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公元383年,中國歷史發生了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戰爭——淝水之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秦天王苻堅不顧宰相王猛的臨終遺言,決議發兵南下滅晉。統一北方的前秦雖然強盛,可是國內並不安穩,北方的羌人和鮮卑人本來是被苻堅以武力強行壓服的,雖然苻堅待他們甚是優厚,但是他們並不心服,這些分佈在前秦國內的羌人和鮮卑人如同火藥一樣灑在了前秦帝國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淝水之戰苻堅兵力號稱百萬,但是士卒卻“多而不精”且“多而不整”,他所靠的就是兵多。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對比他的對手東晉帝國,剛剛收拾完桓溫的東晉朝廷因為有謝安等名士的精心打理,百姓生活安定,朝廷內部還算團結。東晉長江上游有桓溫之弟桓衝鎮守,監管江北軍事的廣陵相謝玄以徐州刺史的身份鎮守廣陵,屏護長江下游。尤其是謝玄在廣陵訓練的一支名為“北府兵”的勁旅,此軍的士卒戰鬥力很強悍,完全可以抵禦外敵的入侵。兩強較力,拼的不僅是軍力,沒有整合好內部就貿然發兵的苻堅下場比當年的曹操還慘,在八萬北府軍的攻擊下,苻堅戰敗後倉皇逃亡北方,跟隨他一起走的還有土崩瓦解的前秦帝國。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謝安對弈圖

戰後,謝氏家族功列第一,謝家的兒郎們也隨即被提拔到了帝國的顯要崗位上,謝家名望因此名蓋一時。在這個湧現無數名將的家族,還有一個同樣綻放光彩的奇女子,她就是謝道韞。謝道韞的父親是謝安的哥哥謝弈,謝奕當年最巔峰的時刻就是追著梟雄桓溫灌酒,將桓溫搞的哭笑不得!謝安對這個從小冒靈氣的侄女很是喜歡,不僅讓謝道韞隨同謝家子侄一起讀書,還讓謝道韞時常參加家庭宴會。《世說新語》中一則故事就將謝道韞的才氣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句詠雪的詩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強壓“撒鹽空中差可擬”,讓才華出眾的謝氏子弟黯然失色。謝道韞的弟弟、北府兵的創始人謝玄更是因此將謝道韞崇拜地五體投地。同時,此句詩也讓謝道韞創造了一個“詠絮才”的典故,誇的就是女子有才氣、會做詩文。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據說當時有個叫張玄之的,他的妹妹也很有才氣,時人想知道他妹妹和謝道韞的才學高低。因為有個張姓尼姑常常穿梭於張、謝兩家,於是人們便向她詢問兩人之間的差異。尼姑回答說:“王夫人神采風度瀟灑俊朗,確有隱士的風采和氣度。張玄之妹,心地清純,潔白光潤,在婦女中也是非常優秀的。”(援引《世說新語》:謝遏(謝玄)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謝道韞,王凝之之妻)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張玄之妹)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謝道韞長大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兩晉時期,門閥士族達到鼎盛時期,世家豪族若要聯姻,必先講究門當戶對,既能保持高貴的血統,又能獲得政治上的特權。無論是東晉前期“王謝崔盧”四大家族,還是後來的“王謝庾桓”四大家族,“王謝”兩大家族的身影都名列榜首。所以,王謝兩家聯姻不僅滿足了強強聯合,還滿足了門當戶對,無疑是最匹配的。而謝道韞將來的公公王羲之也是典故的創始人,他的自帶典故是“東床快婿”,但是王羲之卻不是因此知名,他的名聲得自書法,可以說他是東晉乃至現代都無人能出其右者的書法宗師。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王羲之夫妻育有七子一女,他的二子王獻之更是與父親齊名,此外其他人也在書法上有一定的成就,史載“凝之得其韻,操之得其體,徽之得其勢,渙之得其貌,獻之得其源。”雖然王氏七子都是才華橫溢,但是王徽之的才氣卻是最高的,他的自帶典故是“乘興而行,興盡而返”,即是那位雪夜訪友,到了人家家門口卻溜了的妄人!因為才氣逼人,所以謝安的首選本是王徽之,但是王徽之的行為太過放蕩不羈,不羈到難以讓深受儒家薰陶的謝安理解。於是,王凝之最終得到了美人。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王凝之雖然娶得美人歸,但是美人卻瞧不上他。一次,回家省親的謝道韞向叔叔謝安抱怨,“同一家的叔父中,就有阿大(王羲之)、中郎(王獻之)這樣的人物,同族兄弟中就有封(謝韶)胡(謝朗)遏(謝玄)末(謝淵)這樣的人物,沒想到,世間還有王郎(王凝之)這種人!”也難怪!當時東晉文人輩出,王凝之的微薄才氣的確難以入得謝道韞法眼。但是謝道韞卻不是因此反感王凝之,更大原因是王凝之信奉五斗米教,整天不幹正事,就愛畫符驅邪,裝神弄鬼,所以一般家中來人都是王凝之的弟弟王獻之接待。

