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遭集體“爆雷”小米P2P傷心“米粉劫”

遭集體“爆雷”小米P2P傷心“米粉劫”

知乎上的一位資深米粉最近很鬱悶,本著對小米的絕對信任,2018年的1月21日,其通過所使用的小米手機中小米VIP輪播廣告,在掌悅理財裡投資了6500元錢,而選擇該平臺投資的另一個理由在於,為了獲贈一款小米電動牙刷。

7月21日本是該回款的日子,但直到22日也沒有收到回款,上網一查才知已經“爆雷”了(爆雷,金融術語,網絡流行詞,一般指的是P2P平臺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臺停業、清盤、法人跑路、平臺失聯、倒閉等問題)。

不止是在小米平臺,2018年6月~7月,大量P2P平臺遭遇提現困難、逾期或暫停運營。來自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僅7月份,截止到7月18日,共有183家平臺出現問題,其中73家提現困難,79家平臺失聯,兩家暫停發標,1家為爭議平臺,5家終止運營,9家警方介入,2家跑路平臺,7家良性退出,5家存在平臺詐騙。近一週內,已有超過100家平臺接連出現問題。

P2P平臺接連出問題,像小米這樣的推廣平臺是否難辭其咎呢?P2P平臺緣何在此時接連“爆雷”?

“米粉劫”

“花6500元買了一把電動牙刷,這大概是我這輩子買過的性價比最低的產品了,沒有之一。”上述知乎米粉對《商學院》記者無奈地說道。

作為米粉,其很多產品都使用品牌小米品牌。選擇投資掌悅理財P2P產品,一方面是基於對小米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看到了高達10%的投資回報率,投資返現的同時還能夠贈送小米產品。

約定兌付時間沒收到本金及利息,並得知該P2P平臺“爆雷”,該知乎米粉加入了一個維權群,像他這樣的受害者並不在少數,金額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甚至高達幾十萬元的都有。

記者梳理發現,掌悅理財並非第一個在小米推介名單中“爆雷”的,不少用戶反映,小米所推介的P2P產品數量高達二十幾個。

網友“熟悉的陌生人20608”在微博上表示,投資了小米推薦的很多平臺,從6月25日起,從秋田財富爆雷之後,捷麥理財、靚錢寶、仁愛金福、金柚金福、米袋子、聚福蛙等平臺全部爆雷,目前有10萬元無法提現。

多名用戶因為看到在推介的頁面中有“米粉專享”“米粉專享福利”“小米活動”等字樣,基於對小米的信任,購買了理財產品。

不同於普通的廣告活動,在這些平臺的界面,有活動“不與平臺其他活動共享;僅限通過‘我的小米’下載註冊的用戶”這樣的字眼,這也就意味著,小米所推介的P2P,主要是針對米粉。米粉通過小米接觸這些APP,並且通過嵌入小米內的任務來進行投資。

小米與這些P2P平臺是什麼樣的關係?單純的廣告關係還是參與其中?小米對這些P2P平臺資質是否盡到審核義務等等,《商學院》記者就相關問題向小米相關負責人發去採訪提綱,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回覆。

與此同時,小米下架了理財產品,該事件之後,

曾經的米粉們,對小米的信任大打折扣。多數米粉希望小米能夠提供一個解決方案、法律援助或者其他方案,但是目前來看,小米並沒有給這些米粉一個幫助。

問責小米

小米平臺旗下多家P2P平臺“爆雷”一事,截至記者發稿,小米未對該事件進行過公開回應,這令“米粉”們很受傷。

事實上,作為P2P的推廣平臺,出現“爆雷”問題,米粉們認為小米難辭其咎。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告訴《商學院》,根據《廣告法》規定,“發佈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需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明就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佈的,需要為此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還應該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也會被要求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同時《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這需要看小米在該事件中是否盡到了審核義務”許浩表示。

一向以為粉絲謀福利的小米為什麼會陷入讓米粉踩雷的尷尬中呢?

