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班婕妤:配不上我的男人,断舍离要狠!

班婕妤:配不上我的男人,断舍离要狠!

不一样的女人,成就不一样的传奇。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成功地留下自己足迹的女人有哪些呢?班婕妤,这个人不可少。她是西汉的名门之女,本人也是天资聪颖,相貌出众,少有才学,工于诗赋,博通文史,知书达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女神”般的人物。班婕妤进宫时间还算早,汉成帝即位以后,班氏就进宫了,但是初入后宫的她身份很低,只是“少使”的身份。汉成帝第一次见她,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立即被她的美貌与才情吸引,一下子就将她封为婕妤。婕妤位列妃嫔之首,仅次于皇后,而且汉代的皇后往往就从婕妤当中晋封,由此可见汉成帝是多么的宠爱和欣赏班婕妤呀。虽然贵为宠妃,班婕妤却用古代贤妃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恃宠而骄,不与其他后宫女人争风吃醋,行事端庄。往日所读过的书,使她内心坚信,爱情是两情相悦,水到渠成的事,而不是靠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到的。一天,汉成帝带上后宫美人们外出游玩。他宠爱班婕妤,想能够时刻与她腻在一起,于是花费重金命人制作了一辆双人乘坐的辇车,邀请班婕妤上车。若是其他妃嫔得此恩宠,恐怕高兴还来不及。但班婕妤却拒绝了,她说:“从古代留下的图画中看出,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才与宠幸的妃子同车,但最后都逃不过国亡毁身的下场,我如果与你同车出进,那就是跟他们一样了。”汉成帝认为她的话很有道理,内心很感动,对这位贤妃更是宠爱有佳,连太后知道这事后都对这位儿媳妇很欣赏很满意。得到成帝宠爱的妃子,在后宫是最有权势最有地位的女人。后宫里的女人都在争抢圣恩,而班婕妤始终置身与这场虚妄的斗争之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经常提醒成帝要勤于政务。这一点班婕妤特别像现代的很多的独立女性,有原则、有智慧,什么时候都明白再多的欢愉,也比不上大局的重要,比不上自己人格的独立。她知道好的婚姻,一定是琴瑟和鸣,互相促进的。可惜啊,那个男人不配她劳心费神。02宫中有如此美人,但风流成性的汉成帝,依然喜欢到处浪,到处寻花问柳。浪到阳阿公主府里时,竟然看中了一名舞女。这个舞女就是“环肥燕瘦”主角之一,赵飞燕。赵飞燕能歌善舞、体轻如燕,特别是那勾人魂魄的眼睛、婉转动听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将女人的妖娆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骜被她迷的团团转,不仅把赵飞燕带入后宫,还把她的妹妹赵合德也纳入宫中。二人轮流侍寝,称霸后宫,从此其他女子都被冷落一边,包括许皇后和班婕妤。宠幸如此的赵氏姐妹还不满意,赵飞燕心比天高,对于地位的渴求十分强烈。于是,她打算冲击后位,以妾夺嫡,争取成为正宫皇后。然而身在其位的许皇后没有拱手想让的意思,于是赵飞燕姐妹便出了一招,诬告许皇后大行巫术,诅咒赵氏姐妹和皇帝。盛怒之下,汉成帝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一大对手班婕妤加以打击,而此时的汉成帝已经被美色迷住了头脑,听信她们的胡言乱语,质问班婕妤。但班婕妤却从容不破地回答:“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已经是上天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已有定数的,人力是不能改变的。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怎么会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不仅不敢做,并且不屑做!”汉成帝刘骜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怜悯她,不仅不治罪于她,反而赐黄金百斤。其实以班婕妤的才智,想再次得到成帝的宠爱,那是分分钟的事,可是她根本不屑争宠。因为从一开始,她与赵氏姐妹的格局就不同。她们追求的是荣华富贵,男人无条件的宠爱,为了这些她们可以不择手段,机关算尽。而腹有诗书,才华横溢的班婕妤想要的是,琴瑟和谐,心心相印的爱情;她想要的是,心爱的人能够在自己的辅助下,成就一番大事。03赵氏姐妹骄妒恣肆,称霸后宫。班婕妤这样一个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之女,对于这样互相馋构、嫉妒、排挤、陷害的生活不堪忍受,为免今后的各种麻烦,她非常有智慧的选择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请求前往长信宫侍奉在太后左右,从而远离后宫的纷扰。也就是在这期间,百无聊奈之时,班婕妤作辞赋以自伤,留下了著名的《自伤赋》、《捣素赋》和《怨歌行》又作《团扇诗》,从而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而疯狂纵欲的汉成帝不久就丧命于赵合德的“温柔乡”。飞燕合德姐妹,也在成帝暴毙后畏罪自杀,沦为万世千夫所指。有人说,德才兼备的班婕妤,没有遇到一个真正欣赏自己的男人,她的生命历程,是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剧范例。深以为然。如果班婕妤生在现代社会,对于汉成帝这个配不上自己的男人,早就应该一纸休书休掉,果断地断舍离。你不爱我,那么就自己爱自己。那天看新闻,有位妻子因为老公爱上了别的女人,要与她离婚。为了把老公争回来,竟然在家里割腕自杀,幸亏家人及时发现,才保住了性命。每当看见这样的新闻,我都心痛不已。婚姻要争取,也是要靠自己的优秀来争取。如果需要靠卑微的手段争取得到,那不如断舍离的痛快。每一个女人都希望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但若要为了获得美好的婚姻而无止尽地迁就、委屈,甚至失去自我,那么这份婚姻,一定不是对的婚姻,那个人一定不是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