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喜報!柯城獲評省第三批“基本無違建縣(市、區)”!

喜報!柯城獲評省第三批“基本無違建縣(市、區)”!

喜報!柯城獲評省第三批“基本無違建縣(市、區)”!

7月25日,我省召開全省深化“千萬工程”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2017年浙江“無違建縣(市、區)”、“基本無違建縣(市、區)”和“無違建創建先進縣(市、區)”名單公佈。我區獲評基本無違建縣(市、區)!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那麼,柯城憑啥斬獲“基本無違建區”榮譽呢?2017年的柯城,做出過這些努力,快來看看——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自2013年全省“三改一拆”行動開展以來,柯城區堅決貫徹省、市決策部署,以“治舊控新”為違建處置基本主線,高標準、高投入、高規格推進“無違建”創建工作,在全區率先推進“全流域治理”、率先成立長期拆違隊(長幹隊)、率先組建專業控違隊(巡查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拆違358.87萬平方米,完成“三改”943.07萬平方米,2013年獲得全省“三改一拆”工作先進單位,2014、2015年均獲得無違建縣(市、區)創建先進縣(市、區),區域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百姓生活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2017年,柯城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絕不把違法建築、髒亂差、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指示要求,全區上下以鐵的決心、鐵的舉措、鐵的紀律,做到勁頭不松、力度不減、勢頭不變,翻篇歸零開新局,精準發力補短板,聚焦示範拉長板,繼續保持“三改一拆”勢如破竹的態勢。

拆改總體情況

截至2017年9月底,全區5年來共累計拆除違建14613宗358.87萬平方米。其中,2013年共拆除4060宗88.32萬平方米;2014年共拆除2583宗45.12萬平方米;2015年共拆除2650宗55.23萬平方米;2016年共拆除2135宗51.88萬平方米;2017年度(截至9月底),全區共完成拆違3185宗115.33萬平方米,完成年初市下達年度任務的144.2%。

截至2017年9月底,全區5年來累計完成三改943.07萬平方米,其中城中村284.41萬平方米、舊住宅區381.59萬平方米、舊廠區277.07萬平方米。2017年(截至9月底)共完成三改289.68萬平方米(城中村88.57萬平方米、舊住宅區124.94萬平方米、舊廠區76.17萬平方米),分別完成年初市下達任務的103.5%、110.7%、104.1%和95.2%。

主要做法

2017年全省深入推進 “三改一拆”行動,開展“除隱患、保安全、促轉型”治危拆違行動的攻堅年。全區將“優環境、惠民生”作為“三改一拆”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打好治舊、控新、轉型組合拳,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及群眾幸福指數,以拆違治亂帶動城市更新、產業轉型,推動建設“田園柯城”,助力打造“浙江大花園”。

(一)治舊:以破促立打好拆違攻堅戰。以嚴厲嚴明的法紀和動真較真的幹勁,保持嚴肅處理的高壓態勢,重拳出擊,確保“三改一拆”工作持續深入推進。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一是點線面結合,全流域整治。以“兩溪三線”為主線,堅持統籌安排、整線推進,全區開展21個“一戶多宅”整治示範點創建,重難點問題各個擊破。以示範點帶動各線路整治,劃定320國道、花木線、苦獅線、萬九線、衢化路等5條重要道路為連接線,整線推進違法建築處置工作,穿點成線、連線擴面,推動全域拆違工作有序開展。目前已完成21個“一戶多宅”示範點建設,211個“無違建村(社區)”和15個“無違建鄉鎮(街道)”全部通過初評。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二是

專業化整合,兵團式治違。積極探索組建三支專業化隊伍,集中火力、重拳出擊,整線整片推進“拆違治亂”。 組建專業“長幹隊”,依託部門聯動、信息共享機制,從綜合執法、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抽調力量,組建一支由60餘人組成的專業拆違“長幹隊”,由各鄉鎮分別排出拆違任務及重點對象,強勢推進,逐個突破,確保不留盲區、不現反彈;組建日常“巡查隊”,建立“區、鄉鎮(街)、村(社區)”三級巡查制度,成立違建日常“巡查隊”,實行每日動態巡查,重點針對“頂風違建”、搶建復建等現象快速反應,有效提升常態化管理水平;組建掃尾“攻堅隊”,加快“拆改建”一體推進。充分利用“三改一拆”騰出空間,強化“拆改建”一體推進,成立掃尾“攻堅隊”,集中力量對衢化路改造提升、火車站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等市區重點工作進行攻堅掃尾。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三是分類化推進,重點式攻堅。牢抓“四個關鍵點”, 充分發揮重點突破的“帶動效應”,有序推進拆違攻堅。抓節點。2017年,區委區政府提出“大幹三個月 幹成六件事”攻堅行動,明確石樑、九華、萬田3個重點鄉鎮(街道),利用3月至5月作為集中拆違時間節點,順利完成苦獅線、萬九線、花木線沿線18萬平方米違法建築拆除任務,有效帶動全區拆違進度。抓重點。對違建面積大、拆違阻力大、負面影響大的重點戶、滯後戶,重拳出擊,引導自拆、助拆,“大幹三個月”期間重點拆除影響大違建18宗,面積約1萬餘平方米,切實起到了“拆除一處、震懾一方、帶動一片”效果。抓矛盾點。抓好與群眾利益最密切的住宅拆除工作,重點開展非法“一戶多宅”整治。抓示範點。充分發揮黨員幹部認真履行“三帶頭、三嚴禁”示範作用,引領群眾配合拆違、主動拆違。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四是項目化拆違,組團式改造。堅持目標導向,力爭“應拆盡拆”,與“五水共治”、“四邊三化”、小城鎮綜合整治及城鄉危舊房改造等工作緊密結合,打出拆違治亂組合拳。開展非法生豬養殖房整治、“一戶多宅”整治、公路廣告牌整治等專項行動,完成了迎和片區、上下街片區、興華苑片區、雙港片區、新苑片區和濱三村片區等一大批舊住宅小區改造項目,有力推動一批治水治汙、交通治堵、城市改造項目順利實施。

