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科研誠信建設永遠在路上

科學精神論場

韓春雨論文調查是中國學術生態發展的重要事件,它對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如果說同行們最初關注的是韓春雨論文中提及的技術是否有效、實驗是否可重複,那麼此後更多的質詢在於韓春雨團隊及其所在單位面對質疑的態度和行為。學術爭論本來是學術界最常見的事情,已有非常成熟的處理方式,但韓春雨團隊的實驗是否符合科學規範引發了更大風波,其科研誠信面臨嚴肅拷問。

在論文撤稿後,韓春雨所在單位按照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從學術和行政兩條線對韓春雨事件展開全面調查。此次調查對我國科研誠信建設在制度規範和工作機制方面的完善具有積極意義。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對類似引起廣泛質疑的爭議性事件,將啟動嚴肅的遵循科學規律的調查;我們不僅關注過程更注重結果,以消除公眾“會不會又不了了之”的疑慮。同時,此前對大規模撤稿事件的處理,以及對韓春雨事件的調查讓人們看到了學界在加強科研誠信方面的決心和勇氣。

儘管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但它應引發有關科研誠信的深層次思考更值得關注。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學術無信,科學的神聖殿堂定然禮崩樂壞。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科研誠信建設。2006年11月,科技部發布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試行)》。2009年,科技部聯合多個部門發佈了《關於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等。在這些規章制度保障下,我國誠信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雖然國家三令五申,警鐘長鳴,但由於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教育不夠,違背科研誠信的行為仍時有發生。在科研材料、設備或研究過程中作假,偽造數據、資料或結果,竊取他人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等不端行為時有出現。近兩年,因編造審稿人和審稿意見而遭國際期刊大規模撤稿的事件,嚴重損害了中國科研界的形象。

防止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等不良學風的滋長,遏制偽造、抄襲等科研不端行為的蔓延,已迫在眉睫。今年五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正是劍指這些問題積弊。該意見從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進一步推進科研誠信制度化建設、切實加強科研誠信的教育和宣傳、嚴肅查處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加快推進科研誠信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為進一步推動科研誠信建設指明方向。

激濁方能揚清。在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當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引擎,我們必須以更寬闊的視野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培育和弘揚科學精神,推進科研誠信制度化建設。惟其如此,才能還原科學的本色,讓科技創新開出真花、結出真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