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5月,由当时的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时名兰州铁道学院。建校60年来,学校已培养毕业生20余万人,其中45%左右从事铁路相关工作,30%左右直接在铁路生产、运营管理、铁路建设一线岗位工作,被誉为中国西北铁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培养铁路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承袭“两严传统” 铸就优良教风学风

学校建立之初从京、唐两校抽调了340余名教职工,其中包括我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林达美教授、桥梁专家胡春农教授、铁路轨道专家沈智扬教授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一方面奠定了学校专业师资队伍的雄厚基础和铁路特色专业的主干地位,另一方面也秉承了百年交大“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两严教学传统。这缘起于西南交通大学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在1896年建校之初就立下的“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治学理念,不仅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习风气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且已经融入了办学的方方面面。

作为原铁道部门直属院校,学校还始终贯彻“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铁路路风宗旨,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培养出一批批胜任行业工作的工程师。在沧桑励洗的60年办学历程中,交大传统、铁路路风相互交融,反复涤荡,凝练成“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铸就了体现时代特征的

“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大学精神。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培育“接轨思维” 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强化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程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对此,学校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接轨思维”与行业企业尤其是轨道交通类企业开展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建立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重构教学运行机制,让企业从专业设置论证、培养方案制定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进行全过程参与,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有益的改革。

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2015年,学校对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改革和修订,首次分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调整学分设置和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严格落实实践创新教育学分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科专业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人数比例不低于80%、实践教学课时达到总学时的30%以上,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打造优质工程训练平台。工程实践训练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而校企联合是打造优质平台的重要途径。学校联合中国中铁、中国中车等行业知名企业申报获批了中国中车—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铁二局—兰州交大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铁西北院—兰州交大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全部挂牌运行;建立了电工电子、土木工程和轨道交通虚拟仿真等5个国家和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建立了智能车、机器人、嵌入式等10余个创新实践育人基地,建立了4座实训楼、10余个实训中心和60余个实训室(场)。依托这些平台,学校在全国学科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2013年至2017年累计获国家奖381项,省级奖2067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16项,学校还获得了19个国际专业赛事奖项,充分体现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

加强青年教师工程技能训练。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铁路特色专业中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的选派工作,每个专业选派5—10名教师到中铁青藏集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中铁兰州局集团等行业对口单位参加为期半年的工程实践锻炼,并力争在3—5年内轮换进修一次,全面提高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打好师资基础。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逐梦“交通强国” 芬芳英才誉载铁路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截至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均稳居世界之首。巨大的体量也决定了要实现“交通强国梦”,铁路必须当好先锋者和领跑者。

铁路高级骨干人才辈出。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三所铁路本科院校,学校在国家铁路建设尤其是西北铁路建设的铁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铁路新技术研发和铁路运营管理骨干培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参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建设的副指挥长拉有玉、设计的指挥长李宁,有从事高原冻土铁路路基结构设计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还有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黄民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学界、政界的杰出人才。

基层技术人才覆盖全路。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了9万余名铁路相关专业毕业生,占到我国铁路行业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人才的近四分之一。2012年至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年平均签约学校毕业生人数为2297人,占总公司全年7000人招聘计划的三分之一。此外,学校签约地铁公司的毕业生比例约为4%,签约中国中车的毕业生比例约为3%。根据国家近年的铁路人才发展战略需要,经过多年的专业布局优化,学校工科学生比例从2010年的72%增长至2016年的82%,将会为铁路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作出行业特色院校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毕业生质量广泛认同。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我校2017年审核评估的报告显示,用人单位整体满意度达98.7%,其中对毕业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程度评价达91%,工作踏实忠诚度达90%,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满意度达97.8%。广大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可谓桃李芬芳、誉载铁路。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乘风“一带一路” 助推中国铁路领跑世界

中国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逻辑,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升级,要想重振全球经济,互联互通很重要,现代化的铁路、公路建设尤为重要,而把中国铁路推广到全世界是中国的雄心,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兰州,是敦煌“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的重要成员、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成员、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成员,理应发挥其科研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在“一带一路”尤其是铁路互联互通中的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铁路工程人才。学校分别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等企业签订了“3+1”国际化工程人才订单式联合培养协议,采取前三年由学校培养,第四学年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模式,根据企业需要单独组班、单独增设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国际工程、工程英语、国际商务礼仪等方面知识,毕业后优先安排到国境外工程项目工作,通过3—5年的国际工程锻炼,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骨干人才。目前,已有3个批次近240名学生签约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热衷我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中国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来中国“学艺”的留学生逐年递增,兰州交通大学铁路相关专业近年来深受留学生的欢迎,“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更是屡增不减。仅2016—2017学年度,就招收到162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招收人数创学校历史新高,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到73%。目前有来自俄罗斯、蒙古、泰国、老挝、中亚5国等3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4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增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交流合作。学校先后成立了“兰州交通大学土库曼斯坦文化研究所”、“兰州交通大学马其顿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兰州交通大学中孟教科文交流中心”和“兰州交通大学老挝铁路交通联动项目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别和科技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推进对相关国家在科技研发、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在上述研究机构的有力推动下,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鲁斯捷莫娃·钦纳尔女士分别于2014年8月和2015年4月两次访问我校,同时还促成了“土库曼斯坦—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的成功召开。2018年9月,学校还将在60华诞之际主办召开“‘一带一路’国家交通类人才培养国际论坛”,届时,论坛合作成果必将有力促进我校进一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产教跨界融合,促进“一带一路”交通类国际人才培养,助推“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中亚南亚地区的铁路建设发展。

「中国教育报」兰州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子江:扎根西北一甲子 桃李芬芳誉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