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志載千年—讓地方誌延續北京歷史文脈

2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召開“志載千年—讓地方誌延續北京歷史文脈”新聞發佈會。

志載千年—讓地方誌延續北京歷史文脈

北京傳統村落志編纂工作啟動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建設好農村地區是統籌城鄉發展、實現振興鄉村戰略的重要環節,記錄好鄉村的發展演變是地方誌工作的歷史責任。京郊鄉鎮村莊承載著重要傳統文化信息,是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201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的工作部署,市地方誌辦與市農委研究制定並聯合印發《北京市特色鄉鎮村志編纂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涉及全市10個區的44部村志,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志21部,市級傳統村落志23部。2017年上半年,啟動了首批16部村志的編纂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計劃明年出版;同時今年其餘傳統村落志編纂工作將全面啟動,計劃44部村志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定稿工作,並陸續出版。到2020年,全市所有鄉鎮將實現修志全覆蓋,所有行政村實現地方誌工作全覆蓋。以志書的形式來記述傳統村落的歷史演變,幫助人們記住“鄉音”“鄉愁”,做到既要“塑形”,更要“塑魂”,是地方誌工作對保護鄉村傳統文化遺產、振興鄉村文化,促進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

北京市方誌館“北京地情展”升級改造後重新開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地方誌事業的蓬勃發展,地方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得到進一步強化,本市地方誌工作機構在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糧,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不斷創新。2013年開館的北京市方誌館已成為市級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市第一家老幹部活動基地。2017年10月北京市方誌館“北京地情展”開始升級改造工程,2018年3月基本完工。改造後的北京地情展內容更豐富、知識點更多、互動性更強。主要突出四大亮點。

亮點一

結合時事熱點 更新版塊內容

北京地情展結合國家重點項目、社會熱點,更新了大量地情數據,補充了版塊內容。如利用多媒體顯示屏呈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概況、舉措和成果。南水北調是國家的戰略性工程,生態環境及大氣治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自然環境單元補充了南水北調中線北京段的基本情況和北京地區2013至2016年的治理霧霾、提升大氣質量的成就等。

亮點二

再造場景語境 突出北京特色

北京城因永定河的古渡口連接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而產生,全新的場景設計增加了實景模型,讓參觀者更加直觀地瞭解古都之源。在建置沿革單元補充的六張地契展示了北京前門地區長巷上二條四十六號(今為長巷二條13號)從乾隆五十一年(1786)到1950年近二百年間的滄桑變化。在人口展廳可以“聽方言、學方言、錄方言”,體驗互動遊戲;在文化事業展廳可以聆聽北京智化寺京音樂。

亮點三

引入虛擬技術 新增互動遊戲

這次改造的最大亮點就是引入VR虛擬技術,讓觀眾通過VR設備身臨其境地走進紀曉嵐故居,深入瞭解北京四合院的原始風貌和歷史人文信息。展廳還增設了多個互動遊戲,如騎單車看老北京胡同實景,猜猜老北京的城門,民族換裝拍照留念,互動學習修志,體驗臨摹書法等。依託方誌館公眾號平臺,我們還將微信導覽的音、圖、文進行嵌入,人們僅通過手機就能在家遊覽北京地情展。

亮點四

突出以人為本 提供教學空間

為大力推進“愛國家、愛北京、愛崗位”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充分利用北京市方誌館作為市級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單位優勢,特在經濟建設展廳設置專門場地為學校和團體開展館內實踐教學活動提供空間。

本市二輪志書編修的進展情況

本市第二輪地方誌書編纂工作2008年啟動,規劃編纂《北京志》分志68部、區縣誌18部,內容涵蓋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方面面,全面客觀的記述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初到本世紀2010年近20年的首都改革發展輝煌歷程。根據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頒佈的《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中的總體目標要求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輪修志規劃任務。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按年度計劃積極紮實推進,截至目前68部分志共提交初審稿60部,進入終審環節35部;18部區縣誌全部通過初審,進入終審環節9部,志書終審均已過半。2017年本市二輪規劃志書編纂工作已被列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點任務,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嚴把質量關,提升開發利用水平,確保到2020年完成目標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