(二)控新:源頭管控打好減量堡壘戰。按照“抓徹底、防反彈、出長效”的要求,認真對照省“無違建縣(市、區)”創建新標準,按照全面健全違法建築的防控治理體系要求,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落實快速反應機制。針對“頂風違建”、搶建復建等現象,建立違法建設快速反應機制,每年安排1000萬工作經費,配備200餘名執法協管員組成日常“巡查隊”,及時瞭解相關違法建設信息,掌握違法建設動態,防止違法建築規模擴大化。目前已實現全區鄉鎮(街道)巡查員全覆蓋,有效提升常態化管理水平。

二是落實“立體”防控機制。採取“上中下”“人防+機防”的方式,分三路全方位、立體式開展新增違建管控。“上”即採用無人機航拍手段,利用高清攝像技術拍攝並採集違法建設存在情況,高空遠程聚焦違建突起;“中”即組織專業攝影人員在問題頻起道路、片區拍攝建築物現狀,並不定期進行回頭看;“下”即由各鄉鎮(街道)組織力量進行地毯式防控,對“上”“中”拍攝中發現的問題逐一進行核實,同時查漏補缺,對廠房內、橋下空間等較隱蔽處新增違法建築進行巡查管控,確保細緻、全面、徹底。

三是落實長效管控機制。對鄉鎮(街道)轄區年度內農村集體土地上違法建設、違法用地佔用耕地的面積超過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面積的萬分之四,在年終考核中實行一票否決。每週在區級主流媒體《今日柯城》上曝光重點違建,在微信及釘釘工作群通報各鄉鎮(街道)拆違量。區委書記對拆違工作完成情況排在全區末三位的鄉鎮主要領導進行約談,情節嚴重的進行嚴肅處理。同時,推廣重點鄉鎮街聯繫領導工作制,營造“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拆違工作局面。

四是落實業態管控機制。在強力推進拆違的同時,注重抓好源頭控制,強化農村建房管理,在城市規劃用地範圍內,一律停止農民建房,對已批未建、已批在建的進行分類處置。在城市規劃用地範圍外,主要道路兩側50米範圍不能建房,未完成“無違建”創建目標的村暫停建房審批。按集聚村、限建村、禁建村分類審批建房,統一規劃、連片供地、集聚建設,引導農民建房規範有序,改變“有新房無新村”局面。

(三)轉型:拆改結合打好轉型升級戰。堅持空間拓展、功能提升與形象改善“三管齊下”。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一是改零散促集聚。堅持拆改建一體推進,在拆除一批零散分佈柑橘加工廠房和市場倉儲違建的同時,積極規劃建設柑橘出口加工園區、小加工業集聚區和再生資源集散中心。根據《衢州市生態循環高端農業發展規劃(2014-2018)》要求,高起點謀劃生態循環高端農業發展,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鞏固養殖場、違章建築、關停企業等拆後復墾覆綠成果,結合竹子、茶葉、柑橘等形成綠色產業示範帶。將建設柑橘產業集聚區作為拆違倒逼產業轉型發展主平臺,編制《柯城區柑橘產業集聚區建設規劃》,規劃面積2.8萬畝,其中核心區域3000畝,建設項目34個,總投資64300萬元。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二是改產業促轉型。以“鄉村景區化、旅遊全域化”為目標,積極推進“兩溪三線”、七里4A景區等地拆違治亂、景觀提升,帶動民宿經濟發展,推動休閒旅遊業向前邁進。區委區政府專門出臺了十大轉產轉業扶持政策,多渠道幫助被拆除違法廠房、養殖用房的農戶轉產轉業增收,深入推進“三換一改”,即豬棚換大棚、豬棚換菇棚、豬棚換來料加工棚,養豬改養生。還創新實施“豬棚換電商棚”、“豬棚換畫棚”、“豬棚換陶吧”等,引導農民發展電子商務、精品民宿。航埠鎮新山村塘下自然村1700多平方米豬棚拆除後改造成荷花種植基地,利用網絡銷售平臺,專門銷售景觀荷花,一個月完成近百單交易,純利潤達1萬多元。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三是改舊能促新生。以提高拆改土地利用效率效益為著力點,全面落實“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建則建”的使用原則,做好拆后土地綜合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通過拆改結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升級,推進“互聯網+”,促進傳統產業加快提升競爭力。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四是改舊貌換新顏。利用“三改一拆”騰出的土地空間,因地制宜、市場運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搞好鄉村旅遊、四位一體推進農村轉型發展。去年完成舊住宅區改造324.58萬平方米,有效提升住宅宜居感、百姓獲得感。積極推進拆后土地利用,通過綠化、潔化、彩化等工程,打造精品道路、美麗鄉村。石樑鎮、九華鄉、萬田鄉三個鄉鎮及至鄉鎮三條公路連片打造景觀,分別打造“櫸樹大道”、“水杉大道”、“竹柏大道”,形成特色景觀帶。七里鄉七里三村公路邊4476平方米的石蛙養殖房拆除並改成大草坪,公路沿線打造多處節點,種植10多個品種的花卉,打造了一條流動的觀賞帶。

喜报!柯城获评省第三批“基本无违建县(市、区)”!

來源 / 浙江新聞 區三改一拆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