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我有病你有药吗?这个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的30天,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而最近几日,关于“我有药”的新闻开始铺天盖地袭来。他们带给绝望中的人们真的是希望吗?或者这也终将演变成一场多方逐利的游戏?


761例,瑞德西韦双盲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


最新消息显示,2月5日下午,中日友好医院王辰、曹彬团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宣布启动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


这也标志着这个近日被热议的抗病毒药物正式进入临床试验。参与本次试验的轻、中症患者308例,重症患者453例。受试患者冒着耽误病情的危险参与了这次测试。他们进行的是双盲测试,也就是患者与医生都分不清楚他们所服用的究竟是真正的药还是维生素之类的安慰剂。


而即便测试者幸运的得到了这个“药物”,实际上也未必代表一定能够有效。因为迄今为止,这款药物,仅仅在美国治愈了一例患者。在没有充分证明该药物单独起效的情况下,这个治疗结果就被大方的呈现在了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从此吸引了科研人员和药物公司的目光。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瑞德西韦是什么药?


瑞德西韦最初是为抵抗埃博拉病毒研发的。可以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合成来抵抗病毒。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它对于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和SARS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正常情况下,一个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实验,每一步都有不确定性,都可能半途而废。


也就是说如果将瑞德西韦用于新冠状病毒的治疗,至少还需要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但是此次,却直接进入了人体实验。结果会怎样,我们尚不知晓。


是谁生产了瑞德西韦?


瑞德西韦背后的生产商吉利德,是全球顶尖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公司。


瑞德西韦最早是为埃博拉病毒开发的,但它的进展并不顺利,在2019年的一项人体临床试验中,埃博拉的临床效果远不如两个竞争对手(REGN-EB3和MAb114)(Mulangu S et al NEJM 2019)。一款新药,需要经历长时间,巨额资本的投入,如果通过多项实验和审批后,药品的制作成本就会大幅下降,能在专利期内为公司带去巨额收入。可随着埃博拉病毒得到控制,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药品局批准的瑞德西韦,商业化前景变得渺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让它看到了新的机会,一来是有很多愿意接受实验的患者,这可以大大缩短临床实验期。二来病毒已经引起全球恐慌,感染和疑似病例依然呈现上涨趋势,这背后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吉利德最近几年的状况也不顺利,从2015年后,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在逐年下滑,其市值相比2015年时已经跌去了一半。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因此吉利德才会在第一时间达成和中方的合作意向,中国广大的患者和市场正是瑞德西韦翻身的最好机会。

不过就算药被证实有效,后续还面临一系列问题。作为进口专利药,在20年的专利保护期内,瑞德西韦的售价一定不会低(实验期内的价格为每100mg 3.95万元)。同时,在此期间,任何药企都没有对它进行仿制和销售同类型药物的权力。


而另一件发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趣事,则是多家A股上市公司就其股价异常波动公告,或刻意“澄清”与吉利德过往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对相关性的联想,带来了个股的疯涨。截至5日收盘,博腾股份、九洲药业、永太科技涨停;上海医药涨幅达4.15%,美迪西涨幅达3.89%。


李兰娟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


另外一款“特效药”,来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专家李兰娟团队。


2月4日,团队正式发布研究结果,指出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项药品在体外细胞实验中能抑制新冠病毒:

“阿比朵尔在 10~30 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 60 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达芦那韦在 300 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 280 倍”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阿比朵尔(Arbidol),由前苏联研制,主要针对流行感冒病毒,达芦那韦(darunavir),则来自美国,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毒的药物。李兰娟团队的研究成果,相当于在旧药上发现了新用途


而相比于上面提到的美国新药瑞德西韦,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要更稳定成熟。瑞德西韦目前没有通过全球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审核,而这两个旧药,早已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副作用明确,供货渠道充足,药价也不昂贵。


真实疗效有几分?


目前,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的治疗方案,已在浙江省的肺炎患者中使用。李兰娟还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但这个旧药的搭配也不是没有争议,它们虽然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却针对的是流感和艾滋,对于新冠肺炎的具体药效,目前只是在体外进行了实验(为培养皿中的感染细胞注射药物),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在没有进行动物和人体临床实验的情况下,仅仅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李兰娟就表示该方案对于新冠病毒“可有效抑制”,甚至推举到国家卫健委,似乎有失谨慎。


对于李兰娟的质疑


对于这种“宣传”,经过层层解读后就变了味道。有媒体指出李兰娟推荐的新药为其子名下公司(杭州华卓信息科技)有关,天眼查显示,李兰娟与其子郑杰分别为杭州华卓信息科技的董事、董事长。


此外,有人指出李兰娟院士团队能筛选出两种旧药,是基于树兰医院牵头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状病毒药物靶点机制预测和药物虚拟筛选”项目组科研成果。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树兰医院成立于2019年5月,院长为李兰娟之夫郑树森,李兰娟为该院董事长,总经理是其子郑杰。

谁才是新冠状病毒的“药神”?

李兰娟强推两款旧药,是否和她家族公司有利益连带关系,这个不得而知,但6家能生产相关药物的企业,在李兰娟的成果公布后都有不错的股价提升。

总之,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备选药中,美国新药瑞德西韦,和李兰娟发现的旧药组合,都是很具有潜力的,只是它们都在缺乏正规实验流程下紧急应用,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多方的研究和成果公布背后,可能也不乏利益和名利的争夺。


当人们对疫情的发展越来越担忧之时,一些自媒体把目前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结果过分夸大或者提前。


这些报道看似让人们充满希望,但却依然没有得到切实的验证。就像双黄连,带给我们的可能只是一瞬间的清空库存。


我们希望有特效药,希望这个药越快越好,同时我们又要理性看待科学药物研发的过程,不要病急乱投医。更不能让研发药物的消息仅仅变成几只股票的涨停,而后一地鸡毛。


关注NEXTTECH,和我们一起理性看待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