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在今天是否依然能找到“公主夢”對女性成長的意義?

在今天是否依然能找到“公主夢”對女性成長的意義?

在今天是否依然能找到“公主夢”對女性成長的意義?

我女兒四歲的時候,醉心玩的遊戲都成了過家家做飯,照顧嬰兒娃娃,給芭比換最新的時裝,學習做漂亮的手工裝飾家,玩公主化妝盒……

每當我鼓勵她去運動,都會遭到她的“反對”:

我是小公主,就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打打殺殺有什麼好。

看到她進入這個發展階段時,我心情有點複雜。

一方面她“長大”了,相比過去的懵懂,她逐漸開始在心裡認同自己是個小女孩了,並且建立了一系列的角色意義。

正如所有的女性都曾這樣在模仿和遊戲中練習自己的未來,我們也是從把自己當成“小公主”這個甜美的意象中最初構建出自己是誰的藍圖。

另一方面,公主童話故事一度被詬病“鼓勵女性長成傻白甜,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王子身上”。

針對這樣的角色限制,像每個現代媽媽可能都有一肚子的人生警句要大批量發射一樣,我也有點“擔心”。

其實,公主童話對於每個女性的心理意義非凡,我想作為母親,應該重新刷新自己的認知後,才好找到引導女兒的辦法。在《公主走進黑森林:用榮格的觀點探索童話世界》這本書裡,榮格的童話心理學為我打開了一扇門。

01

為什麼公主都要走進森林?

-- 女孩總是在孤獨和困境中強大 --

童話裡總有公主需要一個人走向森林深處的情節,像白雪公主、小紅帽等,有的時候甚至還要一路戰勝各路鬼怪……

每當讀到公主要面對危險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女兒就要跳起來:“不要去啊!不要去啊!”

森林深處,曲徑通幽,很像人的意識深處,帶來未知,那裡什麼都有,什麼都可能會遇上,恐怖的女巫、善良的精靈、精力旺盛的小矮人……公主總是孤身一人走進森林——在童話裡好像她沒法不去似的。

如果她們不去,就無法變成皇后,無法達到那個“永遠幸福快樂”的結局,這樣的公主還沒有成為整合成年人,沒有找到發展成自己的道路。

就像是一個“永恆少女”:永遠是公主,通常很天真、很可愛、很美麗,但是同時也很空洞、很依賴、很脆弱,不進行深度思考,碰到困難就只能可憐兮兮地尋求幫助。

當我們詬病傳統公主故事時,很可能否定的是“永恆少女”這種精神意涵。

但是這樣的公主形象只是一個隱喻原型,是成年女性內心仍有夢想的一個屬性,也表示一個潛能的符號,充滿了對未來的可能性。因為公主都是含苞欲放的花朵,她們還沒有綻放成真正的自己。

公主踏上旅途的時候永遠是依賴而脆弱的,但是她心中有巨大獨立自主的潛能和渴望,離家、整合自己、成為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

它暗示著女性受到心靈的召喚,要接受挑戰,無論多麼艱難,也要找到自己的生活。

在每個女性的內心,都有發展自己的夢想,可很多人否認它。

我有一個女同學,她媽媽總是對她說:“危險留給男人吧,女孩子只要乖乖地在家裡,有安穩的生活就可以了。”

這個女同學的生活當然從小安安穩穩,工作家庭都很穩定……但她卻得了抑鬱症,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她從來沒有“走進黑森林”,從挑戰和應對中,探索出自己是誰的輪廓,因而陷入了永恆的虛空和對自己的不滿中。

無論性別,無論年齡,只有發展出對自己的豐富認知和肯定,才能找到自己的完整。

公主的魅力不在於她可愛美貌,更在於她終於走進了森林去探險,經歷了曲折的人生,也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陰影與脆弱、嫉妒與依賴、膽怯與物質,然後成長為自己。

正因為這樣的心靈契合,公主故事的魅力才經久不衰。

02

為什麼公主都要被王子“拯救”?

-- 喚醒沉睡的女性力量 --

《睡美人》中的公主過生日,請了全國的女巫,卻唯獨忘記了其中一位女巫。這位女巫暴怒,在一瞬間,凍住了時間,設下讓公主永遠沉睡的詛咒……魔咒、沉睡、被拯救,這樣的主題在公主故事裡一再反覆出現。

這是另一種女性生活的經驗主題“生命力的停滯(沉睡)”。

生活中正是這樣,有很多女性的確選擇了“埋葬自己”,付出所有去完成自己作為媽媽、女兒、妻子的角色。

可她們的自我一直在沉睡,彷彿施了魔咒一般等待著被開啟。

一部分女人會不知覺想要成為一個“好的女性”,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然而,當自己不符合社會價值的想法或感受出現的時候,她們卻很容易將這些生命的衝動壓抑下去,收納到意識的下層,成為自己的陰影。

因為知道一旦要成為女強人、敢於展示自己的職場野心,就會被別人說成是“不像女人,沒有家庭責任感”。

所以很多女性也就不去追求自己的職業擴展了。感到自己不符合社會期待時,在心裡先自我否定和批評,不讓自己的這部分個性展現出來——這就是女性的一種壓抑。

這種自我生命力的壓抑,甚至從進入青春期就開始了。

雖然女孩子曾經也跟男同學一樣活潑好動,打球、跑跳、喊叫,充滿了活力與自信,但是一旦進入青春期,突然就變得安靜。

那些活潑的、流動的、自發的特質消失了,她還是每天去上學,但是那個主動迎向未知與興奮地投入世界的動能降低了,好像能量收縮起來,人進入一個被動的狀態。

所以,一個女人從骨子裡對自己好,肯定就會接納自己有力量的一面。

這種對力量的允許和探索,是榮格說到的一種心理能力——發展女性的陽性力量。

成為一個完整女性的過程,需要與自己 “內在的男性”建立緊密的聯結(即接納和發展自己的成長慾望和野心),在童話裡這個象徵是用“最終和王子結婚”來表現的。

王子代表陽性能量,只有嫁給“王子”,聯結內在的陽性能力,才能讓女性的自我得以復甦,“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03

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追問,我和媽媽掉進河裡,你救誰。

這不僅是一道“送命題”,更是一個有關愛情的隱喻,它觸及愛情和死亡,展現出愛情原始慾望裡的絕對性和佔有性,她真正想問的是,你愛我超越了一切嗎?

就像我們最好不能簡單在表層作答一樣,這道題最佳答案一定是對愛情隱喻的回應。童話也是,我們要“回應”它的不是表面的價值觀,而是那些永恆的內在主題。

公主童話,是一代代女人的共同心情,它既不是“毒藥”,也不是簡單的“幻想”或“安慰”,它是一個“鏡相”,投射出我們關於幸福和力量的潛意識密碼,也讓我們展開、以及未展開的內心真我在想象空間中展開探索的旅程。

也許,無論年齡和角色,無論是媽媽或女兒,青春少女或職場女性,都能從這樣的“公主夢”中受益,它提供傳承和理解的話語空間,也讓我們每個人內在的英雄之旅有了更豐富的層次。

當你終於鼓起勇氣

走過內心的陰影與脆弱時,

你獨有的生命禮物

就在黑森林的盡頭。

在今天是否依然能找到“公主梦”对女性成长的意义?

呂旭亞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THE END—

☀作者:蘑菇姑姑,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媒體人,在婚戀文化、女性成長、親子等方面著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媒體專欄上。最近看的一本書是《公主走進黑森林:用榮格的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MORE

灼見熱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