在小米上市時,將自己定位於互聯網公司。這部分P2P廣告收入應該會被計入互聯網增值廣告。在招股書中,近三年的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為4.9%、9.6%和8.6%。小米需要不斷地向資本講清楚自己定位互聯網公司的依據,因而互聯網收入需要不斷地增加。證監會曾經在小米的反饋意見中問詢小米的互聯網廣告是否合規等問題,但是小米並未給與正面回應。

加劇退潮

小米平臺上P2P“爆雷”只是當下P2P跑路潮的一個縮影。

自2018年6月以來,先是上海的四大金融平臺善林財富、唐小僧、聯璧金融、意隆財富四大平臺接連“爆雷”,接著永利寶發推送稱,平臺董事長於剛、董事兼CEO張玉豐已經失聯,請投資人迅速報警維權。2個小時之後,永利寶所孵化的另一家平臺火理財發佈清盤公告,進行良性清盤兌付,承諾公司控制人不失聯,不離境。但是這一公告不久後被刪除。

持續發酵的P2P跑路潮,逾期、失聯、清盤成為共同特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集中爆發的跑路事件,讓一些運營良好的P2P企業遭遇“擠兌風波”。而這些“爆雷”的P2P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超高的投資回報率。根據米粉們提供的信息,這些在小米平臺上推廣的P2P,投資回報率基本在10%左右。

今年6月,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談及非法集資時表示,“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還是因為貪婪”,網上有不少指責這些踩雷的投資人。

恐慌情緒下,P2P的個人投資者紛紛抽離自己的資金,這更加劇了P2P行業的萎縮。國家不斷地要求去槓桿,金融監管的日趨嚴苛,都讓P2P行業洗牌加劇。

據瞭解,2014年初,通過關鍵詞進行搜索,一個點擊的成本大約3~6元,到2016年增加到50元,這一數據到2018年則增加到上千元。獲客成本激增,背後是行業的飽和。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我國在運營P2P網貸平臺共2835家,龐大的數字意味著對流量的爭奪。

據瞭解,目前通過搜索,網絡視頻的渠道的獲取客戶成本已經增加到2000元。

成本的增加,導致平臺資金吃緊,同時投資機構只青睞頭部企業,不斷加劇著P2P的退潮。

另一方面,在P2P的借款端,隨著國家清理現金貸、高息貸款,惡意逾期行為不斷出現。“憑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成為老賴們的口號,同時他們也在期待平臺爆雷。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分析原因時稱:這一波退出潮,一是源於部分平臺實力較弱,難以承受嚴格監管,合規成本高而選擇主動推出;二是受宏觀經濟下行及股市影響,平臺風控未做到位,逾期過多,導致平臺難以為繼;三是“活期”等違規期限錯配產品,無法抵禦投資者信心缺失下的“擠兌”造成資金斷裂。

從嚴監管

早在兩年前,原銀監會等四部門就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截止2018年6月30日,網貸平臺必須完成備案。雖然備案並未如期而至,但關於網貸備案的要求,並未隨著備案延期而要求降低。

《辦法》要求,網絡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

《辦法》所規定的備案要求,P2P不能有大額標的,禁止設立資金池,與銀行進行資金託管,並且需要IPC許可證。

今年7月初,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再用一到兩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這與P2P平臺的多頭借貸、資金流向、借新還舊不無關係。在P2P平臺的借款端,資金流向也並不是受平臺控制。

“雖然會去調查用戶借款用途,但是如果用戶騙貸,平臺無法保障。”業內人士說道。因而在業內,更多的人期待P2P能夠正本清源。中金在研報中表示,P2P退潮或仍將持續2年~3年。

“2013年起P2P平臺橫空出世並野蠻生長,如今隨著監管加劇、備案延期,P2P行業進入洗牌階段,行業集中度可能提高,垂直細分將成為P2P行業的新出口。”經緯中國董事總經理錢坤如是說。

2018-08-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