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許多自閉症兒童都伴有發育遲緩,他們學東西要慢上很多,當然這包括上廁所。明星陳錦鴻就曾經用三年的時間教會了自己的自閉症兒子上廁所。也有一部分自閉症兒童需要長期的使用尿布,這讓父母們又增加了一項“任務”。應該如何讓孩子學會上廁所呢?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1、直觀的圖片和簡潔的語言

想教孩子上廁所,可以用更加直觀的圖片來對他們做引導,如果使用語言也一定是非常簡單的語言。比如,說“尿尿嗎?”就比說“你現在需要使用馬桶嗎?”的效果好很多。簡潔的語言搭配直觀的圖片,這樣的效果最好。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2、讓他感到不舒服

清理孩子帶有排洩物的衣物最讓人頭大,於是很多父母乾脆使用了最好的紙尿布,即使孩子在裡面大小便,他們也並不會有什麼不適感。但這也導致了他們不會有正常排便的“危機感”,反正我很舒服不是嗎?

所以讓孩子穿上內衣可以幫助他將隨時隨地大小便與皮膚溼潤的不適感相關聯,自己有改變的意願。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3、不要大呼小叫

當自閉症孩子又“尿褲子”時,家長難免出現情緒波動。但此時的正確做法是不動聲色的提醒孩子“下次在廁所尿尿”,任何責罵、取笑、討論等過度關注都可能強化孩子尿褲子的行為。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4、學會獎勵孩子

在孩子每次成功的上廁所後,都馬上給他一些獎勵,可以是玩具或者食物。而這些獎勵如果是他不能以其他方式獲得這些物品獎勵時,您的孩子可能會更加努力地取得成功,從而獲得獎勵。

在初期訓練時,孩子的小進步也要及時的獎勵。

5、掌握孩子大小便規律

有人說孩子大小便根本沒有規律,怎麼掌握啊。其實沒有規律我們可以培養,比如我們可以在某段時間增加孩子攝入的水分,讓他喝一杯水、牛奶或其他飲料,那他很有可能會間隔約30分鐘排尿。使用這些信息安排TA的廁所時間表,TA最可能撒尿的時間。

6、多引導孩子主動交流

學會這6個訓練技巧,教會自閉症孩子上廁所不用三年

有時候,當孩子需要去廁所的時候,有些孩子可能只是靜靜地看著你。對父母,老師和其他護理人員來說,對於這些“信息”要敏感,並且及時鼓勵孩子。無論孩子用什麼方法表達,只要能讓父母理解都行。

也許這種交流並非語言,但仍需要我們進行獎勵。

另外自閉症兒童不願意上廁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比如:對於廁所環境的不適應(氣味、溼、陰暗等)、神經發育不夠成熟導致的控制力有限以及感知遲鈍等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家長們需要先對孩子做一個“摸底”,瞭解孩子的上廁所規律,從而制定詳細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