王獻之雖然口吃但是博學多才,卻也架不住某些來客對玄學問題的深入研究。這時,謝道韞現身解圍。她的解圍方式也很有意思,搞的很像慈禧垂簾聽政。謝道韞讓僕人們在客廳設一屏風,自己端坐屏風之後,每當客人提出的問題讓王獻之抓耳撓腮之際,謝道韞就代王獻之辯論,不僅將客人辯地口服心服,還常常反過來將客人問倒。到了後來,但凡有來客拜會王府,名義上是拜見王羲之,但實際上卻是來領教謝道韞的才學。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不久,王凝之調任會稽內史,謝道韞帶著一家老小也來到了會稽居住。就在這一年,東晉爆發了五斗米道的孫恩起義,亂兵很快波及會稽境內。這時,同為五斗米道的王凝之不僅沒有佈置軍事防敵戰略,反而在官府大廳供起了天師的神位,每天燒起了高香,念起了經文,希望神兵從天而降趕走賊兵。謝道韞聽聞丈夫不理兵事,多次勸說王凝之備戰防敵,王凝之不聽!很快,在王凝之“不抵抗”政策的鼓勵下,孫恩軍隊兵臨會稽城下。

守城將領向王凝之報告亂兵已經開始攻城,並請求王凝之發兵突襲賊軍。只見王凝之披頭散髮,手持寶劍,口中唸唸有詞。念詞罷了,王凝之大手一揮,說道:“不怕,我已經借來了十萬神兵替我把守關口,賊兵不可能破城”。無奈,小巫碰見了大巫,王凝之的“法力”到底沒有教主孫恩強!這時敵軍已經衝進了城中,王凝之連忙棄劍,連謝道韞都顧不上通知,帶著兒女立即逃命,但沒走多遠,正好碰到孫恩部下,士卒將王凝之捉住,當街殺了頭,他的子女也一併被亂兵斬殺。

書法宗師是她公公,丈夫封疆大吏,叔叔名震天下!而她卻連殺兩人

謝道韞聽說賊兵進城,又聽說王氏父子已經被殺,不禁悲從中來,放聲痛哭。哭罷,謝道韞讓僕人收拾了一頂小轎,帶著外孫以及家中幾個婢女趁亂出城。途中一行人遇上了亂兵,謝道韞不甘心束手就擒,接過婢女遞來的鋼刀,與亂兵廝殺起來,雖然謝道韞接連殺死兩名賊兵,但是最後寡不敵眾的謝道韞還是被生擒了,連同他的外孫一起被扭送到了惡魔孫恩帳下。孫恩雖然殺人不眨眼,但是對謝道韞的道德以及才學卻十分欽佩,他沒有難為謝道韞,隨即釋放了二人,將他們送回了會稽。後來孫恩起義被平定,謝道韞寡居會稽,除了打理內務,便寫詩著文,過完了平淡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