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最近几天,关于王菊在纽约时装周的新闻评论满天飞,有关是否太过真实或者是用流量来吸引人气这种“传统做法”被遭到质疑,很多时尚圈的人都纷纷表示“不爽”,认为这样做是破坏了“纯粹的审美”。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如果你回顾一下之前有关于王菊的一些事迹,就知道这位刚刚走红的女艺人对主流审美有多不屑一顾。在创造101中,她凭借着真实(也有人说是土味)的舞台造型,赢得了众多人粉丝的心:这就是真实的我,日常的我啊!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在创造101之后,火箭少女101开始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很显然,王菊对大众的审美并未造成冲击,该追求颜值的,依然在追求他们的颜值爱豆。如果不是此次纽约时装周,人们大约会忘记还有过这么一位带给大家新鲜感的“真实大龄少女”。她以前也是一位老师,而后成为一名经纪人。

在大家对王菊的舞台表现指指点点时,也应该要注意到,随着#metoo运动发展到中国,卷起了一阵女性意识觉醒的浪潮,在这个环境下,倡导审美多元很显然能够让国内的审美和国际对接。0号模特在舞台上的历史即将成为过去,伴随着LGBT和米兔运动,会有越来越多的大码模特、纹身模特、残障模特涌现。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从时尚的角度来看,这是多元化的体现。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是抓住了利基市场(小众市场)。

这是否就意味着“纯粹的审美”已经土崩瓦解了?可是,回顾一下历史,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审美这么一回事。如果真的有终极纯粹的时尚审美,大概就是各种繁缛的宫廷风吧,因为那才是最奢侈的象征。所以那些追求纯粹的审美之人,每天出门都记得套上七八条大裙子哟!

再来看一下很多人批判的王菊虽然肥胖但不想减肥的观点。减不减肥,这是一个十分个人化的选择,也是她的自由。她可以不减肥,只要有人欣赏她。她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来维持健康和她的舞蹈表演,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舞台艺术水准。

在这里要清楚一点的是:运动≠减肥(减脂)≠体重减轻。很少有人能够去清晰的思考这里面的逻辑,除非你的健身教练花上半天的时间给你仔细描述这中间的关系。

尽管“人皆爱美”这句话无论对于男女来说都没有错,但“人皆爱瘦”却是很男性化的思维。它代表着一种审美强权,它会规定所有人按照同一个标准去思考和穿着打扮。粗暴的审美强权,带来的负面影响只需要在网上搜一下各种减肥事故就略知一二了。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在英国,有一个“不减肥俱乐部”,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尝试了多种减肥方法,但是没有瘦下来的“减肥斗士”,你能说是她们懒惰吗?你能说她们贫穷吗?她们只是不愿意把那些时间和精力放在投别人所好之上,选择了一种更加自我的身体意识。这种积极的身体意识,背后一定是强大的女性力量来支撑的。

王菊给我们上了一堂审美大课

众所周知,从20世纪初开始,女性运动在全球掀起浪潮,女性意识觉醒,开始思考自身的处境和一些对立关系。有关成长、婚姻、性、爱情等等,她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女性意识觉醒,一个大码模特是不可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

回顾一下最近国内的时尚圈,国潮涌起、国外的奢侈品越来越接地气,你就会发现,时尚其实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以前你觉得土的,现在变成了很酷。以前瘦骨如柴的模特穿着价值不菲的衣服被认为是“美的”,这就像现在的抖音和快手网红穿着小脚裤、纹身、大金链子是“酷的”一样,都是一种“身体X物”的交叉混合(简称“交合”)。再往前挪一点,你会发现在民国时期人们对于穿什么衣服很是苦恼,街上都是洋装和中山装以及长短衫的混合(不用说70/80年代人们对西方审美的粗暴混合了)。再走远一点,古代男人还留长发呢,放到现在,岂不个个都是艺术先锋?

终于,审美多元化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也许下次就能够看到全部由国内大码模特组成的T台秀。这也意味着,我们对于时尚有了更多的包容、对自己更少的身体焦虑。

最后,可以想一下,为什么美国人对维密越来越提不起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