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长春市宽城区:发展防疫兼顾 擂响“三早”战鼓

千难万难,发展是永恒主题。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等不起,慢不得。防疫不能松劲,发展更不能停,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抓好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项目‘三早’不误时,这是首要大事。”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长春宽城抢险抓早,全域推进。

3月2日,宽城区召开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炜姝就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提出要求,进行安排和部署,向全区发起总动员。长春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宽城经济开发区、区商务局、团山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纷纷表态:全力推进项目复工复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大力度落实“三抓”“三早”,宽城区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问题意识,推动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加强服务,推进企业全面复工。宽城区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政策措施,采取错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下沉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多措并举助力全面复工复产,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宽城区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首要条件,坚持“严”字当头,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实行多元化管理,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加强疫情防控培训,有力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强化保障,实现重点行业全面复产。宽城区立足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变化,深入分析当前复工复产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加强分类指导服务、金融支持和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服务,满足用工需求,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切实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尽快达产达效。同时,通过保障防控物资企业加大产能、保障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和吉林省车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两大主机厂正常运转、保障防控物资企业加大产能保障“菜篮子”企业持续供应等措施,全面实现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剔除季节因素,宽城区规模以上工业、限上批零住餐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个体工商户除去不允许经营外,全区已申请开业复工个体工商户15027户,复工率66%。


长春市宽城区:发展防疫兼顾 擂响“三早”战鼓

宽城区召开区委经济会议


长春市宽城区:发展防疫兼顾 擂响“三早”战鼓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恢复生产


长春市宽城区:发展防疫兼顾 擂响“三早”战鼓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恢复生产

深入贯彻吉林省、长春市战略部署,防疫发展“两不误”。宽城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夯实复工复产基础,破解企业运营难题,在推进企业全面复工的同时,推进企业全面复产,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截至目前,全区现有163户规模以上工业、限上批零住餐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已复工138户。其中:规上工业46户,开工44户,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复工率达到100%,复产率为89%;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88户,开工67户,剔除限止类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复产率为84%;重点服务业29户,开工27户,剔除限止类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复产率为83%;限下企业开复工1366户;个体工商户除去不允许经营外,全区已申请开业复工个体工商户15027户,复工率66%。

打出助企复工复产“组合拳”

长春市宽城区:发展防疫兼顾 擂响“三早”战鼓

吉林省车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开足马力恢复生产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也要统筹兼顾。宽城区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保障,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加快企业复工速度

错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宽城区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行业部门管理和指导责任,按照统一要求,对未复工的单位继续开展复工指导,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应开尽开。同时,全区对已复工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落实复工承诺、防控不力、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视情节予以相应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已复工复产企业1514户,其中,工业企业累计复工282户,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企业累计复工906户,服务业企业累计复工316户。

下沉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宽城区利用“万人助万企”工作机制,各工作队通过微信、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在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前准备的同时,全面掌握企业需求和困难,将简单问题由各工作队快速处理并报区调度室备案,复杂问题及时上报,由区调度室统筹解决。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500余件。同时,全区各行业部门、属地单位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走访,详细了解企业在防疫物资、供应链、资金成本、员工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并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困难,对照省、市疫情期间相关政策进行逐项解读。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印发宣传海报15000余份、指导手册3000余份。

多措并举助力全面复工复产。宽城区通过建立防控物资信息渠道,将区工信局汇总的防控物资企业名单,及时下发至区内企业,并帮助企业联系生产厂家,解决防控物资需求,截至目前区政府已为企业联系酒精5000升、消毒液5000升、口罩55000只;通过多种途径协调,解决了部分企业运输难,物流系统不畅通的问题;通过加强与金融系统沟通,建立银企对接平台,多渠道、多方位为企业筹集资金,使企业能够保证有正常的运营资金,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近亿元;通过强化用工保障,将征集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的通知及时转发至各属地和有关企业,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供需平台,区人社局在推出疫情防控期间17项便民举措的同时,将所有招聘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为更多企业提供招聘、人员就业等服务,全力保障重要国计民生企业和区属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区生态环境局采取邮寄环评文件、电话沟通等方式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道路建设项目。

不断强化制度保障 重点行业实现复产

由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牵头,加大对重点行业的保障力度,深入企业详细了解、协调解决企业防控需求和运营难题,不断提高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率。

长春市信安包装有限公司是生产瓦楞纸板、纸箱的企业,拥有国内行业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总体日单班生产能力达40万个纸箱。企业不仅要为药厂的药品和防控物品的消杀产品提供外包装,还要为民生用品的豆油、大米、蔬菜提供外包装,产品需求量大,但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运输问题给企业带来极大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宽城区政府在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外运问题的同时,出动专门车辆保障企业产品内运,彻底解决了企业运输问题,确保防控物资企业产能不断加大。截至目前,企业日单班生产量已超过40万个纸箱。

同时,宽城区积极保障两大主机厂正常运转,其中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在2月12日复工之后,出现了外来人员住宿问题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区政府在了解情况后,为企业提供了专门的宾馆,解决了企业外来人员住宿难问题,截至目前,检修车辆陆续入厂,企业平均复工率已达到70%左右,其中,客车修理业务首道拆解工序复工复产已达100%,后续工序逐步开工,动车组检修复工复产均在50%以上,零部件配套复工复产均在80%以上,工序物流配送和长大件运输复工复产均达100%;吉林省车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作为一汽集团的一级供应商,用气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多年,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宽城区政府指定由区工信局解决,经工信局与燃气公司等单位多次沟通协调,燃气管网现已铺设完毕,气压能够完全满足企业需求,截至目前,企业复工率达到95%,复产率达到90%,月底产能将恢复95%-98%。

