昕瑞生态当地是母舅老表坐上席。爷爷奶奶的娘家人为老母舅,母亲的娘家人为老母舅,老婆的娘家人为新母舅。这些母舅老表是要坐上席的,而且母舅老表男宾客和母舅老表的女宾客是分开坐。男母舅老表在主厅有一二三四席,女母舅在偏厅也有一二三四席,男女分开坐。其他宾客和座位无主次之分。母舅老表的席次没有安排好是不能开席的。这些席次安排在酒店饭店比较难体现母舅老表的地位,在自家办酒席这也是尊重当地的乡规习俗的。


2、在自家办酒席更喜庆热闹,在酒店办酒席更像是亲友的聚餐。

农村办酒席就是为了喜庆热闹,更尊重传统习俗,传承传统文化习俗。在酒店办酒席更像是亲友的聚餐,而且还要付钱(亲戚朋友送的礼金),没有在自家办酒席的那种气氛。

3、自家办酒席费用相对低些

在家办酒席是相对酒店饭店办酒席是比较节约费用。以昕瑞生态当地来说,20桌宾客来说,在家办酒席要6000左右成本开支,在自家办酒席,需要500元每桌要差不多一万块开支。酒店比农村各部分费用少,同样的人数,农村酒席20桌160人,在酒店饭店虽然只要16桌,但在酒店办酒席也要16桌,160个人的酒席在农村办理要8000块左右,而在农村办酒席大概要一万块,多了两三千块钱。

4、农村自家酒席都是当地的民间大厨,更符合当地亲朋好友的胃口。

昕瑞生态昨天办的乔迁酒席就是请的当地的名厨,老婆娘家的叔叔。他在当地的名气很大,附近很多人在家办酒席都是请他做大厨,做当地的特色菜。民间大厨和酒店饭店的厨师做菜方法相差比较大,民间厨师做的菜更符合当地亲友的胃口。

当然也有些人在酒店饭店摆酒席的,但更多的人选择在家里办酒席。


昕瑞生态


首先一点,不是因为农村人舍不得发这个钱,现在普遍的农村人比城里人大方,上饭店吃个饭三五百的都不带少零的,几块钱都会给店家。城里人到乡下来吃顿饭,要是发个三五百的肯定是单子对了又对,还要减价,打折,各种少钱。就是因为农村人的朴实,勤快,感觉去饭店吃的不踏实,一来吃不饱,二来食材也不新鲜。所以就自己动手,既放心,又吃的踏实,都是大块肉大碗酒的上,不受约束,大家在一块谈笑风生,何乐而不为。其实在家里自己张罗酒席并不比店里吃便宜,因为在家里办的酒席,都是主料,几乎没有什么配料,上店里吃不是各种的食材打底就是各种配料掺和在一起炒,真正的主材料是很少的。



其次因为农村人很随意,很豪爽,喜欢大声说话,大口喝酒,到店里生怕鞋子脏了人家的地板,说话声音大了打扰别的客人,吃的骨头残渣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我见过有人放自己碗里的,也不好意思扔到桌子上,坐的也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感觉他们很不自在。一来他们是有不懂的地方,二来,也许他们是去的也是一回两回,再者,就是怕人笑话。

所以我是赞成要在农村的话,
还是在自己家里摆酒席的好,图个开心,图个热闹,皆大欢喜。你们有多久没有吃过农村的大酒席了……还记得那个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