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神祕身影

如果說,“大爪哇地圖”只露出澳大利亞的冰山一角,那麼,後來海恩裡希•本廷(Heinrich Bünting)的世界地圖中,顯示的則是完整版的澳大利亞西海岸。

海恩裡希•本廷是一位德意志漢諾威的神學評論家和製圖家。這幅地圖是他為自己1581年出版的神學書籍《跟著聖經遊世界》一書製作的幾幅地圖之一。此木刻地圖並非為了描繪太平洋或澳大利亞而做,它是一幅歐亞非世界地圖。通常人們關注這幅地圖是因為它是這本書中的三幅漫畫地圖之一。前兩幅即著名的亞洲飛馬地圖和歐亞非三葉草地圖。這幅地圖因為將歐洲地形刻意畫成少女形狀,而被稱為“歐羅巴少女地圖”。

如果橫看這幅歐亞非世界地圖的歐洲部分,或許看不出她的少女形象,但如果把歐洲豎起來看,她就是一位穿著裙子的少女——頭是伊比利亞半島,兩臂張開,一隻手是伸向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一隻手是伸向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日德蘭半島,長長的裙子是東歐……

16世紀的歐洲製圖者製作地圖,不僅要表現歐洲人地理知識的進步,也明顯地表露出歐洲在宗教和文化上的獨立意識與優越感。其中,尤以16世紀末期一批“奇巧地圖”為典型。他們讓國家和地區的地理輪廓變形,以屈從於人物和動植物的輪廓。中世紀流傳下來的世界各地區地位高下的觀念便蘊含其中。如,1537年奧地利約翰內斯·普奇(Johannes Putsch)繪製的歐羅巴女王地圖。歐羅巴(Europa)是腓尼基公主,之後成為宙斯的妻子,歐羅巴正是被化身為公牛的宙斯帶到這片土地上,並以她的名字命名這片大陸為歐羅巴洲。

這類女王和少女形地圖即脫胎於這個神話。

海恩裡希•本廷原本是仿約翰內斯·普奇在地圖中突出歐羅巴少女的形象,無意之間,把一片巨大的未被開發和認識的土地扯了進來,使這幅地圖在關於澳大利亞早期地理形象描述中佔有一席之地。此圖的右下角,作者清楚地勾勒出了與今天的澳大利亞地圖沒什麼不同的西澳大利亞海岸線。並且在上面註明了“INDLA印度”。在大航海初期,由於歐洲人缺少對太平洋國家的認識,通常會將印度以東的地方,稱為“上印度”或“東印度”。這個澳大利亞西海岸的海岸線,輪廓都比較準確,只是位置偏西了。

那麼,德意志的海恩裡希•本廷是從哪裡得來的這些最新航海信息,是不是從率先打開香料群島航線的葡萄牙人那裡得來的信息?目前,人們找不到這方面的線索。

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神秘身影

歐洲少女地圖158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