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专供非心血管专业人士阅读

非原文转载概不负责!

汪芳心语: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只有拥有执着信念并为此艰苦付出,才有机会收获最后的成功。旁门左道终究一败涂地!

最近,电影《我不是药神》火遍了全国,刮起一阵“药神”风。该剧聚焦医疗题材,探讨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用药”话题,所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是比较忙,二是不太习惯。此次诸多好友力荐,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

做临床大夫三十多年了,除了看病我还有大量的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工作。可能是比较熟悉这一领域,所以看完之后思绪万千,有感动,更有感触。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感动是因为真实

《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一个关于“仿制药”真实且感人的故事。

影片最后一群人带着口罩的画面还是非常震撼的,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对于大部分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的患者来说,“仿制药”成为他们接近甚至实现这个梦想的唯一途径。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仿制药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我在十八年前读硕士研究生时,开始接触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评价其质量和疗效与原研药是否一致。这些年我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也见证了我国仿制药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现在仿制药的生产工艺越来越先进,即使在原研药生产重镇的欧美,仿制药依旧占了临床用药的半壁江山。而我们中国也有少数高质量的仿制药,不仅广泛应用于国内的广大患者,甚至还能够返销并热销欧美。

总之,在没有开发出原研药的背景下,积极发展仿制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键在于仿制药的疗效和安全是否可靠,因此需要从生产到上市及上市后的应用均进行严格监管。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药政管理部门于2015年启动了史上最严格的新药管理核查,并对已经在我国上市的仿制药重新进行一致性评价。2017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

这些“大动作”均是为了确保安全、有效、高质量、高效率的药品研发、生产和应用,这是一大进步,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原研药,何以这么贵?

在我看来,《我不是药神》最大的泪点或者焦点在于“死亡”来临时,人们的无助和歇斯底里;其次,就是面对纠纷时法与情的双重考量。

影片中的原研药昂贵得“不近人情”,以至于有好朋友给我发来大篇幅观后感进行各种控诉。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无须为任何外企或原研药辩解,但是要说明一个事实:任何原研药的开发都经历了10余年甚至数十年极其漫长和曲折的过程,这其中包含成百上千医学科学家以及从动物试验到I-IV期临床试验中大量动物和普通人的参与。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原研药来不及上市就夭折了,开发公司为此赔得血本无归……从这个角度讲,原研药特别是疗效确切的原研药贵点也是理所应当的。

说到底,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不论是原研药还是仿制药,既然有规则,我们就要严格遵守。

创新,是一切的源动力

前段时间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国人上了非常严肃的一课!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卡住无数产业的命门。但是这个小小的芯片蕴藏着最大的智慧——创新,如果不能创新,就只能惟命是从。

反映到药品上也是一样。原研药除了昂贵,还有专利保护期,即便是仿制,也要等到一定期限之后。因此普通老百姓要么花大价钱购买原研药,要么就只能等到仿制药上市。但是严格来说仿的毕竟是仿的,其疗效也只能维持在一定的区间之内,且还得等到原研药的专利到期后才可合法仿制。

仿制药是否合格,需要用“生物等效性试验区间“来核准(一般认为药效正反差异不超过20%,在临床上应用即基本达到相同的效果)。以前我国的标准为70%-143%,现在的标准为80%-125%。可见新标准更为严苛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再严苛也还是有“浮动空间”,说明其疗效还不能与原研药完全相提并论。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可见,最万无一失的办法就是自主创新。现在我们的国家和政府非常鼓励创新,并为此进行了政策上的倾斜,只要大家有恒心,相信还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药物研发与全民意识

正如前文所述,研究出一种新药非常不容易。可是为什么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就特别好呢?难道外国人比国人聪明?还是说外国人更有钱?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一方面,药物研发绝非有捷径可走,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难以估量的时间成本和商业风险;另一方面,普通百姓的参与必不可少,数据库的充盈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实验结果的成败。

我不是药神 理智与情感

对于前者,暂不赘述,后者则是值得讨论的。在此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心血管界家喻户晓的Framingham研究,源自美国波士顿旁的一个5000余人、名叫Framingham的小镇。从第一批志愿者加入到今年已经70年了,很多人已经不在人世。但是这个研究始终在进行,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不仅涵盖全镇人口,且己观察到了第四代人。既使部分志愿者已散落在世界各地,到了随访时间大家都会自费回到这个小镇继续研究。正因为志愿者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了坚持,所以才能够为该研究提供持续的、真实的、宝贵的临床数据,更是由此才奠定了我们现在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戒烟限酒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策略。

让人汗颜的是,类似的研究在咱们国家几乎不太可能做成功。就连我自己的一些小研究小测验,想招募受试者都很难。我不能随便批判任何人,但是要呼吁大家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受试者今天提供的任何临床数据,都有可能促成几十年后某种新药或新理念的问世。

生与死,其实没有那么沉重

面对生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恐慌,或悲愤,或释然,我见过太多病危中的患者对世界深深的眷恋……诚然,中国人是最讲究孝道和亲情的民族,但是面对生死时还可以更理智和平静一些。

对于危重症患者,无论是肿瘤还是心血管病,就算能够及时应用一些进口药,可能也只会延长一年半载的寿命。而且在延长寿命的这段时间内,不少患者依旧非常痛苦。有很多家庭为此不惜变卖家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不计其数。

其实,与其挣扎着延长生命的长度,倒不如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宽生命的广度。来不及说的话去说,来不及做的事尽可能去做。比死亡更遗憾的是在还活着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活着。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影片最后一幕,药物进入了医保,减少了税收和部分流通环节的费用,我不由自主地为其鼓掌……原来,“希望”是最好的一种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