此外,宽城区为确保长春博瑞农牧集团生产的饲料能够及时运往全国各地,区工信局指派专人负责保障企业运输,及时为企业出具《疫情应急物资人员调拨及转运信息单》30余份。截至目前,企业已累计生产预混料1247吨、精补及浓缩料2872吨,同比增长约87%。

战“疫”不松劲 “三早”不误时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宽城区上下闻令即动、日夜奋战、迎险而上、严看死守,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防控”等要求,有效阻断了疫情的扩散传播,掌握了疫情防控主动权。与此同时,全区复工复产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当中,落实“三抓”“三早”长春宽城在行动。

不放松不厌战持续阻击疫情

当前,虽然吉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降为二级响应,但绝不代表疫情防控的严格程度可以下降,也远没有到大功告成的时期。随着群众生产生活的恢复,疫情防控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到了最吃劲的阶段,宽城区各部门将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的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全区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原则,守住车站、旅馆、棚户区等外来人员流动、停留、藏匿的部位,突出入境防疫,严查严控,及时隔离,阻断病源,无论接到大数据、还是自身摸排信息反馈,都将快速反应、快查快找,力争一小时内完成隔离工作,各街镇也将建立“快反小分队”,盯住复工企业、居民小区、人员密集场所等部位,督导落实防控防护措施,尽最大努力防止人员聚集,并对于不落实防控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对餐馆堂食等突出问题,相关部门将从快从重处罚处理,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此外,全区各部门将积极思考运用各种创新和有效手段加强管控,增强群众参与度,努力为社区人员减负松绑,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全区将积极思考解决当前个别防控政策相互冲突的问题,区分主次矛盾,主动妥善应对,必要时一事一议,时间不等人、敢担当作为,并积极思考如何让群众继续绷紧“防疫”这根弦的问题,宣传引导将调整重点,法治手段将着力加强,防止群众盲目乐观。

截至目前,全区两例确诊病例已经全部治愈出院,连续23天无新增病例,严格管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全区采取了最严格的小区封闭等管控措施,敢为人先、担当落实的行动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肯定,2月19日、20日“和谐宽城”政务微博点击量居全国第一,全区疫情防控“人民战”的基础愈发坚实。

抓招商优环境全力抓好经济运行

虽然疫情仍然存在,但宽城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会因疫情而改变,指标不会因疫情而下调。全区将利用剩余10个月时间把经济抢上去。

宽城区将坚定发展信心,充分利用3月中下旬这一建设投资的黄金季节,提升经济基础,充分利用土地储备,全力确保中车、阿里、宜家等一批重大项目一季度必须落位,确保经济发展形势全面向好。

全区将通过突出项目落实,抓好“四项机制”落实,健全项目统筹机制,按上级要求,抽调人员迅速组建项目中心,与“专班抓项目”结合起来,围绕重大项目前期,做好统筹调度、问题破解、督导检查等工作,并按照“挂牌销号”的原则,加强与市项目中心的沟通对接,协调全区各部门快办快结,力争在4月开工前抢出一批项目来;强化项目包保责任制;将亿元以上非地产项目全部由区级领导包保,并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包保进展程度和奖惩措施,确保项目投产达产;严格“三会一线一评价”机制,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并根据年度目标,倒推阶段计划,量化指标、挂图推进;建立全员抓经济机制,实现全区各部门都要找项目、要政策、引资金,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制定对应的奖励政策,做到每个单位都有任务、领导身上都有指标。同时,全区将强力推动征拆清零行动,并成立区征拆工作专班,由征收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将全部进班,统筹全区重大项目征拆工作,研究政策、破解难题、化解信访,区纪委监委将专题介入,督进度、督质量、督结果。

全区将通过大抓招商工作,捕捉商机,与各公司、企业高层进行项目沟通,通过微信拜访、邮件电函、电话视频等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围绕配套企业属地化的需求趋势,全面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牢牢把握住有利契机;通过主动拓展企业投资信息获取渠道,多领域延伸触角,与企业、中介、商会等保持密切联系,专人负责、及时反馈,并将加紧完成“720云场景”制作,完善电子推介材料、电子宣传册、电子名片等招商资料,持续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发布招商信息和项目信息;通过提升队伍,建设学习型招商队伍,建立“招商培训群”,定期发布学习资料,组织线上学习。

全区将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将复工企业服务作为当前的核心任务之一,并结合“万人助万企”行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运输、原材料等突出难题,特别是防护物资问题,全区将全力保障到位。同时,将加强企业群建设,实现既要有政策宣讲,也要有信息分享,还要有交流互动,更要有关心关爱,让各个群活跃起来、亲和起来、管用起来。兑现2018年政策,打造诚信宽城,新官理旧账,在企业最难时候给予实质性帮助,与企业共渡难关。全区2019年的奖励政策,将力争在二季度前实现兑现。

                          主编:黄维 监制:王健民

(新华网吉林频道:http://www.jl.xinhuanet.com/2020-03/03/c_1125654973.ht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