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土木工程漸漸成為冷門專業,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還是沒前途?

我是土木專業,學歷大專,在某中鐵某老局的一個高鐵項目工作。籤中鐵下屬的勞務公司,這個項目大多數都是像我這樣的人,剛畢業,什麼都不會,來了沒人教,直接把你放工地,自己學。都算廉價勞動力吧,大多數的技術幹著最苦最累的活,拿著兩千的實習工資,見習3000多,還得被領導各種教育。

土木工程漸漸成為冷門專業,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還是沒前途?

這單位正常工作時間是每天8小時,有雙休。在工地就變了,早上七點上班,十二點下班。下午兩點上班,七點收工。晚上有活繼續上工地。沒活就在辦公室做資料。資料 真是多的一批!那些稍微幹過一年半年的,基本不管資料。都讓我們做!每天基本是十二點才能睡覺。只有工作,沒時間搞其它的東西,所以身邊的兄弟都是穿的邋里邋遢,根本不會在乎形象這個東西。24小時隨時待命,全年基本無休。怎麼能叫下坡呢,本來就在最底層,一直在刷新底線罷了。

土木工程漸漸成為冷門專業,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還是沒前途?

要說土木有沒有走下坡真不好說,畢竟現在到處都還在破土動工,感覺像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根據我兩年來對這個行業的觀察與理解我覺得答案是很明顯的。說一說感受最深的,一就是不管是分包、總包、建設單位……這一系列跟建設有關的單位感覺現在很多都是在空手套白狼,所有的錢都是你拖我我拖你,最後形成死循環。堅持了兩年實在不能忍受這種工作強度和工作環境,很容易把一個積極向上的有志青年消磨成一個腦滿腸肥的油膩大叔……但也間接反應出一些土木行業存在的問題!

土木工程漸漸成為冷門專業,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還是沒前途?

原來的主任做了總工,這時候,我們哥倆關係已經老鐵了。因為他做了總工,然後計量工程師又找不到,不出所料,女媧開始補天了,我又把計量的工作接到了手裡,開始了根業主監理審計第三方等等的接觸,從剛畢業那會的一瓶啤酒就醉到現在的白酒一斤起步,中間經歷了什麼,我覺得同一行業的兄弟們能體會的到,這事就不說了,太苦了。

後來經歷了各種地方線高速等等,到了現在,真的快十年了,好累的。土木工程走下坡路了?並沒有,這個行業的人一般不會改行的,因為真的受不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和不自由的生活。慢慢的大家都變得安於天命,不思進取了。當然說的比較悲觀,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努力著奮鬥著。而我,只想回到一開始那個時候的我。

總有人說,人呀慢慢的就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確實很有道理,一個詩和遠方活成了得過且過,真的很疼。這個行業給了我不錯的經濟生活,不錯的人際關係,不錯的社會歷練,不錯的專業技能。有得有失,失去了什麼,失去了青春失去了愛情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夢想。我是要做詩人的,現在就剩一片沙漠了。

土木工程漸漸成為冷門專業,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還是沒前途?

一句話,不是土木或者建築不行,是水平太有限!先說技術員類,預留的洞口有幾個能用的?有幾個和圖紙一樣的?不是幾個項目,而是很多。土木的大爺們一般都在總包吧。別說別的專業,你自己專業那點東西都整不明白還要這個那個?老想著上去,別的不說做個項目正職,分包的東西你懂多少?做資料就按住資料整,做預算的就整預算。

工地上大把時間,別的一點不學?開始在工地這樣。現在出來後,預算,資料,技術,售後分析。不能說全一流吧。最起碼一般不用找人問。想想自己為什麼不行?再說行業,現在新技術,新工藝一個接一個出。怎麼你整明白多少?

總而言之,只會吃苦解決不了問題,吃不了苦更解決不了問題,一身技術在手才是根本,前途才在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